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11 核舟记
D
B
新知积累·基础练
B
A
语言建构·能力练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峨冠(é) 衣褶(zhě) 二黍许(shǔ) 椎髻(jí)
B.罔不(wǎn) 多髯(rán) 贻赠(yí) 箬篷(ruò)
C.糁之(sǎn) 袒露(tǎn) 矫首(jiāo) 壬戌(rén xū)
D.器皿(mǐn) 诎右臂(qū) 衡木(héng) 攀右趾(zhǐ)
?
?
?
?
?
?
?
?
?
?
?
?
D
?
?
?
?
?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为宫室___________________
(2)八分有奇____________________
(3)高可二黍许___________________
(4)石青糁之___________________
(5)如有所语___________________
(6)珠可历历数___________________
(7)船背稍夷___________________
(8)钩画了了___________________
?
?
?
?
?
?
?
?
?
?
零数、余数
做,这里指雕刻
大约。左右
用颜料等涂上
说话
分明的样子
平
清楚明白
3.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卧右膝,诎右臂支船
“______”同“______”,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
“______”同“______”,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诎
屈
弯曲
衡
横
与“竖”相对
4.下列句中“为”的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
A.中轩敞者为舱 B.通计一舟,为人五
C.不足为外人道也 D.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
?
?
?
?
5.下列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B.箬篷覆之
C.居右者椎髻仰面 D.处处志之
B
?
?
?
?
?
?
?
6.翻译下列句子,体会文言文数量词与现代汉语
中的用法有何不同,然后归纳出来。
(1)苏、黄共阅一手卷。
(2)舟尾横卧一楫。
(3)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苏东坡、黄鲁直共同看着一幅横
幅的书画长卷。
船尾横摆着一支船桨。
还刻有一个篆字图章,刻的字是“初平山人”,
颜色是朱红的。
(4)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
(5)文言文数量词与现代汉语中的用法的不同之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总计一条船,刻了五个人、八扇窗。
大多数文言文有数词而无量词,数词可放在名词后,
在翻译为现代汉语时需补上量词,且数量词一般要
放在名词前
7.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本文选自明代魏学洢编的《虞初新志》。
B.题目“核舟记”中的“记”表明了文章的体裁,在
这里有摹写的意味。
C.点明核舟主题的句子是“盖大苏泛赤壁云”。
D.文章描述了雕刻品“核舟”的艺术形象,显示出我
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卓越成就。
A
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尝贻余核舟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罔不因势象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矫首昂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神情与苏、黄不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课文研读
赠
?
?
?
?
模拟
举
类似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2)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中间戴着高高的帽子,胡须浓密的人
是苏东坡。
原来是挑选长而窄的桃核雕刻而成的。
10.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第二段中写到“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与前文“盖大苏泛赤壁云”
一句语意相连。
B.“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釆用了举例子和
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准确地写出了核舟的体积之小。
C.作者在介绍核舟时,介绍了核舟的船头、船舱、船尾、
船背等各个部分。
D.全文结构可以概括为先总后分,先总述王叔远技艺奇巧,
再细致描述核舟各个部分的特点。
【答案】 A
11.雕刻者精湛的技艺主要表现在哪些地方?
①用料体积小;②所刻事物繁多;③刻物情态毕备。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绝类弥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视端容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径寸之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而计其长曾不盈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扩展阅读
神色平静
?
?
?
?
?
?
极像
直径
满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2)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
黄不属。
全都是就着(材料原来的)样子刻成(各种事物的)形象,各有各的神情姿态。
佛印极像弥勒佛,袒胸露怀,抬头仰望,神情和苏东坡、黄鲁直不相类似。
14.阅读【链接材料】,结合课文思考:两文在表现雕刻家精湛技艺时写法上有何不同?从技艺的角度比较,你觉得是木舟精巧,还是核舟精巧?说说你的理由。
【链接材料】一乐工能刻木为舟。大可二寸,篷桅橹舵咸具。二人对酌于中,壶觞①饾饤②满案,一人挽篷索,一人握橹,一人运舵,皆有机能动,置在水中,能随风而行,略无攲③侧。一舟必需白金一两,好事者竞趋焉。(周辉《刻木巧匠》)
《核舟记》通篇是对核舟的正面描写,且描写详细、生动、可感;《刻木巧匠》既有正面描写,又有侧面描写,但描写较概括、简略。
15.解释下列加点词。
(1)少聪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尝背塾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不能悉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予不能悉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国学阅读
曾经
?
?
?
聪慧明敏
记载
全,都
?
?
16.请你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暗窃匠氏刀锥凿木人长寸许置案上能自行走
暗窃匠氏刀锥/凿木人长寸许/置案上能自行走
1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尤喜出新意,作诸技巧。
(2)虽黠者不能辨其为真与伪也。
(他)特别喜欢自出新意,制作各种机械。
即使是聪明的人也不能辨别它是真是假。
18.本文介绍黄履庄小时候“作诸技巧”的一件什
么事情?(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制作了一个能够自动行走的木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