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五四制)化学八年级全一册2-1《运动的水分子》导学案(教师版+学生版)

文档属性

名称 鲁教版(五四制)化学八年级全一册2-1《运动的水分子》导学案(教师版+学生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0.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9-12-26 15:54:36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 探秘水世界 第一节《运动的水分子》(共1课时)
第1课时 自学-诊断
一、自学目标:(根据目标读读、划划课本内容)
1. 通过分析水分子的运动与水的三态变化的关系,认识分子的特征;(重点)
2. 学会用分子运动的观点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二、问题导学:
1.水的三态变化:观察:课本上的三态图片,可以获得不同状态的水中水分子的排列特点:
固态的水:水分子_紧密排列有序 ,分子都在_固定_位置上_振动_。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
液态的水:水分子__不紧密排列 ,在一定体积内__一定程度自由运动 。分子运动_较慢_,分子间仍有一定间隔。
气态的水:水分子_排列疏松无序 ,充满整个容器或自由地__完全自由运动 。分子运动的__较快 ,分子间隔_较大 。
总结:一定量的水,当它由固态变为液态,再由液态变为气态时,水分子的_数目 和_大小 不会变化,变化的只是水分子之间的_间隔 和分子的_排列方式 。这样的变化是_物理变化 。水分子_吸收 能量,运动_加快 ,分子间间隔__变大 (液态→气态);水分子_释放 能量,运动_减慢 ,分子间间隔_变小 (气态→液态)。
2.分子的特征①_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②_相互之间有间隔 ③_在不断运动
三、学情诊断:
【诊断1】建立宏观与微观的联系是化学独特的思维方式。下列对于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中错误的是( )
A.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是因为分子受热膨胀变大
B.氧气加压后变成液氧,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C.不同的花儿有不同的香味,是因为不同的分子性质不同
D.非吸烟者受到被动吸烟的危害,是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答案】A
【解析】A、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是因为分子受热后间隔变大,不是分子体积膨胀变大造成的.
B、氧气加压后变成液氧,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变小,由气态变为液态,正确.
C、不同的花儿是由不同的分子构成的,其有不同的香味,是因为不同的分子性质不同,正确.
D、非吸烟者受到被动吸烟的危害,是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正确.
故选A
【诊断2】将50mL水与50mL酒精混合,所得溶液体积小于100mL,对此现象的解释最科学的是( )
A.分子之间有间隔 B.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C.分子具有一定的质量 D.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答案】A

第1课时 问题-探究
四、探究重点:分子的特征
五、问题记录:


六、论证演练:



第1课时 觉悟-发展
七、水平过关:
1.一壶水烧开后,壶盖被顶开,这是因为(  )
A.水分子变大了     B.水分解生成了氢气和氧气
C.水由液态变为气态,体积膨胀D.构成物质的粒子数目增多
【答案】C
【解析】A、水的总体积变大是因为水分子间隔变大,分子本身大小不变,故此说法错误.
B、水烧开发生的是物理变化,水分子没有发生改变,没有分解成氢分子和氧分子,故此说法错误.
C、水受热后,水分子间间隔变大引起水的体积膨胀,壶盖被顶开,此说法正确.
D、水受热后,分子间隔变大,水分子数目不变,故此说法错误.
故选C。
2.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这句俗话的依据主要是( )
A.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的 B.分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
C.不同的分子,性质不同 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不会再分
【答案】A
【解析】A、酒分子运动到空气中,进入人们的鼻孔,使人感觉到了香味,说明分子的不断运动,故A正确;
B、能嗅到花香是分子运动的结果,和分子间的间隔没有太大关系,故B错误;
C、嗅到酒香不能说明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故C错误;
D、嗅到酒香不是发生化学变化,和化学变化没有关系,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我们能闻到某物质的气味,都是因为分子运动的结果,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3.下列现象既能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又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的是( )
A.人在花园中能嗅到花的香气 B.湿衣服经晾晒变干
C.固体碘受热变成碘蒸气 D.空气受压体积变小
【答案】C
【解析】A、嗅到花的香气,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花香分子碰到嗅细胞,便闻到香味,故A不符合题意;
B、湿衣服经晾晒变干,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水分子“跑”了,湿衣服变干,故B不符合题意;
C、固体碘受热变成蒸气,既能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又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故C符合题意;
D、空气受压体积变小,能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才会受压体积变小,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把100mL的酒精与100mL的水混合后,所得液体的体积小于200mL。这是因为(   )
A.分子在不断运动
B.分子分解成原子
C.分子间有间隔
D.分子变小
【答案】C
【解析】100mL酒精和100mL水混合后,总体积小于200mL,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一部分水分子和酒精分子会互相占据分子之间的间隔.
A、100mL酒精和100mL水混合后,总体积小于200mL,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而不是分子在不断运动,故选项错误.
B、100mL酒精和100mL水混合后,总体积小于200mL,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而不是分子分解成原子,故选项错误.
C、100mL酒精和100mL水混合后,总体积小于200mL,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故选项正确.
D、100mL酒精和100mL水混合后,总体积小于200mL,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而不是分子变小,故选项错误.
故选:C.
5.水结成冰后导致( )
A.分子变成了原子 B.分子间间隔改变了
C.分子的构成发生了改变 D.分子的质量改变了
【答案】B
【解析】水分子总是不断运动的.水分子与水分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温度升高时,间隔变大,温度降低时,间隔变小.水蒸发或结冰正是由于水分子之间间隔变化的结果.
故选B。
6.建立宏观与微观的联系是化学独特的思维方式.下列对于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中错误的是(  )
A.在独秀公园散步时闻到花香分子不断运动
B.不同的花儿有不同的香味不同的分子性质不同
C.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分子受热膨胀变大
D.酒精和水混合后体积小于二者之和分子之间有间隔
【答案】C
【解析】A、由于分子在不断运动,花香的微粒通过运动能分散在周围的空气中.所以,在独秀公园散步时闻到花香.故A正确;
B、不同的花儿是由不同的分子构成的,其有不同的香味,是因为不同的分子性质不同,故B正确;
C、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是由于受热后分子的间隔变大,不是分子体积膨胀变大造成的.故C错误;
D、由于分子间有间隔,酒精和水混合时,分子相互占据了间隔,所以混合后体积小于二者之和,故D正确.
故选C.
7.生活中我们常见到这种情况:暖水瓶塞会自己跳出来,或暖水瓶塞不容易拔出来,这是为什么?
【参考解释】这两种现象都发生在暖水瓶没有灌满水的情况下。当你打开暖水瓶时,就会有冷空气进入暖水瓶,冷空气被暖水瓶中的热水加热,气体分子间的距离增大,暖水瓶内压力增大,当压力足够大时,就会把瓶塞冲掉。若暖水瓶放置较长时间以后,暖水瓶中水温下降,其中的热空气也跟着冷却,气体分子间的距离缩小,暖水瓶内压力下降,低于外界大气压,于是外界的大气压就把瓶塞紧紧地压住,很难拔出。

八、节评反思:
深省要点(请勾选,在本节学习时,出现的问题 评价解释
★ 1身体不佳; 2兴趣低下; 3情绪失控; 4环境干扰 ★??
? 5知识遗漏; 6概念混淆; 7识记错误; 8分辨不清
? 9读题不明;10方法不当;11技能不巧;12表达有误
总结转变:




PAGE



第二单元 探秘水世界 第一节《运动的水分子》(共1课时)
第1课时 自学-诊断
一、自学目标:(根据目标读读、划划课本内容)
1. 通过分析水分子的运动与水的三态变化的关系,认识分子的特征;(重点)
2. 学会用分子运动的观点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二、问题导学:
1.水的三态变化:观察:课本上的三态图片,可以获得不同状态的水中水分子的排列特点:
固态的水:水分子_____ ,分子都在_____位置上_____。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
液态的水:水分子_____ ,在一定体积内_____ 。分子运动________,分子间仍有一定间隔。
气态的水:水分子_____ ,充满整个容器或自由地___ 。分子运动的___ ,分子间隔___ 。
总结:一定量的水,当它由固态变为液态,再由液态变为气态时,水分子的__ 和__ 不会变化,变化的只是水分子之间的__ 和分子的_____ 。这样的变化是_____ 。水分子__ 能量,运动__ ,分子间间隔__ (液态→气态);水分子__ 能量,运动__ ,分子间间隔_ (气态→液态)。
2.分子的特征①_ ②_ ③_
三、学情诊断:
【诊断1】建立宏观与微观的联系是化学独特的思维方式。下列对于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中错误的是( )
A.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是因为分子受热膨胀变大
B.氧气加压后变成液氧,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C.不同的花儿有不同的香味,是因为不同的分子性质不同
D.非吸烟者受到被动吸烟的危害,是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诊断2】将50mL水与50mL酒精混合,所得溶液体积小于100mL,对此现象的解释最科学的是( )
A.分子之间有间隔 B.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C.分子具有一定的质量 D.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第1课时 问题-探究
四、探究重点:分子的特征
五、问题记录:


六、论证演练:



第1课时 觉悟-发展
七、水平过关:
1.一壶水烧开后,壶盖被顶开,这是因为(  )
A.水分子变大了     B.水分解生成了氢气和氧气
C.水由液态变为气态,体积膨胀D.构成物质的粒子数目增多
2.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这句俗话的依据主要是( )
A.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的 B.分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
C.不同的分子,性质不同 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不会再分
3.下列现象既能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又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的是( )
A.人在花园中能嗅到花的香气 B.湿衣服经晾晒变干
C.固体碘受热变成碘蒸气 D.空气受压体积变小
4.把100mL的酒精与100mL的水混合后,所得液体的体积小于200mL。这是因为(   )
A.分子在不断运动
B.分子分解成原子
C.分子间有间隔
D.分子变小
5.水结成冰后导致( )
A.分子变成了原子 B.分子间间隔改变了
C.分子的构成发生了改变 D.分子的质量改变了
6.建立宏观与微观的联系是化学独特的思维方式.下列对于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中错误的是(  )
A.在独秀公园散步时闻到花香分子不断运动
B.不同的花儿有不同的香味不同的分子性质不同
C.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分子受热膨胀变大
D.酒精和水混合后体积小于二者之和分子之间有间隔
7.生活中我们常见到这种情况:暖水瓶塞会自己跳出来,或暖水瓶塞不容易拔出来,这是为什么?





八、节评反思:
深省要点(请勾选,在本节学习时,出现的问题 评价解释
★ 1身体不佳; 2兴趣低下; 3情绪失控; 4环境干扰 ★??
? 5知识遗漏; 6概念混淆; 7识记错误; 8分辨不清
? 9读题不明;10方法不当;11技能不巧;12表达有误
总结转变: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