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我是草原小牧民
一、教学目标 (?http:?/??/?1s1k.eduyun.cn?/?portal?/?redesign?/?index?/?index.jsp?t=2&sdResIdCaseId=ff8080815727ad35015730032b39434a" \l "##?)
1、认知目标:学习歌曲《 我是草原上的小牧民》,能用欢快、自豪的声音演唱歌曲。
2、能力目标:通过跟琴模唱旋律、自主演唱、为歌曲伴奏等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表现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学唱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培养学生的热爱家乡的品质。
二、学情分析 (?http:?/??/?1s1k.eduyun.cn?/?portal?/?redesign?/?index?/?index.jsp?t=2&sdResIdCaseId=ff8080815727ad35015730032b39434a" \l "##?)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对音乐有一定的了解,此年龄阶段的学生模仿能力很强,喜欢活泼,动感的音乐。这首草原风格的歌曲很具舞蹈性的动感。在教学中,我想着重在本课让学生自己感受草原的风光和特色,培养学生的节奏感以及舞蹈带来的律动感,同时也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一些简单的蒙古族舞蹈中常用动作,学生对这样综合性的课堂很感兴趣。
三、重点难点 (?http:?/??/?1s1k.eduyun.cn?/?portal?/?redesign?/?index?/?index.jsp?t=2&sdResIdCaseId=ff8080815727ad35015730032b39434a" \l "##?)
教学重点:了解蒙古族的风土人情,感受和体验蒙古族的音乐和舞蹈,并在不同形式的表演中快乐的体验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
教学难点:正确演唱歌曲,并掌握带附点和空拍的节奏。
四、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活动】我是草原小牧民 (?http:?/??/?1s1k.eduyun.cn?/?portal?/?redesign?/?index?/?index.jsp?t=2&sdResIdCaseId=ff8080815727ad35015730032b39434a" \l "##?)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导入
1.师:上学期我们学习了一首蒙古族歌曲,我们特别喜欢,而且还能边唱边跳,你们还记得是什么歌吗?我们一起回忆一下吧!(师生共同表演)
2.孩子们,你们知道“蒙古族”的意思吗?(蒙古族的意思就是永恒之火,也有一个别称:就是“马背上的民族”。他们都生活在美丽富饶的蒙古大草原上,瞧,(课件出示草原风光)。
教师引入:蓝天高,太阳照,草原好热闹,马儿壮,羊儿肥,这里风光好。听着美妙的音乐我们的思绪一下子就飞到了美丽而辽阔的大草原上,这里有成群的牛羊,这里有美丽的草原。这就是美丽的蒙古草原。那里的牧民还会骑马、摔跤、射箭、挤牛奶呢,而且他们还非常的能歌善舞。而草原上小牧民的生活更是多姿多彩,他们勤劳、勇敢、放牧、欢歌,你们听……
二.新课
1. 播放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伴奏,教师范唱歌曲,学生欣赏。引出: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新歌《我是草原小牧民》,师板书课题。通过观察教师的动作,可不可不猜到这是几几拍子的歌曲。
2. 再听歌曲,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边听边为歌曲打节奏。
3. 带着问题复听歌曲范唱。
①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②歌曲的节奏是怎样的?
4.跟琴模唱歌曲旋律。
5.跟节奏说唱歌词。(出示节奏难点)
6. 跟音乐范唱学唱歌曲。
7. 全体带着感情齐唱歌曲。
8.为歌曲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伴奏。
三、表演歌曲
分组表演:分成演唱组、舞蹈组、演奏组进行表演.
四.拓展延伸
??? 蒙古族还有一种最具代表性的乐器,它的演奏姿势和二胡很相似——马头琴。(出示图片)(播放音乐)就是我们刚开始听过的那段音乐,它就是用马头琴演奏的,它的音乐深沉、浑厚、苍劲、辽阔,富于表达勤劳、强悍的蒙古族人民的性格和感情。
四.总? 结
??? 今天我们一同欣赏和演唱了蒙古族歌曲,理解了小牧民骄傲自豪,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也初步了解了蒙古族的筷子舞和马头琴,丰富了蒙古族音乐带给我们美好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