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2.6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教科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2.6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教科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2.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12-27 10:55: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确认硫酸铜溶液和铁钉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
2.知道化学变化会伴随各种现象,根据这些现象可以初步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确认“确定产生了新物质,才能确定发生了化学变化”。
过程与方法:
1.经历观察、实验、分析和阅读资料等方法研究硫酸铜溶液和铁钉的变化,梳理化学变化伴随的各种现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分辨现象与证据的关系,体会证据支持结果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利用原有所学进行硫酸铜溶液和铁钉的变化的研究,辩证看待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与产生新物质的关系。
【教学过程】
1、
激趣引入(小魔术
:茶水—墨水—茶水)
观看视频:
黄色的茶水,用玻璃棒在茶水中搅动一下,大喊一声“变”,此时,茶水立刻变成了蓝色的“墨水”。接着,又将玻璃棒的另一端在“墨水”杯里搅动一下,大喊一声“变”,果然,刚刚变成的蓝“墨水”又变成了原来的“茶水”色了。
谁知道这个魔术的奥秘在哪里?
二、研究化学变化
(一)观察硫酸铜与铁钉的反应:
1、介绍硫酸铜溶液。观察特征。
2、呈现探究任务:把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会发生什么变化?
3、演示并说明实验内容、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实验步骤:
(1)先对原有的物质进行观察并记录,观察硫酸铜溶液和铁钉
(2)留样:取一个干净的烧杯,倒出适量硫酸铜溶液留样,铁钉一半浸入溶液
(3)混合:用镊子夹住铁钉,一半浸入溶液中,约两分钟后取出观察变化,并记录下来。
注意事项:
(1)、注意不要用手去触摸硫酸铜溶液
(2)、注意不要全部浸入溶液,这样可以和铁钉的原样进行比较。
4、各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提示观察要细致,记录要清晰。
5、5
55小组讨论汇报:
(1)观察到了哪些现象?
(2)你觉得铁钉和硫酸铜溶液发生化学变化了吗?你的证据是什么?
(3)教师呈现自己提前制作的铁钉和硫酸铜溶液的反应结果,做为补充证据。
(二)结论:
铁钉表面由原来的银白色变为了棕红色,溶液变成浅绿色,有沉淀物生成,这些现象让我们初步判断,硫酸铜溶液和铁钉混合时产生了新物质。
可以从溶液的颜色以及铁钉颜色的变化看出发生了化学变化,这也是我们判断是否发生化学变化的方法之一。
三、初步归纳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1、回顾整理:随着这节课的实验结束,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化学变
化呢?在变化过程中伴随出现了那些现象?列举填表。
物质的化学变化
伴随的主要现象
本质特征
蜡烛燃烧
铁钉生锈
小苏打和白醋
米饭和碘酒
硫酸铜溶液和铁钉
2、观察37页图片:课本资料为我们介绍了一些判断化学变化的浅显方法。物质的化学变化会伴随着改变颜色,发光发热,产生气体,产生沉淀物等现象。
3、有这些现象就能肯定发生化学变化吗?
a、碘溶解在酒中,红棕色溶液(颜色变化)是化学变化吗?
(碘溶解在酒中是溶解现象,只是颗粒变小、扩散到水中,没有产生新物质。)
b、电灯发光是化学变化吗?
(电灯发光是能量转化,属于物理变化)
4.要判断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要根据什么?(完成上表中的“本质特征”即是否产生新的物质)
四、总结拓延:无论哪一种化学反应,在反应的同时都会有一些现象伴随发生,这也是我们进行判断的方法。
五、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