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3.2 月相变化 教科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3.2 月相变化 教科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12-27 10:58: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下《宇宙》单元
2.月相变化

一、教材分析
《月相变化》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六下第三单元《宇宙》的第2课,学生通过前一课《地球的卫星——月球》的学习,已经对学生对月球的基本情况、运动方式以及人类对月球探索的过程有一定的了解,完成了一张自己的月球卡制作。
在本课中,学生通过画月相的活动,了解月相的变化,在对月相进行排列的过程中对月相变化的规律有所认识,并通过模拟活动试着解释月相变化的原因。最后,让学生观察白天的月相,对月相变化的情况进行实践检验。
本课及本单元的活动观察存在两方面的困难。一是客观存在的观察障碍,如实际中的月相完整观察需持续一个月的时间;二是学生的宇宙空间知识较贫乏,学生的空间形象思维能力较弱。因此,在本课中,学生以模拟实验的方式来观察、认识月相变化,而且,这种模拟实验的观察、认识方式将伴随学生本单元后续五篇课文的学习。
二、学情分析
科学的学习必须建立在学生已有的认识基础之上,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为生长点,促进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不断地向前发展。
对于月相,学生已有的认识是月相是变化的,有时圆、有时缺,看到过的月相是零散的,对月相变化的周期、形成的原因和规律是缺乏认识的,甚至是错误的(如动画片中常见的月亮)。
月相的形状和农历的日期相关,学生最熟悉的月相是满月、峨眉月和半边亮的月相。因此,基于学生的认知,本课的教学从三个层面去推动学生对月相变化的认知:
一是月球围绕地球公转的模拟,通过对月球亮面始终朝向太阳的公转,观察看到的亮面变化情况记录月相。
二是通过学生熟悉的满月——农历十五、十六和看不到月相的初一,来推断8个特定点的月相时间,从而理解每一天的月相都在变化,并探索其变化规律。
三是把学生在课内获得的认识拓展到课外,让学生持续去观察、记录月相,保持学生较长时间的观察、记录、研究的兴趣。
三、教材处理
教材安排了四个活动。活动一:画剪月相,让学生回忆并画出印象中的月相,并剪下来;活动二:贴月相,让学生把自己剪下来的上半月的月相贴在黑板上初一到十五相应的位置上,一方面了解学生看到过的最多的月相,同时引导学生观察有没有错误的月相,月相变化是否有规律;活动三:模拟月相变化,让学生以小组模拟实验的方式,动态观察一个月内8个时间点(初一、初五、初八、十二、十五、十九、廿三、廿七)的月相并画下来,对比之前在黑板上贴的月相是否有错及纠错,认识月相变化的规律;活动四:观察月相。
本课中,主要通过不断的模拟实验和对模拟实验现象的分析,来初步达到对月相变化的认识,而学生通过模拟实验产生的问题,则通过课外持续的月相观察去解决,把学生的观察由课内拓展到课外。因此,本课中主要安排了“认识月球公转中的亮暗面”、“模拟、观察、记录月相”和“交流研讨”三个环节,以学生的长时探究凸现学生的主体研究,以师生、生生交流达到求同存异、不断解决问题和产生新的探究问题,始终以学生为主体来组织教学过程。
四、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月相在一个月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形状。
2.月相变化是月球围绕地球公转过程中形成的,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
过程与方法
1.模拟月球围绕地球公转,观察月球公转过程中的月相变化并记录。
2.根据已有的现象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而做出假设,同时能在小组学习中收集整理别人的观点,并且根据一定的事实对自己的假设进行调整。
3.初步学习利用模型来解释自然现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初步意识到宇宙是一个变化的系统。
2.培养自主性和合作意识。
五、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模拟月球公转,观察月相变化。
难点:解释月相变化的规律。
六、教学准备:
学具:每组月相球4个、记录纸、圆纸片、记号笔
教具:直径70厘米红太阳一个、地球打印纸一张、黑白圆纸片8张、磁铁若干、月相球1个、教学PPT。
七、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4分钟):
1.出示“月饼”图:这是什么?你知知道人们通常在什么时候吃月饼吗?引出8月15.到底是农历还是国历?
2.介绍农历的来历。
3.月亮的圆缺变化到底有什么规律呢?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月相变化。(板书课题)
(二)月相的初步认识(10分钟):
1.提出问题:
对于月球你了解多少:
月亮的亮光是怎么来的?
晴朗的夜晚每天都能看到月亮吗?
你还知道什么?
月亮每天的形状相同吗?你都知道哪些形状的月亮?画一画吧!
2.画月相、贴月相
3.自学修正:
我们刚才画的月相对吗?自学48-50页书上内容,试着回答以下问题。
5.【PPT6】我们把这8个位置编一个序号。你觉得这8个位置看到的月相会怎样变化?
察了,后面的长时模拟、观察、记录、探究才有意义,学生才会有更多的正确的发现。】
(三)模拟月相(10分钟):
1.为了验证月相变化的过程,是否正确我们需要来做模拟实验。分好工:观察员、记录员、监督员、月球控制员。
在实验前,老师有几点要求:【PPT7】
(1)找准1~8这八个点的位置。
(2)模拟时,注意月球的亮面始终朝向太阳。
(3)把看到的月相记录在记录纸上。
(4)把你在模拟中的其他发现用文字记录下来。
(5)完成模拟实验后,把你们小组看到的8个点的月相画在圆纸片上,贴到黑板上。
2.学生领取材料,小组开始模拟实验。
(四)交流研讨(12分钟):
1.最先完成的,可以把你们记录的情况讨论好后贴到黑板相应的位置上
如果你们组有不同意见的,也可以把它贴上来,一样的就不用贴了。
2.交流发现:
3.小结规律:
4.教师总结:
(五)拓展练习(4分钟)
1.连一边
2.判一判
3.想一想
(六)课外观月活动
1.强调要求
2.注意记录
3.纷发记录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