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小学音乐三上《5唱给我妈妈的摇篮曲》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音小学音乐三上《5唱给我妈妈的摇篮曲》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9-12-26 16:39: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5唱给我妈妈的摇篮曲
1、教学目标 (?http:?/??/?1s1k.eduyun.cn?/?portal?/?redesign?/?index?/?index.jsp?t=2&sdResIdCaseId=ff8080814f09dff5014f13ea5fd669fa" \l "##?)
1.培养学生能用较为自然、流畅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通过演唱使学生享受美的愉悦,受到情感的陶冶。
2.在教师引导、启发的学习过程中,通过比较的方法,让学生体验音乐作品所表达的情绪。
3.了解和学习同音连线和跨小节连线的作用,感受并运用音乐基本表现要素来增强音乐表现力。
2、学情分析 (?http:?/??/?1s1k.eduyun.cn?/?portal?/?redesign?/?index?/?index.jsp?t=2&sdResIdCaseId=ff8080814f09dff5014f13ea5fd669fa" \l "##?)
??本单元《妈妈的歌》由五首中外题材的音乐作品组成。《唱给妈妈的摇篮曲》为本节课主要学习演唱的新作品。讲课伊始,我用学过的歌曲《苏珊娜》(变换拍子)和《捉迷藏》(加入2声部伴唱)将学生引入学习情境,新知用范唱、多媒体播放等不同方式让学生完整而充分的聆听歌曲,在音乐审美过程中获得愉悦的感受与体验。在识谱练习和加入第二声部旋律的学唱过程中,提高学生演唱水平。《可爱的家》是平时训练声部演唱的作品,《妈妈宝贝》是这单元欣赏作品,师生处理成歌表演。将两个作品作展示,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对音乐表现形式和情感内涵的整体把握,潜移默化中引领学生学好音乐,师生共同体验在玩中学的乐趣。
3、重点难点 (?http:?/??/?1s1k.eduyun.cn?/?portal?/?redesign?/?index?/?index.jsp?t=2&sdResIdCaseId=ff8080814f09dff5014f13ea5fd669fa" \l "##?)
能用较自然、流畅的声音演唱歌曲,感受并运用音乐基本表现要素来进行作品处理。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活动1【导入】 (?http:?/??/?1s1k.eduyun.cn?/?portal?/?redesign?/?index?/?index.jsp?t=2&sdResIdCaseId=ff8080814f09dff5014f13ea5fd669fa" \l "##?)
演唱交流:
?? 教师用钢琴带领学生演唱前面学习的歌曲。
《苏珊娜》歌曲演唱。
拍子原速—变换3拍子,稍慢—回到2拍子原速。教师提问:我们对《苏珊娜》这首歌进行了哪些变化?巩固节拍、速度对作品表达情感的作用。
演唱《捉迷藏》。齐唱加自己编配的伴唱声部。感受齐唱和分声部演唱的歌唱效果。
活动2【讲授】 (?http:?/??/?1s1k.eduyun.cn?/?portal?/?redesign?/?index?/?index.jsp?t=2&sdResIdCaseId=ff8080814f09dff5014f13ea5fd669fa" \l "##?)
1)? 教师范唱《唱给妈妈的摇篮曲》,提问:老师用怎样的音色、速度和情绪来演唱?你能听出歌曲唱出了怎样的情境?
2)? 肯定学生初步的感受。多媒体展示歌曲,复听第二遍。
3)? 主旋律模唱,解决作品中的大跳音高问题,节奏问题。重要解决同音连线时值问题和跨小节连线的表现问题。
4)? 加上歌词。
5)? 歌曲完整表现,体会孩子对妈妈的疼爱。
活动3【活动】 (?http:?/??/?1s1k.eduyun.cn?/?portal?/?redesign?/?index?/?index.jsp?t=2&sdResIdCaseId=ff8080814f09dff5014f13ea5fd669fa" \l "##?)
1)? 为歌曲加入二声部简单旋律,师生视唱
2)? 合唱
活动4【练习】 (?http:?/??/?1s1k.eduyun.cn?/?portal?/?redesign?/?index?/?index.jsp?t=2&sdResIdCaseId=ff8080814f09dff5014f13ea5fd669fa" \l "##?)
教师提出:“我们不仅要对家人关爱,还要对自己的朋友,老师关心关爱。对于别人对自己的照顾和关心,也要有感恩的心。我们用自己的歌声来表达吧!”
合唱形式演唱《可爱的家》???? 师生共同歌表演《妈妈宝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