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4张PPT)
第二节 走向人地协调
——可持续发展
基础精准演练
解析
答案
解析
答案
解析
答案
解析
答案
解析
答案
解析
答案
解析
答案
答案
模拟综合探究
答案
答案
课时达标检测
答案
解析
答案
解析
答案
解析
答案
答案
答案
解析
答案
解析
答案
解析
答案
答案
解析
答案
解析
答案
答案
答案
本课结束
3e擎第二节 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
探究一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考向1 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出版《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据此完成1~2题。
1.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是( )
A.工业、农业、科技的持续发展
B.生态、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
C.物质、文化、精神的持续发展
D.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改善
2.关于可持续发展内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科技持续发展是核心
B.生态持续发展是目的
C.经济持续发展是条件
D.社会持续发展是基础
答案 1.B 2.C
解析 可持续发展包括生态持续发展、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持续发展三个方面。在可持续发展系统中,生态持续发展是基础;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条件;社会持续发展是目的。
考向2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读图,完成3~5题。
3.左图的内容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
A.公平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
C.共同性原则
D.阶段性原则
答案 A
解析 图示漫画反映了其他生物渴望与人类共同生存,体现了公平性原则。
4.若我们每个人都加入到“光盘”行动中,我们实际上就在践行可持续发展的( )
A.共同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
C.公平性原则
D.发展性原则
答案 A
解析 每个人都加入到“光盘”行动中,说明这是人类的共同行动,体现了共同性原则。
5.“竭泽而渔”和“杀鸡取卵”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 )
A.公平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
C.共同性原则
D.周期性原则
答案 B
解析 “竭泽而渔”和“杀鸡取卵”影响生物的再生,违背了持续性原则。
探究二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考向1 可持续发展道路中的责任主体
读政府、企业、公众在可持续发展实施中的关系示意图,完成6~7题。
6.关于图中甲、乙、丙的含义,正确的是( )
A.甲—政府、乙—企业、丙—公众
B.甲—公众、乙—企业、丙—政府
C.甲—企业、乙—政府、丙—公众
D.甲—公众、乙—政府、丙—企业
答案 D
解析 读图可知,甲有监督乙和丙的职能,为公众;丙接受甲的监督和乙的监管,为企业;乙具有监管的职能,为政府。故D项正确。
7.关于图中①②的含义,正确的是( )
A.①—参与实施、②—约束和引导
B.①—约束和引导、②—参与实施
C.①—参与实施、②—政策、立法
D.①—政策、立法、②—约束和引导
答案 A
解析 企业和公众应参与可持续发展的实施活动,①为参与实施;企业和公众接受可持续发展的约束和引导,②为约束和引导。故A项正确。
考向2 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是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中,日本各地因地制宜、各具特色,其中滋贺县爱东町的农业循环经济较为典型。读爱东町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图,完成8~9题。
8.爱东町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的核心是( )
A.油菜生产和综合利用
B.菜籽油生产和油渣饲料化
C.林业生产和畜牧养殖
D.有机肥料和有机燃料生产
答案 A
解析 据图可知,爱东町地区利用休耕稻田种植油菜,实现了耕地有效利用,避免了土地资源浪费;油菜籽榨油后遗留的油渣可以通过堆肥或饲料化处理得到优质的有机肥料或饲料;废食用油通过回收处理后用做公交车燃料等,逐步形成了以油菜生产和综合利用为核心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故A项正确。
9.爱东町的农业循环经济,实现了( )
①废弃物零排放 ②关联产业发展 ③能源供应自给
④资源循环利用 ⑤经济、环境和社会发展的协调统一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②④⑤
答案 D
解析 爱东町地区循环农业有效减少了外部资源投入和农业废弃物排放,但不能实现废弃物零排放,①错误;该循环农业实现了资源合理循环再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同时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符合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②④⑤正确;能源供应自给图示体现不出,③错误。故选D项。
1.阅读图文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材料一 全球可持续发展五大要点示意图。
材料二 漫画《“断指”还是“成功”》。
(1)公众参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你在日常生活中打算采用哪些有益于可持续发展的行动?
(2)对于材料二漫画《“断指”还是“成功”》,有人这样认为:“虽然断其三指,但是新苗仍然可以茁壮成长”,你同意这种发展方式吗?为什么?
(3)可持续发展包含三个方面:生态持续发展、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持续发展。环境保护、绿色贸易主要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哪些方面?
(4)可持续发展所追求的目标是什么?
成果展示 (1)坐公交车;使用再生纸;垃圾分类回收;少用一次性用品;提倡重复利用;节约用水用电等。
(2)不同意。因为它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和持续性原则。
(3)生态持续发展;经济持续发展。
(4)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
2.阅读图文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我国南方地区的生态农业主要采取“养、沼、种”三者相结合的生态循环模式,“养、沼、种”指养猪(鸡、鱼)、沼气、种植蔬菜和水果等。这种生态循环模式不仅减少了排泄物污染环境的问题,同时又为种植蔬菜和水果等提供了很好的肥料。下图是我国南方某地生态农业循环模式图。
(1)该产业链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________原则。
(2)分析该地区进行生态农业循环模式建设的主要措施。
(3)简述该生态农业循环模式主要的生态环境效益。
成果展示 (1)持续性
(2)调整产业结构,变单一农业生产为多种农业生产;实现了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开发利用沼气等清洁能源。
(3)有利于降低污染、净化环境;改变了农田施肥结构,有效保护了土地资源;使用沼气,减少了对植被的破坏;种植多样农作物,提高了土地利用率。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考点分布表
考点
题号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1,4,5,8,9,13(1)(2),14(2)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2,3,6,7,10,11,12,13(3),14(1)(3)(4)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为了人类社会的经济、生态可持续发展,世界各国相继出台了本国的环保和经济政策。为了保护稀有物种,许多国家采取人工繁育技术和建立自然保护区。我国长江流域有众多的湖泊和河流,为保护渔业资源,每年夏季实行“休渔”政策。据此完成1~2题。
1.长江流域实行夏季“休渔”政策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
A.公平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
C.共同性原则
D.阶段性原则
答案 B
解析 长江流域实行夏季“休渔”政策体现了对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主要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性原则。
2.用人工繁育技术或建立自然保护区的方法保护稀有物种是为了( )
A.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B.发展经济,繁荣市场
C.体现生物物种与人类的公平
D.促进生物科技水平的提高
答案 A
解析 许多国家采取人工繁育技术和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了稀有物种,维护了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故A项正确。
“蚂蚁森林”是某电商设计的公益行动模式。用户通过在电商网络平台完成一系列低碳生活项目可获得积分,并领养“虚拟树”,再由环保组织在我国某些地区种植树木。内蒙古阿拉善盟是最早种植“蚂蚁森林”的地区。据此完成3~4题。
3.在阿拉善盟种植的“蚂蚁森林”,主要是( )
A.防治土地荒漠化
B.治理水土流失
C.保持生物多样性
D.防治环境污染
答案 A
解析 内蒙古阿拉善盟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土地荒漠化严重,故A项正确。
4.“蚂蚁森林”倡导的“全民种树”低碳行为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
A.持续性原则
B.共同性原则
C.公平性原则
D.阶段性原则
答案 B
解析 “蚂蚁森林”倡导的“全民种树”低碳行为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共同性原则。
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绿水青山既要求优良的环境质量,也需要生态健康的保障。要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必须推进绿色产品和生态服务的资产化,让绿色产品、生态产品成为生产力,使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据此完成5~6题。
5.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基础是( )
A.经济持续发展
B.生态可持续发展
C.社会持续发展
D.文化可持续发展
答案 B
解析 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就是要保护生态环境,生态持续发展是基础。
6.下列人类活动中,符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是( )
A.退耕还林还牧,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B.扩大地下水开采,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
C.围湖造田,扩大农作物的种植面积
D.全面关停重化工业,大力治理环境污染
答案 A
解析 退耕还林还牧,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符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A项正确;扩大地下水开采,易造成地下漏斗区,地面容易塌陷,排除B项;围湖造田,易导致湖泊面积缩小,造成环境恶化,排除C项;重化工业虽有污染,但经济发展也是国家实力和社会财富的基础,故不能全面关停重化工业,D项错误。
2019年6月2日至6日,广东实验中学高一全体同学在广州市中学生劳动技术学校进行了为期五天的学农活动,同学们体验了丰富多彩的农校课程。据此完成7~8题。
7.学农活动中最能体现循环经济的课程是( )
A.田间除草
B.挑粪施肥
C.树林考察
D.劈柴野炊
答案 B
解析 学农活动中挑粪施肥是废弃物再次利用,符合循环经济的原理。
8.根据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学农活动中最能体现该理论的活动是( )
A.分类放置生活垃圾
B.看电影
C.模拟法庭
D.野炊做饭
答案 A
解析 学农活动中分类放置生活垃圾一方面能够减少垃圾对环境的污染,另一方面还可以将一些垃圾再次利用,节约资源,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A项正确;看电影、模拟法庭、野炊做饭没有体现这一观念,排除B、C、D三项。
环境红利是通过征收环境税,对生态带来正向效益的同时又能够促使环保产业的发展,以带动就业和经济增长。我国的环境红利正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数十万亿环境“债务”,即环境治理费用。读图,完成9~10题。
9.漫画《愧对子孙》反应的现象违背了可持续发展中( )
A.共同性原则
B.公平性原则
C.整体性原则
D.持续性原则
答案 B
解析 读图可知,图中的现象是上一代人过分掠夺资源,影响子孙后代的生存和发展,违背了代际间的公平性原则。
10.下列抑制环境“债务”产生的措施中,可行的是( )
A.转变发展模式,实现清洁生产
B.转变能源消费结构,用石油取代煤炭
C.加强地质勘探,加大对能源的开发力度
D.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耗能工业
答案 A
解析 根据材料,环境的中“债务”即环境问题。转变发展模式,实现清洁生产,可以减少资源浪费和污染排放,有利于减轻环境问题,A项正确;转变能源消费结构,但是用石油完全取代煤炭,是不可能的,并且石油也是非可再生资源,B项错误;加强地质勘探,加大对能源的开发力度,会加大对能源的消耗,导致能源短缺,C项错误;发展高耗能工业会造成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D项错误。
低热值煤是在原煤洗选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煤矸石、煤泥和洗中煤等废弃产物。如果就地堆存不仅存在滑坡、自燃等不安全隐患,也会对大气、水体、土壤等自然环境造成污染。低热值煤发电技术是王家岭循环经济园区循环产业链(如图所示)最核心的环节。据此完成11~12题。
11.低热值煤发电技术的应用解决了( )
A.商品煤大量库存问题
B.固体废弃物处理问题
C.建材厂原料短缺问题
D.电厂燃料短缺问题
答案 B
解析 低热值煤是在原煤洗选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煤矸石、煤泥和洗中煤等废弃产物。低热值煤发电技术的应用解决了固体废弃物处理问题,将废弃物资源化,B项正确。
12.王家岭循环经济园区( )
A.电厂仅为园区提供能源
B.实现了污染物的零排放
C.主要的输出产品是氧化铝矿
D.实现了资源的综合利用
答案 D
解析 根据图示信息,王家岭循环经济园区,电厂不仅为园区提供能源,也向外输送电力,A项错误;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实现了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B项错误;主要的输出产品有电力、商品煤、商品铝、标准砖,C项错误;实现了资源的综合利用,D项正确。
二、综合题(共52分)
13.读海南某橡胶产业园生产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20分)
(1)海南某橡胶产业园主要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________原则。(2分)
(2)根据可持续发展的内涵,说明海南某橡胶产业园生产示意的具体表现。(12分)
(3)海南某橡胶产业园的生产模式有何优点。(6分)
答案 (1)持续性
(2)经济持续发展:通过橡胶资源综合利用和深度开发,带动了相关产业,提高了经济效益。
社会持续发展:通过延长产业链,增加就业,提高居民收入,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
生态持续发展:通过废水和废弃物(废橡胶)的回收利用,节约能源和水资源,减少污染物排放。
(3)节约资源,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废弃物的排放,有利于环境的保护。
解析 第(1)题,海南某橡胶产业园能够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性原则。第(2)题,可持续发展内涵主要是指经济持续发展、社会持续发展、生态持续发展。通过橡胶资源综合利用和深度开发,提高了经济效益,体现了经济持续发展;通过延长产业链,增加就业,体现了社会持续发展;通过废水和废弃物的回收利用,节约能源和水资源,减少污染物排放,体现了生态持续发展。第(3)题,由材料可知,该产业园延长了产业链,增加了资源的利用效率,节约资源,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工业园中将废弃物实现了资源化,一方面减少资源投入,另一方面减少废弃物的排放,有利于环境的保护。
14.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32分)
青田县位于浙江省东南部,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该县传承千年的“稻鱼共生”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评为“全球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农民在山脚下用泥土堆起田埂,引溪水灌溉稻田,鱼啄食杂草与小虫,在稻田里自然生长。
近年来,古老的稻田养鱼方式正在发生着转变:一些农户用水泥浇筑田埂防止漏水,通过施用化肥、农药和投放精饲料等措施提高水稻、田鱼产量,并开发以稻鱼共生文化为核心的农业观光活动,农民收入得到增加。
(1)说明该地区普遍采用“稻鱼共生”生产方式的自然原因。(6分)
(2)“稻鱼共生”系统体现了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说明其具体表现。(6分)
(3)说明近年来稻田养鱼方式发生转变的社会经济条件,并说明该转变对当地产生的影响。(12分)
(4)若当地以“稻鱼共生”为基础的经济要进一步发展,请提出合理化建议。(8分)
答案 (1)山地多,土地资源有限;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水热充足;河湖众多,水源充足等。
(2)水稻田为田鱼提供生存环境、食物;田鱼为水稻除草、吞食害虫、耘田松土;稻鱼共生减少化肥、农药和饲料的投入等。
(3)社会经济条件:农业技术的进步;市场需求扩大等。影响:提高稻鱼产量;丰富农业生产方式;提高经济效益;提高农民收入,增加就业机会;不利于农业传统文化的传承;可能导致生态破坏等。
(4)扩大种养面积;加大科技投入,优选品种;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保护生态环境和传统文化;加强交通运输建设;发展旅游业;加强宣传,提高知名度。
解析 第(1)题,该地区普遍采用“稻鱼共生”生产方式的自然原因是山地多,土地资源有限;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水热充足;河湖众多,水源充足等。第(2)题,“稻鱼共生”系统中,水稻田为田鱼提供生存环境、食物;田鱼为水稻除草、吞食害虫、耘田松土;稻鱼共生减少化肥、农药和饲料的投入等,这种农业是生态农业,这些做法体现了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第(3)题,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与当地农业技术的进步、市场需求扩大等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有关。该“稻鱼共生”系统的转变可以提高稻鱼产量;丰富农业生产方式;提高经济效益;提高农民收入,增加就业机会;但该转变是对传承千年的“稻鱼共生”系统的破坏,不利于农业传统文化的传承;使用化肥、农药,开发旅游等做法可能导致生态破坏等。第(4)题,以“稻鱼共生”为基础的经济理念较好,但规模小、科技含量低、产业链条短。因此该经济要进一步发展需要扩大种养面积;加大科技投入,优选品种;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保护生态环境和传统文化;加强交通运输建设;发展旅游业;加强宣传,提高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