(共61张PPT)
第一节 区域发展对交
通运输布局的影响
基础精准演练
解析
答案
答案
答案
解析
答案
解析
答案
解析
答案
解析
答案
解析
答案
答案
解析
答案
答案
解析
答案
模拟综合探究
答案
答案
课时达标检测
解析
答案
解析
答案
答案
答案
解析
答案
解析
答案
答案
答案
答案
解析
答案
解析
答案
解析
答案
答案
答案
答案
本课结束
3e擎 第四章 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
第一节 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
探究一 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
考向1 交通运输布局的特点
读我国某地区交通干线(虚线)分布图,完成1~2题。
1.由图可以看出,该地区交通干线分布的共同特点是( )
A.沿山谷延伸
B.沿山脊延伸
C.沿等高线延伸
D.沿经纬线延伸
答案 A
解析 读图可知,该地区交通干线基本上沿河流干流延伸,而河流的干流处应为山谷,A项正确。
2.下图中能反映图示地区交通线形态的是( )
答案 C
解析 读图可知,该地区为山区,主要交通运输方式为公路;山区公路一般呈“之”字形弯曲,以减小工程量与施工难度,C项正确。
考向2 交通运输布局原则
2018年9月24日,连接麦加和麦地那的“麦麦高铁”开始商业运行,两地的行车时间缩短至2小时,途经沙特第二大城市吉达,年客运量将突破1
500万人次。据此完成3~4题。
3.2019年,麦麦高铁客运量小于规划运输量,这说明交通运输建设遵循的原则是( )
A.依据运输需求
B.发挥综合运输优势
C.因地制宜
D.适度超前
答案 D
解析 初期运输量小于规划运输量,说明交通运输建设应遵循适度超前的原则,D项正确。
4.该高铁连接吉达国际机场,遵循的原则是( )
A.依据运输需求
B.发挥综合运输优势
C.因地制宜
D.适度超前
答案 B
解析 高铁连接吉达国际机场,可实现高铁与机场的中转换乘,有利于发挥综合运输优势,故B项正确。
探究二 交通运输需求与交通运输布局
考向1 交通运输需求与交通密度
某学生通过查阅相关材料发现下图中甲区域交通站场和交通线的分布密度远远小于乙区域。读图,完成5~6题。
5.影响甲区域交通站场和交通线分布密度小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地形
B.气候
C.资源
D.河流
答案 A
解析 读图可知,甲区域海拔高,地处山区,地形起伏大,不利于交通建设,因而交通站场和交通线分布密度小。
6.乙区域交通站场和交通线密度大,主要原因是( )
A.平原广阔,方便建设
B.资源丰富,工业发达
C.人口稠密,城市众多
D.交通便利,商业繁荣
答案 C
解析 读图可知,乙区域主要位于成都平原,人口稠密,城市众多,对交通运输的需求量大,因而交通站场和交通线密度大,故C项正确。
考向2 交通运输需求与交通线布局
2018年6月底,首都地区环线高速公路(民间俗称北京“七环”)主路贯通,该线路环绕北京,连通承德、廊坊、固安、张家口等13个节点城市,将推动京津冀地区高速公路形成新的格局。据此完成7~8题。
7.北京“七环”采用高速公路方式的主要原因是( )
A.连接城市更多
B.建设成本低
C.通行效率高
D.地形条件优越
答案 C
解析 高速公路行驶速度快,通行效率高。
8.影响北京“七环”布局的主要因素是( )
A.地质条件
B.城市分布
C.城市规模
D.经济水平
答案 B
解析 结合材料可知,北京“七环”主要是将京津冀地区的更多城市连接到一起,使城市之间的联系和交流更加方便,更好地促进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
探究三 资金与交通运输布局
考向1 影响交通运输投资的因素
2014年8月15日,拉日铁路(拉萨至日喀则西)正式开通运营。拉日铁路全长253千米。其中,近90千米穿过位于板块交界地带的雅鲁藏布江谷地,桥隧总长115.7千米。读高架桥景观图(图一)与拉日铁路位置图(图二),完成9~10题。
9.与青藏铁路相比,拉日铁路单位里程造价更高的原因是( )
A.海拔更高,冻土的影响更大
B.沿线人口多,城镇密集,车站建设投资多
C.穿越河谷,桥隧数量多,工程投资大
D.沿线风沙更大,防风固沙的投资大
答案 C
解析 读图可知,拉日铁路主要沿雅鲁藏布江河谷修建,桥隧数量多,工程投资大,造价更高,C项正确;青藏铁路的海拔更高,冻土的影响更大,A项错误;沿线人口多,城镇密集,车站建设投资多,不是影响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排除B项;该地位于河谷地带,沿线风沙较小,D项错误。
10.图一中高架桥的主要作用是( )
A.防高寒冻土,保证路基稳定
B.少占耕地,确保农业用地数量
C.为野生动物提供迁徙通道
D.防止滑坡、泥石流对路基的损毁
答案 D
解析 该地位于雅鲁藏布江谷地,降水多且季节变化较大,多暴雨;地势崎岖,地质条件复杂,多滑坡、泥石流等灾害,为了防止滑坡、泥石流对路基的损毁,需要架桥,故D项正确。
考向2 资金对交通线路布局的影响
早期,在山区修建公路多为“之”字形的盘山路。现在,在山区修建高速公路则是逢山开道,遇沟建桥,尽量取最短距离。据此完成11~12题。
11.在山区,公路常修建成“之”字形,是为了( )
A.增加线路长度,发展旅游
B.通过更多的居民点
C.增加山区线路的密度
D.减小线路的坡度
答案 D
解析 山区,坡度较陡,为减少线路坡度,公路常修成“之”字形,D项正确。
12.现在,山区兴建高速公路尽量取最短距离,不呈“之”字形的主要原因是( )
A.汽车性能的改善
B.少占耕地的要求
C.资金、技术水平的提高
D.节省投资的需要
答案 C
解析 现在山区不呈“之”字形的主要原因是资金实力雄厚,科技水平的提高,C项正确。
1.阅读图文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兰新高铁(兰新铁路第二双线)东起甘肃兰州,途经西宁、张掖、酒泉、嘉峪关、哈密、吐鲁番,西至乌鲁木齐,全长1
776千米。兰新高铁青海段内,共有桥梁54座共74.247千米,隧道29座共85.628千米,桥隧比例为73.19%。桥隧比是指公路和铁路建设中,桥梁和隧道占总里程的比例。下图为兰新高铁部分路段示意图。
(1)简述兰新高铁相对于一般铁路运输方式的优势。
(2)高铁经过西宁到张掖,没有途经武威,主要遵循的交通布局的原则是什么?
(3)兰新高铁与兰新铁路线路不完全重合,试说明高铁经过西宁到张掖,而没途经武威的原因。
成果展示 (1)速度快;节能环保。
(2)依据运输需求;因地制宜。
(3)经西宁与青藏铁路并联,促进青海、西藏的经济发展;西宁为省会城市,城市等级高,运输需求量大;西宁到武威的祁连山地质条件差,西宁到张掖穿越祁连山的地质条件较好;西宁到武威拐角小、绕路长,西宁到张掖拐角大、绕路短。
2.阅读图文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山地的地貌特征影响交通运输方式、交通运输线路分布和延伸方向。下面是修建公路和铁路的最大限制坡度对比表和某地交通线示意图。
(1)在交通运输方式选择上山区为何优先选择公路?
(2)在该幅交通线示意图中,a、b两处弯曲是否合理?为什么?
(3)说明线路通过丙处的合理性。
(4)从社会经济角度分析交通线绕道甲、乙两地的原因。
成果展示 (1)成本低,施工难度较小。
(2)a处弯曲不合理,地势平坦,通往大城市应选择最短线路;b处弯曲合理,陡坡上呈“之”字形弯曲,减小坡度。
(3)丙处为鞍部,地势相对和缓。
(4)增加交通运输量,方便甲、乙两地客货集散。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近年来,珠江三角洲城际快速轨道交通发展迅速,城市之间交通联系日益便捷。下图示意某段城际快速轨道。据此完成1~2题。
1.近年来,珠江三角洲城际快速轨道交通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A.其他运输落后
B.科学技术进步
C.经济快速发展
D.外来人口增加
答案 C
解析 随着经济的发展,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间经济交流和人员流动更加频繁,运输需求更加旺盛,所以珠江三角洲地区城际快速轨道交通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经济迅速发展,C项正确。
2.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城际快速轨道多采用高架桥的形式,遵循的交通运输布局原则主要是( )
A.少占土地
B.节约投资
C.因地制宜
D.适度超前
答案 A
解析 珠江三角洲地区建设高架桥可少占土地,A项正确。
雄忻高铁,东起河北雄安,西至山西忻州,设计时速350
km,由原规划的忻保客运专线升级而来。预计全线桥梁长度约为187
km,隧道长度约为114
km,桥隧比例达88.74%。目前,有关部门已经完成雄忻高铁可行性研究报告。完成3~5题。
3.雄忻高铁建设的有利条件有( )
①道路基础好 ②途经地区地势平坦 ③政府大力支持 ④沿线人口密度低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答案 C
解析 据材料“由原规划的忻保客运专线升级而来”可知,道路基础好,①正确;该铁路线经过太行山区和黄土高原,地势起伏大,②错误;高铁是国家投资建造的,政府大力支持,③正确;沿线经过了多座城市,人口多,④错误。故选C项。
4.雄忻高铁桥隧比例高达88.74%,最可能是因为( )
①线路西部多山 ②跨越大江大河 ③穿越城市较多
④减少侵占耕地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B
解析 线路西部多高原、山地,地势起伏大,①正确;该线路未跨越大江大河,②错误;穿越城市较多与修建桥隧无关,③错误;图示地区人多地少,建桥隧可减少侵占耕地,④正确。故选B项。
5.影响雄忻高铁走向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资源
C.政策
D.城镇
答案 D
解析 读图可知,雄忻高铁连接了多座城镇。
贵州省境内群山起伏、沟壑纵横,喀斯特地貌广布。山阻水隔的封闭环境使其资源开发利用率低,经济长期落后。近年来,贵州省实施“县县通高速”计划,至2015年底,成为我国西部第一个“县县通高速”的省份。下图示意贵州省高速公路分布情况。据此完成6~7题。
6.贵州省高速公路的布局特点是( )
A.地区差异显著
B.以遵义为中心
C.通过全部县城
D.线路密度小
答案 C
解析 由图可知,贵州省高速公路线路分布比较均衡,A项错误;以贵阳为中心,构成放射式格局,交织成网,B项错误;连接所有县城,C项正确;高速公路布局密度较大,D项错误。
7.贵州省高速公路每千米造价远高于东部平原地区的自然原因有( )
①地形复杂,地势起伏大 ②喀斯特地貌广布,地质构造复杂 ③降水集中,夏季多暴雨 ④河网密布,多地下暗河 ⑤经济落后,基础设施条件差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⑤
D.②③⑤
答案 B
解析 据材料可知,贵州省境内山地多,平地少,喀斯特地貌广布,地形、地质条件复杂,①②正确;河网密布,多地下暗河,④正确。地形、地质、水文条件造成线路勘察困难,桥梁洞涵里程长,施工难度大、工期长、投资大,因此造价远高于平原地区,故B项正确。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下图),即在城市地下建造一个隧道空间,将电力、通信、燃气、供热、给排水等各种工程管线集于一体,设有专门的检修口、吊装口和监测系统,实施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和管理,是保障城市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和“生命线”。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每公里造价约为1.2亿元,目前我国已在上海、北京、杭州等城市相继规划建设,但数量和规模相对较小。据此完成8~10题。
8.导致东京修建管廊的费用比北京高很多的主要因素是( )
A.气候条件
B.地形地势
C.地质灾害
D.人口和城市建筑
答案 C
解析 东京和北京都是经济发达的超大都市,二者人口密度相当,对管廊的修建影响极小,故排除D项;东京和北京地形都是以平原为主,气候都为季风气候,故排除A、B两项;管廊修建过程中需要做到防水、防震、防塌陷、防透水等,而东京的地质灾害尤其是地震严重,防震要求高,建设成本高,故选C项。
9.设计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主要目的是( )
A.减轻自然灾害对管线的破坏
B.减少管线管理和维修成本
C.解决城市内部的交通拥堵问题
D.充分利用城市地下空间
答案 D
解析 现代城市各种基础设施线路、管线、管道众多,占用空间大;为了充分利用城市地下空间,设计了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将电力、通信、燃气、供热、给排水等各种工程管线集于地下隧道空间,故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均是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带来的效益,不是设计地下综合管廊的目的,不符合题意。
10.我国特大城市城区推广地下综合管道较难的主要原因最不可能是( )
A.建设技术不成熟
B.管理协调难度大
C.路面开挖影响大
D.建设成本过高
答案 A
解析 在北京等大城市已经铺设,说明不是技术瓶颈的问题;管廊每公里造价约1.2亿元,我国特大城区面积大,管廊建设成本高;路面的开挖对生产、生活、交通等影响大;由于管廊布线及修建涉及多个部门,缺乏统一管理和规划,所以很难操作。故A项符合题意。
2018年5月,北京市研究建设全程无红绿灯的封闭式自行车“高速路”,计划在现有道路基础上进行改造,连通公交服务不便捷的大型社区回龙观和中关村产业园,规划了两条线路(见下图)。据此完成11~12题。
11.推测北京市规划的自行车“高速路”位于( )
A.中心商务区内
B.市区与郊区之间
C.行政文化区内
D.工业区与商业区之间
答案 B
解析 据材料可知,北京市自行车“高速路”连通公交服务不便捷的大型社区回龙观和中关村产业园。中关村是著名的高科技产业园区,属于城区;回龙观处于郊区,故B项正确。
12.与线路方案一相比,线路方案二的优势在于( )
A.沿线绿化带多,穿越路网少
B.途径商业区,便于人们购物
C.造价更低,可利用已有车道
D.经过站点多,道路利用率较高
答案 D
解析 读图可知,线路方案二沿线经过的站点多,从而提高了道路利用率,故D项正确。
二、综合题(共52分)
1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30分)
本格拉铁路是安哥拉最重要的铁路,西起洛比托,经本格拉,东至卢奥,如下图所示。该铁路最初为葡萄牙所建,后遭内战炸毁。21世纪初,安哥拉内战结束,政府决定在原路线上恢复重建本格拉铁路,承建方为中国,2015年该铁路正式修复通车。下图为安哥拉示意图。
(1)说明安哥拉铁路线的特点。(6分)
(2)结合当地地理环境特征,简析铁路工人在筑路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健康、生命威胁。(8分)
(3)本格拉铁路的设计时速仅为90千米,试推测理由。(8分)
(4)专家建议向北延长本格拉铁路至罗安达,你是否赞成,试说明理由。(8分)
答案 (1)以东西向铁路为主(缺少南北向铁路),未交织成网;线路较少(短或密度较低);连接内陆和沿海港口。
(2)地处热带,易晒伤、中暑;穿越热带原始森林,易受毒虫叮咬,动物侵袭等威胁;局部地形复杂、山洪、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多;铁路曾遭战争破坏,施工沿线易残留地雷、未爆炸弹等,威胁生命安全。
(3)沿线地势起伏大;线路弯道较多,较低车速可以保证行车安全;安哥拉经济欠发达,运输需求较小;较低时速能够降低建设和运营成本,经济效益好。
(4)赞成。连接了北部与中部铁路(或连接洛比托和罗安达港口),激活了交通网;利于沿线经济发展,促进安哥拉国内就业;沿海多平原,利于铁路施工。
不赞成。该国南北近海海上航运便利,无重复建设道路的必要;线路经过河流、海湾、沼泽等自然障碍,建设成本高;穿越浅海、沼泽等湿地,生态破坏大。
解析 第(1)题,铁路线特点可以从长度、密度、走向、连接地区等方面考虑。据图文资料可知,安哥拉铁路主要联系内地和沿海港口,安哥拉的经济结构以农矿业为主,因而该铁路有利于农矿产品的出口,加强内地和沿海的联系。第(2)题,铁路工人在筑路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健康、生命威胁要结合当地的地理环境进行叙述,包括自然条件以及人为因素的影响。第(3)题,对列车速度影响较大的因素从地形、线路曲直、安全性、经济效益、运输需求等方面考虑。第(4)题,为开放性题目,赞成、不赞成均可。赞成主要分析交通建设的有利条件、积极影响;不赞成主要考虑交通建设的不利条件、负面影响、交通需求量小。
1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材料一 马尔代夫是印度洋岛国,由1
200多个珊瑚岛组成,陆地面积298平方千米,总人口35万。长期以来,马尔代夫没有桥,连接各个岛屿的主要途径是摆渡(指乘坐来回的渡船渡过河流或其他水域)。
材料二 2018年8月30日,连接马累岛与国际机场的中马友谊大桥开通仪式在马累隆重举行。中马友谊大桥是“一带一路”的重要标志性项目,大桥全长2千米,是世界首座建在珊瑚礁上的跨海大桥。
材料三 位于马累的维拉纳机场是马尔代夫唯一的国际机场,主要由我国参与的机场扩建项目,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节点工程。参与扩建的中国企业全程采用数字化施工技术,此技术以工程项目为核心,通过专业化、智能化和协同化的信息技术,搭建数字建造项目协作平台,通过平台运行完善信息传递流程,为各个岗位的负责人及时推送准确的信息,保证各责任人及时收集、分析问题原因,并对其进行整改。
材料四 马尔代夫位置图和中马友谊大桥、维拉纳机场示意图。
(1)简析马尔代夫连接各岛的主要途径是摆渡的原因。(8分)
(2)请从自然因素分析大桥建设施工难度大、资金投入量大的原因。(8分)
(3)指出马尔代夫机场扩建项目中,数字化施工技术的应用对机场建设的益处。(6分)
答案 (1)国力弱,经济发展水平低,资金短缺;建桥施工难度大;多为无人岛,建桥的作用不大;岛屿距离较近,摆渡便利且成本低。
(2)纬度低,太阳辐射强;降水多,湿度大(施工环境恶劣);全年高温,施工工人面临热带疾病等威胁;海水流向多变且流速大,施工难度大;需建在珊瑚礁上,地基不稳;海水盐度高,对建筑材料性能要求高,因而工程量大,资金投入量大。
(3)提高施工效率;保证工程质量;提高管理水平。
解析 第(1)题,结合图文信息可知,马尔代夫是南亚的岛国,经济发展水平低,综合国力较弱,建设资金短缺;该国岛屿多为珊瑚岛,多无人岛,建桥的作用不大;这些岛屿彼此之间的距离较近,利用渡船来摆渡登岛十分便利而且成本较低。第(2)题,结合图文信息可知马尔代夫地处赤道附近,纬度低,光照强,全年高温,施工工人面临热带疾病等威胁;属于热带雨林气候,降水丰富,湿度大,施工难度大;该地地处北印度洋地区,受季风洋流影响,海水流向多变且流速大,施工难度大;海水具有腐蚀性,对建筑材料性能要求高。第(3)题,数字化施工技术通过“搭建数字建造项目协作平台”,能有效提高相互协作效率,从而提高施工速度;数字化施工技术可以“保证各责任人及时收集、分析问题原因,并对其进行整改”,有利于更快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保证工程质量;数字化施工技术推送的信息准确、速度快,能极大地提高工程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