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苏教版四(下)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1课时1(2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数学苏教版四(下)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1课时1(2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44.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5-20 20:03: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1张PPT。解决问题的策略 1第1课时1.使学生初步认识画图的策略,能画线段图表示实际问题的条件和问题,并正确列式解答。
2.使学生经历画线段图表示题意、分析数量关系的过程,体会画图的作用,提高分析数量关系、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主动探索问题解决,获得成功的感受,并体会数学方法的作用,产生对数学方法的兴趣,提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重点】掌握画线段图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难点】学会画线段图表示题意。1小宁和小春共有72枚邮票,小春比小宁多12枚。两人各有邮票多少枚?你能根据题意把线段图填写完整吗?1272两人邮票的总数加上12枚,等于小春邮票枚数的2倍,先算……两人邮票的总数减去 12枚,等于小宁邮票枚数的2倍,先算出小宁有多少枚。看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想一想可以先算什么。选择一种你喜欢的方法解答。用“把得数代入原题”的方法检验,要分几步进行?先检验两人邮票的总数是不是72。还要检验小春是不是比小宁多12枚。 (72-12)÷2
= 60÷2
= 30(枚) 30+12=42(枚) (72+12)÷2
= 84÷2
= 42(枚) 42-12=30(枚)宁春春宁检验,并写出答案。答:小宁有邮票 枚,小春有邮票 枚。42+30=72(枚)
42-30=12(枚)4230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你有什么体会?画线段图能使
数量关系更直
观、更清楚。把得数代入原题检验,要符合所有已知条件。看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容易找到解题方法。通过画一画、圈一圈,认识了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探索周期排列的规律时,画图表示物体的排列顺序,找出规律。解决问题时,经常要画线段图或示意图表示题中的条件和问题。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曾经运用画图的策略解决过哪些问题?看图说出已知条件和问题,再解答。科技书和文艺书各有多少本? (105+15)÷2
=120÷2
=60(本)60-15=45(本)答:科技书有60本,文艺书有45本。1两个小队的少先队员去植树,一共植了34棵。其中第二小队比第一小队多植4棵。两个小队各植树多少棵?(先根据题意画出线段图,再解答。)你的线段图画对了吗?检查一下,能理清它们的关系吗?
画出线段图能够直观、清晰地表现关系,方便分析。现在你能有把握地列式计算了吗?(34+4)÷2
=38÷2
=19(棵)19-4=15(棵)答:第一小队植15棵,第二小队植19棵。方法1(34-4)÷2
=30÷2
=15(棵)15+4=19(棵)答:第一小队植15棵,第二小队植19棵。方法22(90-10)÷4
=80÷4
=20(厘米)20+10=30(厘米)答:每条短花边长20厘米,长花边长30厘米。李娟在手工课上剪了4条花边(如下图)
每条短花边长多少厘米?长花边呢?3两个数的和是120,差是52。请求出这两个数分别是多少?(120+52)÷2=86
(120-52)÷2=34
带入检验:86+34=120,
86-34=52,符合要求。
答:这两个数分别是86和34.画线段图表示题意,可以使数量关系更直观,更清楚,能帮助我们更快地找到解题方法。同时要注意,用“把得数代入原题”检验结果,要检验题里的每一个条件是不是都符合哦。1一个双层书架,上层书的本数是下层的3倍。如果从上层搬60本到下层,那么两层书的本数正好相等。原来上、下层各有图书多少本?(在图中表示出条件和问题,再解答)60x3=180(本)
60x1=60(本)
答:原来上层有图书180本,下层有图书60本。2小健和小西买同样的笔记本,小健买了3本,小西买了5本,小健比小西少花12元。求笔记本的单价是多少元/本?(先画图,再解答。) 12÷(5-3)
=12÷2
=6(元/本)
答:笔记本的单价是6元/本。3上、下两层书架一共有72本书,其中下层比上层多8本。你能不画图,直接算出上层、下层各有多少本书吗?方法1先算“多”(下):(72+8)÷2=40(本)
上:72-40=32(本)
带入检验:40-32=8(本),符合要求。
答:上层有书32本,下层有书40本。上、下两层书架一共有72本书,其中下层比上层多8本。你能不画图,并算出上层、下层各有多少本书吗?方法2先算“少”(上):(72-8)÷2=32(本)
下:72-32=40(本)
带入检验:40-32=8(本),符合要求。
答:上层有书32本,下层有书40本。上、下两层书架一共有72本书,其中下层比上层多8本。你能不画图,并算出上层、下层各有多少本书吗?方法3直接分别算出“多”和“少”
多(下):(72+8)÷2=40(本)
少(上):(72-8)÷2=32(本)
带入检验:40-32=8(本);
40+32=72(本),完全符合要求。
答:上层有书32本,下层有书40本。当我们熟练掌握这种“知和、知差”的解题技巧之后,不画图也可以轻松解决类似题型了!勤检验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