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节 地形和地形图
[课前导学]
1、常见的地形
地形 特 征
山地 海拔500m以上,相对高度超过200m
丘陵 海拔200-500m,相对高度100m以下
平原 海拔200m以下,地面广阔平坦
高原 海拔500米以上,顶面平坦宽广
盆地 四周高,中间低平
2、识读等高线地形图
①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海拔高度 相等 ;
②等高线密集处表示 陡坡 ;
③等高线稀疏处表示 缓坡 ;
④等高线重叠处表示 峭壁 ;
⑤等高线的内部呈很小的封闭曲线,并且由外同内海拔增高,表示 山峰 ;其中内部很小的封闭曲线表示 山顶 ;
⑥两个山顶之间的部位为 鞍部 (即等高线突出的部位相对称的地方);
⑦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的地方为 山谷 (水向中部集中);
⑧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的地方为 山脊 (水向两侧分流);
⑨等高线内部呈很小的封闭曲线,并且由外向内海拔降低,表示 洼地 。
3、地形的变化
(1)内力作用的能量来源于地球内部的热量,它能使地表起伏加大,具有阶段性。
①地壳运动:褶皱、隆起形成 高山或高原 ;断层、凹陷形成盆地或低地。
②火山、地震:是地球 内部 能量的剧烈释放,能在短时间内使局部地形发生急剧变化。
(2)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于 大阳能 ,它能使地表趋于平坦,具有广泛性和持续性,表现形式有风力、流水、冰川、波浪、生物等。
[课堂讲练]
例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D )
A.地面平坦的一定是平原
B.地面连绵起伏的一定是山地
C.高原相对高度大,但海拔低
D.盆地是四周高,中间你的地形
例2、读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中黄村位于杨庄的 西南 方向。
(2)图中A、B两地的相对高度是 500 米。
(3)小清河画有两条支流,其中支流 甲 河画错了,原因是 山脊上不可流发育出河流 。
(4)图中小清河的大致流向是从 西南 向
东北 。
(5)该图的比例尺是1厘米代表 3 千米。
(6)如图地图中没有指向标,通常采用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来确定方向。
[课后练习]
1.下面等高线地形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a村在b村的西南方向
B.c线处为山脊,d线处为山谷
C.e处河流由西北向东南流
D.从a村到b村规划的公路(虚线)不合理
3.时雨同学从如图所示的等高线地形图中得到以下信息,其中正确的是( )
A.CB比DB坡度陡
B.A处比B处海拔高
C.E处是山脊
D.BD两地相对高度是200米
3.下列地表起伏,但起伏大小不同的两种地形分别是( B )
A.高原和平原 B.山地和丘陵
C.山地和盆地 D.盆地和丘陵
4、地形的变化是( D )
A.内力作用的结果
B.外力作用的结果
C.地壳运动的结果
D.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5、下列现象,属于外力作用的是( C )
A.欧美间距不断增大,大西洋逐渐加宽
B.夏威夷群岛的形成
C.广西桂林石灰岩溶洞的形成
D.东非裂谷带的形成
6、读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回答问题。
(1)写出C处的地形名称 峭壁 。
(2)在地形图上标出山顶位置。(用▲表示)
(3)A点和B点的高度 相等 。
(4)一位登山运动员要想登上山顶,应选择A点还是B点出发?说明理由。
A点。A处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
7、读图“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
(1)A点所在地形部位的名称是 山脊 _。
(2)A点与B点相对高度是 100 米。
(3)甲村和乙村之间修建一条公路,选择了①线而不选②线,原因是 ①线坡度和缓 。
(4)C河和D河比较,流速较快的是 。
(5)根据聚落的形成与发展条件,简要分析丙村发展成为小城镇的有利条件 地势平坦开阔,距河流较近,水资源丰富 。
[拓展提升]
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表示的地形部位名称:A. 鞍部 ;C. 山谷 。
(2)图中甲村在丙村的 B 方向。(填字母)
A.东南 B.西北
C.东北 D.西南
(3)图中东湖EF间的图上距离为2厘米,那么它们两地间的实地距离为 400 米。
(4)困经济发展需要在该地建一个水坝,请在图中画出大坝的位置,并说明理由。 ☆处:地形狭窄,修坝工程最小,库容量大 。为增加库容量,水库大坝需再加高100米,甲、乙、丙村最有可能被淹没的是 A 。
A.甲村 B.乙村 C.丙村
[课堂笔记]
[作业评价]
导学 作业 笔记
一批
二批
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