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整合
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历程
时期
发展历程
民主法制
的确立
(1949~
1956年)
1.新中国的成立——前提条件
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中国进入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新时代
2.三大政治制度的形成——奠基确立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954年第一届人大通过宪法,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正式确立;充分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原则,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发展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满足了少数民族人民当家做主的愿望,实现了民族平等,也保证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
民主法制
的破坏
(1966~
1976年)
“文化大革命”——践踏破坏
(1)原因
①党内“左”倾错误发展到以阶级斗争为纲
②毛泽东错误地估计了国内外形势,想通过“文化大革命”来防止资本主义复辟
③林彪、江青等野心家利用毛泽东的错误,推波助澜
(2)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得不到保障;社会秩序混乱;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遭到破坏;法律形同虚设,人权被严重践踏
民主法制
的健全
(1978
年至今)
改革开放以来民主法制建设——健全完善
(1)平反冤假错案
(2)进行政治体制改革
(3)建立法律体系。1997年,中共十五大把“依法治国”确立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1999年,被正式写入宪法
(4)基层民主选举:村委会、居委会干部由居民直接选举产生。在农村,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为核心的村民自治不断扩展
二、近现代的中国宪法之路
1.《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3月,由中华民国参议院颁布,是近代中国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辛亥革命胜利的重要成果,在中国第一次开创了依法治国的先河,促进了人民的觉醒,鼓舞人民为维护自己的权利而斗争。
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949年9月,由中国人民政协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施政纲领,是团结全国人民建设新民主主义中国的大宪章,在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以前,实际上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共同纲领》对于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彻底完成民主革命和向社会主义过渡,起了重大的作用。
3.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开创了中国人民民主的全新阶段,标志着我国政治文明的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
4.1982年宪法及1999年宪法修正案
(1)1982年宪法:由1982年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审议并通过,这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一部比较完善的宪法,是中国在历史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2)1999年宪法修正案:1999年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通过,把依法治国写进了宪法,正式把依法治国方略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下来,推动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步伐。
方法技巧
历史情境类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典例] 1953年6月24日《人民日报》报道:当选的代表李长凤老大娘笑着说话了,“旧社会妇女在街上说话都不行,哪有妇女的选举权。……今后大家有什么意见告诉我,我一定给大家带上去”。该报道说明当时( )
A.人民民主原则得到落实
B.人民代表大会制建立
C.政治协商制度覆盖面广
D.民主政治建设法制化
[逐项分析]
选项
具体分析
结论
A
由题干中的时间及李大娘当选为代表等信息可知,新中国的人民民主原则得到了落实
正确
B
人民代表大会制建立的标志是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的召开,时间不符
排除
C
政治协商制度为政党制度,与题干信息无关
排除
D
材料并未体现民主政治建设法制化问题
排除
[解答技巧] (1)抓材料中的关键词句:弄清材料内容及相关的人物或事件,提取有效信息,把握其本质含义。
(2)读材料后的关键信息:如材料出处、作者、隐性时间等,确定材料所涉及的历史知识和史实态度。
(3)链接课本中的知识:虽然题目都是采用史料和图片等来设置新情境,但是考查的依然是基本史实,因此要把材料信息与课本知识相结合,做到信息转换。
(4)分析备选项与题干关系:排除干扰、错误选项,做到知识的有效整合,找出符合题目要求和历史事实的备选项。
课件11张PPT。专题整合/方法技巧
专题知识整合专题质量检测(四)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1949年9月30日的《人民日报》在头版以“中国人民政协制定人民大宪章”为标题报道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问世。说它是“人民大宪章”的主要依据是( )
A.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代表具有广泛性
B.规定了国家的性质和基本政治制度,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
C.当时还没有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规定了国名、首都、国旗、代国歌
答案 B
解析 “人民大宪章”意指具有宪法的作用。《共同纲领》规定了国家的性质和基本政治制度,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故选B项。
2.下面两幅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实是( )
A.选举代表正在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建立
C.广大农村实行村民自治制度
D.人民行使选举权,选举各级人大代表
答案 D
解析 由“1953年”“选民证”可知,随着新中国经济建设的大规模展开,召开人民代表大会的时机日益成熟,两幅图片反映的是人民行使选举权,选举各级人大代表,故D项正确。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举行,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国家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A、B两项错误;1998年之后广大农村实行村民自治制度,C项错误。
3.“好花终须绿叶扶”“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才是春”,这些说法最能说明新中国实行哪一项民主政治制度的必要性(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答案 C
解析 根据题干中“绿叶扶”“万紫千红”等描述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故选C项。
4.1957年周恩来在青岛民族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中国适宜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而不适宜建立也无法建立民族共和国。历史发展给了我们民族合作的条件,革命运动的发展也给了我们合作的基础。这一论述( )
A.指出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缺乏历史基础
B.要求给予民族区域自治地区自主自治权
C.旨在说明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合理性
D.表明我国建立民族共和国的时机尚不成熟
答案 C
解析 “中国适宜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表明在中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可行的,“历史发展给了我们……合作的基础”进一步说明了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合理性,故选C项。其他三项说法错误。
5.中共八大提出先进的社会制度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成为国内主要矛盾的前提是( )
A.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
B.国民党反动政权被推翻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D.《共同纲领》的规定
答案 A
解析 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剥削阶级被消灭。因此,中共八大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提出了国内主要矛盾的论断。故选A项。
6.“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邓小平提倡党政职能部门分开和废除干部任用的终身制,并大力支持有能力的年轻干部担任重要的领导职务。邓小平的这些做法( )
A.以平反“冤假错案”为出发点
B.有利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C.贯彻落实了“依法治国”方针
D.以新修订的共和国宪法为依据
答案 B
解析 邓小平的这些做法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初步构想。故选B项。
7.“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在此邓小平强调的是( )
A.人民民主原则 B.依法治国原则
C.国民平等原则 D.社会主义原则
答案 B
解析 从题干材料“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可知反映的是依法治国,故选B项。
8.下表呈现的是20世纪的七十年关于中国政治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文献。它们( )
A.都是民主与专制斗争的成果
B.都体现了人民民主的政治原则
C.都体现了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进步
D.都表明民族独立是实现民主政治的前提
答案 C
解析 材料列举的1912年到1982年中国政治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文献都对中国社会产生了积极影响,推动了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故C项正确。1912年《临时约法》是资产阶级宪法,不能体现人民民主原则,B项错误;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结果,不能体现A、D两项。
9.在祖国统一问题上,我们有“一国两制”,也有“九二共识”。这两者的共同之处有( )
①均以尊重历史和现实为基础'②均由中国中央政府提出,发展为法律文件'③均以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④均在一定范围内得到了实践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 C
解析 历史上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现实中两岸还未实现统一,“一国两制”和“九二共识”都尊重这一历史和现实,故①正确;“九二共识”是两岸民间组织海基会和海协会达成的,故②错误;它们都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维护国家利益,故③正确;它们提出的一个中国的原则已经在两岸达成共识,在一定范围内得到了实践,故④正确,C项符合题意。
10.撒切尔夫人在她的回忆录中谈到中英联合声明时承认:“英国在谈判开始时并不打算把香港整个交还中国,但最后不得不同意交还整个香港地区。这是不情愿而又不得不做的。”英国“最后不得不同意交还整个香港地区”的根本原因是( )
A.中国国力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B.中国领导人高超的外交技巧和不妥协的态度
C.“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D.英国需要中国广阔的市场
答案 A
解析 弱国无外交,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我国的综合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这是香港问题能够得到顺利解决的根本原因。故选A项。
11.在厦门曾经流传着一副对联:“厦门金门门对门,大炮小炮炮打炮。”对联中的局面直到1979年元旦《告台湾同胞书》的出台才结束。关于这部文献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属于解决台湾问题的纲领性文件
B.标志着我国政府对台政策的重大发展
C.结束了海峡两岸长期的对峙状态
D.成为反对和遏制“台独”的法律依据
答案 B
解析 《告台湾同胞书》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中国,并提出了结束两岸军事对峙、开放两岸“三通”、扩大两岸交流等方针。该文献的出台标志着我国政府对台政策的重大发展,故B项正确。
12.1974年,为打击侵入我西沙群岛的南越当局,中国政府决定调东海舰队“直接通过台湾海峡”驰援南海,当时国民党海军不仅没有阻拦,还让出了南下的航线。2008年马英九就任台湾地区领导人后,很快促成两岸直接“三通”。这说明台湾国民党当局( )
A.认同和坚持“一个中国”理念
B.希望与共产党结成统一战线
C.拥护“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D.与共产党的根本利益一致
答案 A
解析 根据材料“为打击侵入我西沙群岛的南越当局,中国政府决定……通过台湾海峡……国民党海军……没有阻拦”“马英九……促成两岸直接‘三通’”可知,台湾国民党当局坚持“一个中国”的理念,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国共双方结盟,B项错误;“一国两制”提出于20世纪80年代初,晚于“1974年”,C项错误;国民党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共产党代表无产阶级的利益,D项错误。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二、非选择题(13题20分,14题20分,共40分)
13.法治社会逐步取代人治社会,是近(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又是政治文明的重要方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法的界定十分模糊,倒是皇帝圣旨、朝廷法令、祖宗遗训更具威力。因为法自君出,皇帝“钦定”法律,皇权置于法律之上,法律对皇权约束作用微乎其微。法律遇到开明皇帝有些用,一遇昏庸暴君,无法无天,所谓“人亡政息”。……这遗风流传至今即权大于法,有法不依……徇情枉法。
——史仲文《中国人走出死胡同》
材料二 “主权属于国民之全体”“盖国民为一国之主,为统治权之所出”“一国之政事,悉以宪法行之”。
——孙中山《孙中山全集》
材料三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1)材料一中反映的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特点是什么?(6分)
(2)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反映出来的法治观念有何不同?结合所学知识,举出近代中国资产阶级以法制取代专制的实践一例。(6分)
(3)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经历了历史性的跨越。以宪法为例,说明新中国法制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8分)
答案 (1)特点:中国古代法律的原则是君主专制统治的家天下的体现,法律是君主制定的;是维护君主专制下的等级秩序;是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统治工具。(6分)
(2)不同:立法权应归人民大众;人民大众为政权的拥有者;用公众立法来防止个人专制;法律一旦制定,全民共同遵守;成为国家规章制度的母法。(4分)
实践:1912年,孙中山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宪法,是中国政治民主化的里程碑。(2分)
(3)成就:1949年,颁布《共同纲领》,起到临时宪法的作用;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制定了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1982年宪法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一部比较完善的宪法;1999年把“依法治国”这一治国方略写进宪法并确定下来。(8分)
解析 第(1)问,依据材料一“法自君出……法律对皇权约束作用微乎其微”即可看出中国古代是人治高于法治,法律服务于君主专制统治。第(2)问,材料二中“主权属于国民之全体”体现了人民主权、法治的特点,孙中山对此的实践是中国近代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第(3)问,依据所学知识概括,注意答题角度“以宪法为例”。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余光中《乡愁》
材料三 海峡两岸经贸交易会简称“海交会”,是由国台办、海关总署、国家质检总局、中国贸促会和福建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商务部作为支持单位的海峡两岸合作规模最大的经贸展览会之一。海交会从1999年开始,每年5月18~22日在福州市举行,内容涵盖两岸合作、区域协作、商品交易、项目招商、经贸研讨、文化交流等方面,是海峡两岸经贸交流的重要平台和对台经贸政策先行先试的重要窗口。
材料四 2013年4月四川雅安地震发生后,台湾民众及媒体对此不幸事件极度关心。台湾民众及团体也第一时间伸出援手,台湾企业更是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期待能透过种种的关怀抚平灾民心中的痛。凡此种种除了凸显人饥己饥、人溺己溺的人道精神外,更彰显了两岸间的同胞感情。
(1)请分别说出材料一中这两面旗帜所代表地区的名字及它们回归祖国的时间。(4分)
(2)请说明材料二中诗人离愁别绪产生的历史原因。(4分)
(3)联系材料二、三、四说明海峡两岸交往发生了什么变化。(4分)
(4)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祖国统一前景的认识。(8分)
答案 (1)图一代表的是中国澳门特别行政区,于1999年回归祖国;图二代表的是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于1997年回归祖国。(4分)
(2)国共内战,蒋介石集团败退台湾,造成两岸长期隔绝分离;历史上海峡两岸多次处于隔绝状态。(4分)
(3)变化:由隔绝到广泛交流。(4分)
(4)认识:从可行性来看,香港、澳门的回归和持续繁荣为统一台湾提供了范例;从民族角度看,海峡两岸同根同源,血脉相连,中华民族有着强大的凝聚力,完成中华民族的统一大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全体炎黄子孙的共同心愿;从现实角度看,海峡两岸的经济交流日益密切,在经济上已经形成相互促进、互补互利的局面,符合两岸人民的共同利益,为和平统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8分)
解析 第(1)问,由图片可知,这分别是中国澳门、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旗帜,结合所学知识作答即可。第(2)问,结合近代台湾与大陆分离的相关知识作答即可。第(3)问,结合材料二、三、四不难作答。第(4)问,可从港澳回归的铺垫、共同的民族愿望、经济发展的需要等方面来谈认识。
课件34张PPT。专题质量检测(四)
时间:30分钟 满分:6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1.某日的英国《泰晤士报》用四版面刊登了来自香港记者有关北京的报道,其中有这样的话:“这是亚洲一个划时代的历史时刻,虽然不是所有的中国都在共产党的手中,但毫无疑问,无论好坏,这是拥有近5亿人民、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单一同质种族群体的政府。”其所报道的事件应该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共同纲领》的颁布
C.三大战役的胜利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答案 A
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这是亚洲一个划时代的历史时刻”“这是拥有近5亿人民……的政府”可判断所报道的事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故选A项。
2.某文件明确规定:“保护国家的公共财产和合作社的财产,保护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经济利益及其私有财产,发展新民主主义的人民经济,稳步地变农业国为工业国。”这份文件应该是( )
A.中共“一大”纲领
B.中共“三大”纲领
C.《共同纲领》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答案 C
解析 由材料“发展新民主主义的人民经济,稳步地变农业国为工业国”可知该文献颁布于新中国成立前后。此时,我国存在着多种所有制经济,党和政府的主要工作是恢复和发展生产,实现由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A、B两项都没有涉及发展新民主主义经济,可排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D项与题目中的“新民主主义的人民经济”不符,可排除;《共同纲领》颁布于新中国成立前夕,为新中国建设制订了纲领。故C项符合题意。
3.1954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1949年的《共同纲领》在内容上的根本不同在于( )
A.规定的国家政体不同
B.1954年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C.规定的社会形态和体现的原则不同
D.二者具有不同的阶级属性
答案 C
解析 1949年《共同纲领》明确规定我国是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国家,1954年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故答案为C项。
4.《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中指出:“回溯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中国人民为争取民主进行了百折不挠的斗争和艰难探索,但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真正获得了当家做主的权利。”最能论证这一观点的是( )
A.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建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
答案 A
解析 材料中“才真正获得了当家做主的权利”是指人民参与国家政权的管理,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故A项正确;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属于政权领导方式,故B项错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属于管理少数民族制度,故C项错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与题意“中国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不符,故D项错误。
5.下面是1954年上海市第一届人大代表的构成情况表。这组数据( )
工人
机关
部队
党派
农民
妇女
青年
文化
教育
医务
科技
工商业者
社会人士
宗教
少数民族
归侨
246
86
10
50
23
27
22
54
63
21
30
11
17
20
9
3
①可以用来研究人大代表的广泛性
②反映出人大代表构成的地域性
③是研究当时中国阶级状况的第一手资料
④是研究当时民主政治特征的重要资料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 C
解析 从表格可以看出,代表来自社会的各个阶层,具有广泛性,①正确;表格不涉及人大代表的地域来源,②错误;从表格中无法直接判定社会人士的阶级属性,③错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体现,④正确。故选C项。
6.“多党合作制就好比一支交响乐队,各民主党派都是演奏师。大家公认:谱曲的就是共产党,并且是吸收了交响乐队各位乐师的意见才把乐章谱好的。”这段话表明了 ( )
①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是亲密的友党关系 ②在多党合作制中,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是领导与被领导、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 ③各民主党派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都服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④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政治纲领虽然不同,却有着共同的利益和合作的政治基础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 C
解析 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关系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故②错误;各民主党派在思想上、组织上保持着自己的独立性,故③错误;①④表述正确。故选C项。
7.我国人口特少的33个少数民族,如基诺族、珞巴族等,在全国人大都有1个人大代表的名额,由此可见(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C.人民当家做主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核心内容
D.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的直接行使者
答案 C
解析 从题干材料反映的内容来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当家做主的重要保障,故C项正确。A项与题干内容不符;B项叙述错误,应该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D项错误,人大代表不能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8.山东某地进行“全区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用给手机用户发送短信的形式进行了宣传。下列语句不可能出现在手机信息中的是( )
A.共同团结奋斗 B.共同繁荣发展
C.民族平等 D.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答案 D
解析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是1956年党为处理和各民主党派的关系而提出的,不符合“全区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的主题。故选D项。
二、非选择题(20分)
9.不同的历史因素造就了各时期独具特色的政治制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京大学教授张传玺认为,中国历史上形成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是由当时的国情和民情决定的,其正面作用是主要的。在四大文明古国中唯有中华文明一脉相承,也反证了我们的先人在两千余年前选择的中央集权国家的政治道路是正确的。
材料二 “新中国的建立,使中国实现了从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政治、近代以来照搬西方民主政治模式的失败尝试向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伟大跨越。”
——《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
材料三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据材料一概括张传玺教授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依据。(6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建设“新型人民民主政治”(即新中国的政治建设)的成就有哪些。(6分)
(3)据材料三归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色。(8分)
答案 (1)观点:中央集权制度符合古代中国国情。依据:中国地域广阔;以小农经济为主;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2)颁布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权力主体是人民(最高权力属于人民),人民通过普选产生人大代表组成的人民代表大会间接行使国家权力;权力广泛(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
解析 第(1)问,抓住材料一中的“中央集权制度”“国情和民情”概括观点;“依据”结合所学知识,从我国的地域特点、经济特点及民族特点等方面概括。第(2)问,结合所学知识并抓住新中国政治建设的成就概括回答。第(3)问,抓住材料三中的“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民主选举”“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从权力主体、权力范围等角度概括特色。
课件20张PPT。04课后训练 巩固提能专题四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第11课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
[课标要求] 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
一、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1.历史条件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和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
2.主要经过
(1)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确定了国名、国旗、国徽、国歌等,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等重要文件。
(2)1949年10月1日下午2时,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一致决议接受《共同纲领》为施政纲领;会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
3.历史意义
(1)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长期压迫和剥削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使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成为真正具有独立主权的国家。
(2)建立了以工人阶级为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政权,为国家政治建设的逐步开展奠定了牢固的基石,中国历史从此进入一个新纪元。
二、开创政治建设新阶段
1.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1)条件: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成立奠定了法律基础和组织基础。
(2)召开: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举行,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确定了新中国的国家性质及根本政治制度;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确立了新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方向和途径。
(3)意义: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开创了中国人民民主的全新阶段。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1949年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标志着人民民主统一战线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
1.历史背景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逐渐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局面。
2.逐步确立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实行团结互助;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2)1954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正式确认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一项重要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
3.实施结果
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和西藏自治区相继成立。
4.重大意义
实现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做主的愿望,保证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促进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特别提醒] 《共同纲领》规定了国家性质为人民民主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国家,规定了国家各个方面的基本方针和政策,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是新中国的施政纲领。
[误区警示]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结束,而不是社会主义革命的结束。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革命任务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误区警示] 中国的政党制度不同于西方的多党制。中国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而不是多党制。因为在中国,中共是执政党,民主党派与之密切合作,属于参政党;在西方,各党派通过竞选轮流执政。
[误区警示] 民族区域自治中的“自治”不是少数民族的自治,而是少数民族地区所有人民的自治,是“区域自治”不是“民族自治”。
[知识点拨]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最根本的政治制度,充分体现出人民当家做主的政权性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执政党与参政党相互监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的民族制度,实现了少数民族当家做主的愿望。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国家的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石。
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成为新中国中央人民政府的施政纲领,政协代行全国人大职权。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后,政协不再代行全国人大职权,而是作为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存在。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权力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4.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体现了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民族原则。
知识点 新中国民主政治的建立
[材料探究]
材料一
材料二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材料三 究竟是一个党好,还是几个党好?现在看来,恐怕是几个党好。不但过去如此,而且将来也可以如此,就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1)材料一体现了新中国的哪项政治制度?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之前,其地位如何?
(2)材料二中宪法条文规定我国实行什么政治制度?这一制度的核心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毛泽东是在什么背景下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目的是什么?人民政协的职能发生了什么变化?
提示:(1)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地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2)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核心:民主集中制。
(3)背景: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
目的:调动各民主党派的积极性,参政议政,建设社会主义。
变化:由代行全国人大职权,变为统一战线组织,主要职责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
[要点归纳]
人民政协与人民代表大会的比较
1.区别
项目
人民政协
人民代表大会
性质
不同
人民政协是中国人民民主(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种重要形式,它不是我国的国家机构
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共同构成了我国国家权力机关的完整体系
职能
不同
人民政协的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最高立法、任免、决定和最高监督权及应由它行使的其他职权
监督权
不同
政协监督不具有国家权力的性质,不具有法律约束力,是一种民主监督
人大监督是运用国家权力实行的监督,具有法律约束力
产生方
式不同
政协委员通过民主协商推荐产生
人大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
2.联系
(1)两者都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体现了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民主本质,都能体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
(2)两者都要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跟踪训练]
1.美国著名未来学者约翰·奈斯比特曾说过:中国没有以民主的名义使自己陷入政党争斗局面,而是以一党体制实现现代化,发展出一种独特的纵向民主,这是形成稳定的关键。“中国没有……陷入政党争斗局面”是因为实行了(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依法治国方略
答案 B
解析 材料强调的是中国避免了政党斗争现象,并发展成为稳定的民主国家,而这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密切相关,这种制度调动了民主人士的参政议政热情,开创了共同建设国家的新局面。故选B项。
知识点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材料探究]
材料一 1957年3月25日,周恩来说:“中国如果采取联邦制,就会在各民族间增加界墙,增加民族纠纷。因为我国许多少数民族同汉族长期共同聚居在一个地区,有些地区……汉族都占很大比重,若实行严格的单一民族的联邦制,很多的人就要搬家……所以我们……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政策。”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已经确定,并将继续加强。国家尽一切努力,促进全国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序言
材料三 推进西藏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把雄伟辽阔的青藏高原建设得更加美丽富饶、安定祥和,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
——胡锦涛在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1)从材料一分析,我国考虑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原因有哪些?
(2)材料二中体现的我国民族关系的原则是什么?实行这个原则的目的是什么?
(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施有何积极作用。
提示:(1)原因:由我国各民族发展的历史和国情所决定;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有利于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2)原则:平等、团结、互助。目的:实现共同繁荣。
(3)作用:实现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做主的愿望,保证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促进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要点归纳]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特点和优越性
1.特点
(1)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的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各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都是中央政府领导下的一级地方政权,都必须服从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
(3)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不是单纯的民族自治或地方自治,而是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政治因素与经济因素的结合。
2.优越性
(1)有助于把国家统一和少数民族自治结合起来,既维护了国家主权统一,又保障了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地区事务的权利。
(2)有助于把国家的方针政策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具体特点结合起来,做到因民族制宜,因地区制宜,从而有利于民族自治地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
(3)有助于把国家富强和民族繁荣结合起来。
(4)有助于把各民族热爱祖国的感情和热爱本民族的感情结合起来。
[跟踪训练]
2.《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白皮书说:“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频繁迁徙,逐渐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格局……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依存的人口分布状况决定了以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为基础,建立不同类型和不同行政级别的民族自治地方。”材料主要表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A.沿袭了古代的民族政策
B.符合我国具体国情
C.实现了各民族共同繁荣
D.推动西部地区发展
答案 B
解析 从材料提供的信息来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符合地理分布的国情,符合人口分布的国情,在这个基础上建立相应的不同类型和不同行政级别的民族自治机构,所以B项符合题意。
1.昨日的报刊就是今日的历史资料。下图有助于我们了解 ( )
A.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C.解放战争的进展
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答案 B
解析 从题干材料的内容“毛泽东当选全国委员会主席”和“普遍宣传《共同纲领》”,可以判断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故选B项。
2.1954年9月21日,《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题为《人民民主政治发展的新阶段》的社论。该社论所说的“新阶段”开始的标志是( )
A.《共同纲领》的制定实施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实施
C.“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的提出
D.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基本确立
答案 B
解析 解题关键是“1954年”。A项是在1949年;B项是在1954年;C项是在1956年;D项是在1956年。故选B项。
3.习近平强调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坚持人民当家做主,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经之路。下列中国的各项民主制度中最能反映讲话主旨的是( )
A.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一国两制”的基本国策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答案 B
解析 由材料“人民当家做主”“人民的主体地位”可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最能反映讲话主旨,故选B项。
4.下面是1949年成立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和政务院领导人构成表(单位:人),据此分析新中国成立初期政权的特点不包括( )
A.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
B.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
C.多党合作,具有广泛代表性
D.共产党与民主党派联合执政
答案 D
解析 新中国成立后,不是实行多党联合执政,民主党派与无党派人士通过政治协商会议参政议政,民主党派不是执政党,D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5.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新中国的重要政治制度。在五个民族自治区中,最早和最晚建立的是( )
A.内蒙古自治区、西藏自治区
B.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
C.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
D.广西壮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
答案 A
解析 解题关键在于准确识记五个民族自治区成立的时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于1947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于1955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和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于1958年,1965年西藏自治区成立。故A项符合题意。
6.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指出与图一相关的两大重要历史信息,并从新中国政治建设方面评价其意义。
(2)图一、二、三分别反映了我国的什么政治制度?
(3)概括新中国三大政治制度的特点。
答案 (1)信息: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正式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意义: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奠定了基础。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符合中国国情,具有社会主义特色;以民主集中制为原则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昭示了国家最高权力属于人民;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前提,政治协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主要形式,政治协商会议是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基本组织;民族区域自治是一项基于国情而实施的重要政治制度,实现了少数民族当家做主的愿望。
解析 本题以三幅图片为切入点,旨在考查提取有效信息,分析概括问题的能力。第(1)问,考查了第一届全国人大的主要成果,评价意义时一定要概括。第(2)问,根据图片判断即可。第(3)问,实际上要求回答三大政治制度的特点。
课件48张PPT。第1课时 千秋功过秦始皇专题四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第1课时 千秋功过秦始皇第11课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01新知导学 巧点妙拨02互动探究 重难突破03随堂检测 当堂反馈04课后训练 巩固提能
时间:30分钟 满分:6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1.刘少奇在中共八大作政治报告时就曾提出:我们目前在国家工作中的迫切任务之一,是着手系统地制定比较完备的法律,健全我们国家的法制。这里“健全我们国家的法制”的目的不包括( )
A.巩固人民民主专政
B.维护社会主义建设的秩序
C.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
D.保证三大改造顺利完成
答案 D
解析 A、C两项是“健全我们国家的法制”的政治目的;B项是“健全我们国家的法制”的经济目的。三大改造是生产关系方面的变革,同健全法制无直接关系,故D项符合题意。
2.下表是历届全国人大任期时间及召开会议的次数。
一届全国
人大1954
~1958年
二届全国
人大1959
~1963年
三届全国
人大1964
~1975年
四届全国
人大1975
~1977年
五届全国
人大1978
~1982年
5
4
1
1
5
以下各项是关于此表的分析,符合史实的是( )
A.第一届全国人大选举刘少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B.第二届全国人大讨论通过了中央八大制定的方针政策
C.第三、四届全国人大工作受到“左”倾错误的干扰
D.第五届全国人大期间将“依法治国”方针写入宪法
答案 C
解析 材料关键信息为三届、四届全国人大任期时间及召开会议的次数少,其历史背景为“文革”期间“左”倾错误的干扰,故选C项。其他三项不符合史实。
3.小明找到头版头条为“组织工人进行斗批改”和“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有关内容的两张报纸,作为直接证据,可以用来研究新中国的( )
A.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历史作用
C.新中国的政治制度建立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作用
答案 A
解析 “斗批改”是“文化大革命”时期民主法制遭到破坏的表现,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伟大的历史转折,民主政治建设进入新时期,故选A项。B、C、D三项与题干材料无关。
4.1980年8月,邓小平在答意大利记者奥琳埃娜·法拉奇提出的“怎样才能避免或防止再发生诸如‘文革’这样可怕的事情”时指出“这要从制度方面解决问题”。为此,我国采取的主要举措是( )
A.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C.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实行基层民主制度
答案 B
解析 “文化大革命”时期,民主与法制遭到践踏,因此,要避免或防止类似“文革”这样的事情再发生,就必须加强民主法制建设。故选B项。
5.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实现了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重新确立的指导思想是( )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
答案 B
解析 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故选B项。A、D两项是经济方面的内容,C项不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
6.改革开放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198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中国( )
A.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B.三大政治制度建立的标志
C.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D.开辟新时期新道路的宣言书
答案 C
解析 1982年宪法是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故选C项;A项指的是195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项与题意无关;D项指的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7.通过直接民主的形式,从几千年封建社会走来,习惯了乡绅保甲治理的中国人,第一次作为权利的主体走到了民主政治的前台和中心,实现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民主实质。这种民主形式指的是( )
A.村民自治 B.政协会议
C.民族区域自治 D.人民代表大会
答案 A
解析 根据材料“直接民主的形式”“乡绅保甲”“人民当家做主”即可判断该民主形式是村民自治,故选A项。
8.时至今日,“中国模式”作为一种独特的发展道路,引起了国际上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讨论……有评论家说,中国是采取“增量民主”的办法,“增量民主”表现为渐进地积量变为部分的质变。这位评论家认为( )
A.中国的民主模式是最佳模式
B.中国民主政治建设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C.中国民主政治建设无需借鉴西方
D.“中国模式”具有世界意义
答案 B
解析 审题时注意抓住题干中评论家的话,他认为“中国是采取‘增量民主’的办法,‘增量民主’表现为渐进地积量变为部分的质变”,表明他认为中国民主政治建设是一个不断完善和发展的渐进过程。故选B项。
二、非选择题(20分)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对于中国各民族来说……如果没有一个现代的制度支撑,就无法改变落后挨打、蚕食瓜分的命运;如果没有一个坚强的领导,也就无法形成认同、结成一体,凝聚起亿万人民的力量。
——《人民日报》2009年11月30日
材料二 1967年,刘少奇在中南海一次批判大会后,回到办公室,怒不可遏地从怀里抽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说:“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你们怎样对待我个人,这无关紧要,但我要捍卫国家主席的尊严……你们这样做,是在侮辱我们的国家。我个人也是一个公民,为什么不让我讲话?宪法保障每个公民的人身权利不受侵犯,破坏宪法的人是要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的。”
——王开岭《巍峨与卑微:太阳神坛下的祭牲》
材料三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1)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新中国的“现代的制度支撑”和“坚强的领导”。(8分)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为什么刘少奇当时要把《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作为维护自己权利的依据?刘少奇面临的这种问题何时开始出现重大转机?(6分)
(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改革开放后我国是如何“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6分)
答案 (1)“现代的制度支撑”: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强的领导”: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2)原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转机: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拨乱反正。
(3)恢复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等政治制度;健全法制,实行依法治国等。
解析 第(1)问,第一小问,结合新中国三大政治制度的内容作答;第二小问,结合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党地位组织答案。第(2)问,第一小问,从材料二中可得出依据;第二小问,结合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第(3)问,依据我国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不断完善和发展的具体史实进行回答。
课件20张PPT。04课后训练 巩固提能第12课 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
[课标要求] 了解“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说明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列举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认识实行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
一、民主政治建设的重大挫折
1.良好开端——中共八大(1956年)
(1)背景: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确立。
(2)内容
①正确地分析了国内形势和主要矛盾的变化,提出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国内各民族的团结。
②重申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③健全国家法制,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④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发扬党内民主,反对个人崇拜。
(3)意义:是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一个良好开端。
2.重大挫折——“文化大革命”(1966~1976年)
(1)原因:20世纪60年代中期,党内指导思想的“左”倾错误不断发展;毛泽东错误地估计了国内外形势。
(2)导火线:1965年11月,上海《文汇报》发表姚文元《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
(3)标志:1966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通知》(简称“五一六通知”)。
(4)危害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遭到破坏。
②民主和法制被践踏,全国陷入危机之中。
(5)性质: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内乱。
二、历史的伟大转折
1.背景
(1)1976年10月,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文化大革命”结束。
(2)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
2.内容
思想上
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
政治上
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把全党和全国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组织上
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
经济上
实行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3.意义: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创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
[微题助学] 材料 图一拍摄于1954年9月,毛泽东、刘少奇等接见出席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代表。图二发表于1966年,毛泽东接待红卫兵。
思考 图二与图一相比不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提示 “文化大革命”期间对毛泽东个人崇拜达到高峰。
[规律总结] “文化大革命”的动乱,是对民主与法制的野蛮践踏,使国家民主政治建设严重倒退。“文化大革命”留下的深刻教训是:必须建设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完善国家的宪法和法律制度,深入持久地进行民主法制教育。
[概念辨析] “人治”与“法治”的主要区别
“人治”的政治基础是个人专断与独裁,“法治”的政治基础是民主;“人治”在决策上表现为随意性、多变性、不稳定性,“法治”则表现为统一性、稳定性、权威性;从体现的原则上看,“人治”体现不平等性,“法治”体现平等性。
三、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1.初步构想
(1)提出:1980年,邓小平发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讲话,强调必须解决党和国家政治体制中权力过分集中的问题。
(2)意义: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初步构想。
2.完善宪法:1982年11月,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经全面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成为中国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3.依法治国
(1)提出:1997年中共十五大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任务。
(2)确立:1999年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进《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基本上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框架。
4.发展基层民主
改革开放新时期,党和国家积极发展各种形式的基层民主,切实保障人民当家做主的政治地位,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建设。
[特别提醒] 基层民主制度主要是指我国的基层群众性自治制度,是指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形式及其运作方式,它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方式、方法、程序的总和,是人民直接参与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的一种形式,是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一个重要方面。
1.1966年,中共中央发动了“文化大革命”,中国的民主法制建设遭到严重破坏。
2.新时期我国民主法制建设步伐加快。1982年,经过全面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成为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3.1999年,中国确立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并逐步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政治生活逐步制度化、法律化。
4.20世纪90年代,我国积极推行基层民主制,切实保障人民当家做主的政治地位,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建设。
知识点 中国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
[材料探究]
材料一 “文化大革命”期间,林彪、江青一伙煽动“打倒旧政府”“砸烂公检法”,造反派纷纷夺权,社会秩序极度混乱。自1965年以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连续十年没有召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也不能实行。
材料二 我们过去的一些制度,实际上受了封建主义的影响,包括个人迷信、家长制或家长作风,甚至包括干部职务终身制。……我们这个国家有几千年封建社会的历史,缺乏社会主义的民主和社会主义的法制。
——邓小平(1980年)
材料三 我们现在正在研究避免重复这种现象(“文化大革命”),准备从改革制度着手。……现在我们要认真建立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和社会主义法制。只有这样,才能解决问题。
——邓小平(1980年)
(1)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表现在哪些方面?
(2)据材料二分析新中国成立后民主政治建设遭受严重挫折的原因。
(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应从“文化大革命”中吸取哪些历史教训?
提示:(1)党政机关和司法机关陷于瘫痪;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遭到破坏;党的规章制度被践踏;人民的生命财产受到侵犯。
(2)封建意识的影响;缺乏民主和法制。
(3)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反对个人崇拜;正确处理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问题,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要点归纳]
从“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
认识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与艰巨性
1.从原因看:民主法制不健全是重要原因。在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下,党内个人崇拜和个人专断逐步发展,党的民主集中制以及集体领导也被削弱和破坏。
2.从后果看: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民主与法制遭到空前践踏,人民权利丧失殆尽,生命财产和安全毫无保障,社会秩序极度混乱,国家法律形同虚设,国家政治生活及党的生活极不正常。这都说明了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
3.从历史因素看:民主法制建设的艰巨性还在于我国封建专制传统长期存在,缺乏民主意识,长期的经济落后造成人民群众的民主法制意识淡薄。
4.从国际环境看:世界各国推进的民主化建设的潮流也使我国更加有必要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跟踪训练]
1.“文革”时期,群众可以自行成立组织,对认为有问题的人进行批判、斗争、抄家、体罚、关押、拘禁甚至剥夺生命等。这( )
A.真正体现了人民当家做主
B.反映了社会主义法制的发展
C.不利于民主法制的正常发展
D.说明当时阶级斗争异常尖锐
答案 C
解析 材料主要反映了“文革”期间民主与法制遭到践踏,人民生活得不到保障,这不利于民主法制的正常发展。故选C项。
知识点 新时期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成就
[材料探究]
材料一 从1978年起全国“两会”每五年一届,现在已召开至十二届。改革开放以来,全国人大先后通过五个宪法修正案,先后制定了200多件法律。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了7500多件地方性法规。
材料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正在不断健全、完善和发展。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坚定不移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人民充分行使自己当家做主的权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与时俱进,呈现出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
材料三 一些人对于我国民主政治建设成就的认同度并不高,有的人甚至希望通过照搬西方资本主义民主发展模式来“加速”我国民主政治建设步伐,实现“一蹴而就”。
(1)据材料一归纳概括新时期的民主法制建设取得哪些成就。
(2)据材料二分析新时期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特点。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认识。
提示:(1)①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②制定了大批法律及与法律有关的规章,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2)民主政治不断完善和发展,民主政治建设与经济体制改革并举,人民充分行使当家做主的权利,民主政治建设与时俱进。
(3)①民主政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②民主政治建设必须符合本国国情。
③民主政治建设不是一帆风顺的,民主政治建设与经济建设必须相适应。
[要点归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成就
1.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国家在全国范围内平反冤假错案。
2.新的历史时期,党和国家完善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和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3.改革开放后,党和国家确立了“依法治国”作为国家的基本方略,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4.进一步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推进农村的民主制度建设。
[跟踪训练]
2.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还需不断完善和发展。下列对其原因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民主程度受我国经济、文化、教育等条件的制约
B.我国的民主政治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
C.人民尚未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D.人民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利在某些方面尚未得到充分体现
答案 C
解析 一个国家的民主政治水平是和这个国家的经济、文化等水平相适应的,A、B、D三项说法均正确。C项与史实不符。故选C项。
1.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最主要的贡献表现在( )
A.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的方针
B.正确地指出了国内的主要矛盾
C.坚持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D.提出了正确处理“十大关系”
答案 B
解析 1956年召开的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指出在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情况下,国内主要矛盾是先进的社会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的矛盾,故选B项。A、C两项是在八大正确分析国内矛盾的基础上提出的经济建设方针,不是“最主要”的贡献;D项不是八大提出的。
2.口号反映时代特色。“谁敢反对毛主席,就砸烂谁的狗头!打翻在地,再踏上一只脚,让他永世不得翻身”“革命无罪,造反有理”“砸烂公检法”等出现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口号反映了( )
A.民主与法制被严重践踏
B.“造反派”夺取了党政领导权
C.阶级斗争已发展到党内
D.我国的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改变
答案 A
解析 由材料中的时间信息“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可知,这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口号,再由“谁敢反对毛主席,就砸烂谁的狗头”“砸烂公检法”等可知,这些口号体现了当时对民主与法制的破坏和践踏,A项正确。B项在题干材料中无法体现;C项不能全面反映材料;D项说法错误,我国仍然是社会主义社会。
3.下图反映的是小李同学在历史笔记中用图示法学习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历史。其中“伟大转折”的历史事件是指( )
A.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
B.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C.中共八大的召开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答案 D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良好开端”是指1956年中共八大的召开,“重大挫折”是指“文革”,“伟大转折”是指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发展完善”是指改革开放以来民主政治建设取得的成就,故D项正确。
4.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依法治国”方针并将其写入宪法是在( )
A.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B.“大跃进”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答案 D
解析 确立“依法治国”方针并将其写入宪法是1999年3月1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故选D项。
5.自改革开放后,全国人大于1982年全面修改了宪法,以后陆续制定了许多现行有效的法律。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了七千多件现行有效的地方性法规。这表明( )
A.1982年之前全国人大没有制定法律
B.全国人大和地方人大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C.我国法律法规更加健全,正走向制度化、系统化
D.民主与法制相辅相成
答案 C
解析 改革开放后全国人大和地方人大制定现行有效的法律法规,表明我国法制建设的重大成就,我国法律法规更加健全。故选C项。
6.民主法制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理想,也是中国人民长期为之奋斗的目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在一个世纪的历史上,第一次建立起一个具有较为合理的政治制度的、安全可靠值得信赖的政府(即使它不能提供政治上的自由和民主),这本身就是一项重要的历史成就,而且也是一项独一无二的成就……孙中山称之为“一盘散沙”的中国,迅速凝聚成一个具有强烈的民族使命感的强大的现代民族国家。
——[美]莫里斯·迈斯纳《毛泽东的中国及
后毛泽东的中国》
材料二 如果做更深入的思考就会发现,……难以准确把握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造成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这一错误不可避免地使人民内部矛盾不是以法律化、制度化的民主方法来解决……从而混淆了国体民主和政体民主,把精力过多的集中在国体民主上而忽视了本应是重点的政体民主建设。与此相适应,党的治国方略、方式就不是与法律化、制度化民主政治建设相适应的“依法治国”,而只能是适合阶级斗争的“政策治国”。……以上三方面交织在一起,相互强化,最终导致“文革”悲剧。
——宋新滨《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及启示》
材料三 为了保障农村村民实行自治,由村民群众依法办理自己的事情,发展农村基层民主,促进农村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宪法,制定本法。……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1998年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
第五次会议决议
(1)据材料一,指出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前提。用建国初期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成就反驳“它不能提供政治上的自由和民主”这一观点。
(2)据材料二,指出“文革”时期民主法制遭到破坏的原因是什么。作者认为解决问题的主要策略是什么?
(3)材料三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创立的一项什么制度?该制度有何特点?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发展历程的阶段特征。
答案 (1)前提:强大的现代民族国家的建立(新中国的成立)。
成就:创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
(2)原因:没有准确把握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忽视政体民主建设;仅依靠“政策治国”。策略:依法治国。
(3)制度:农村基层民主制度。特点:广泛性、直接选举等特点。
(4)特征:初建;曲折;发展完善。
解析 第(1)问,材料一强调了“迅速凝聚成一个具有强烈的民族使命感的强大的现代民族国家”,其实“现代民族国家的建立”正是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前提。建国初期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成就主要是指三大政治制度的建立。第(2)问,从材料二可以看到主要包括“难以准确把握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混淆了国体民主和政体民主、政策治国”三个方面的因素,材料中的“以上三方面交织在一起,相互强化,最终导致‘文革’”更能说明这一点。作者认为解决问题的主要策略是“依法治国”。第(3)问,材料三反映的制度是农村的基层民主,根据材料概括出该制度的特点包括“直接民主、直接选举、广泛性”等。第(4)问,纵观三则材料可以看出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发展历程的阶段特征突出表现在“曲折发展、不断完善”。
课件48张PPT。第12课
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01新知导学 巧点妙拨02互动探究 重难突破03随堂检测 当堂反馈04课后训练 巩固提能
时间:30分钟 满分:6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1.有的学者认为:“一国两制”构想突破了原有的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建立了以社会主义为主体的允许港、澳、台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的新的国家结构。下列各项符合这一观点的是( )
A.不再用“解放台湾”这个提法
B.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C.统一后允许台湾保留军队
D.统一后台湾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
答案 B
解析 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题干中的观点,即根据“一国两制”构想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建立了以社会主义为主体的允许港、澳、台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的新的国家结构”。故B项符合题意。
2.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在特别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法律规定”。这一规定说明了“一国两制”( )
A.构想正式提出
B.是改革开放的指导方针
C.有了法律依据
D.构想得到了成功实践
答案 C
解析 “一国两制”作为我们国家实现祖国统一的政策写入宪法,表明“一国两制”的实施有了法律依据和保障。故选C项。
3.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中规定,香港回归后,其事务由香港人自己管理,但不包括( )
①外交 ②国防 ③立法 ④行政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③④
答案 A
解析 回归后的香港设立特别行政区,由香港人自己管理,但是外交和国防例外,隶属于中央政府。故选A项。
4.美国中华会馆主席张自豪说:“1997年有30万港人移民出外,但在这十年间,回流香港的人潮又高达30万,即是说当年外流的港人在十年当中陆续回港。”出现这种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 )
A.中央政府的支持 B.“一国两制”的保障
C.经济全球化的深入 D.投资环境的好转
答案 B
解析 这些“回流香港的人”本来就是中国人,他们“回港”如同回家,因此与全球化无关,排除C项;A、D两项暗示1997年香港回归之初,中央政府不支持和投资环境不好,与史实不符,排除。实际上,当初“港人移民出外”的最主要原因是对“一国两制”缺乏足够的认识和信心,是对香港未来社会、经济制度走向的误判。如今回流也主要是因为在“一国两制”的保障下,香港社会稳定、经济繁荣。故选B项。
5.香港回归中国之际,阿根廷总统梅内姆表示要仿效中国的“一国两制”方式和平解决马岛主权问题。这主要表明“一国两制”( )
A.符合中阿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B.是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新模式
C.是反对殖民统治的有效方式
D.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答案 B
解析 香港问题是历史遗留问题,马岛主权问题也是阿根廷历史遗留问题,香港回归中国说明“一国两制”为解决类似问题提供了借鉴,故B项正确。
6.2012年春,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访问大陆,首次提出“一国两区”,即一个国家、两个地区(大陆、台湾),对推动两岸关系发展有里程碑意义。下列选项中成为两岸关系发展的政治基础的事件是( )
A.197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
B.1984年春,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
C.1992年,两会(海基会、海协会)达成“九二共识”
D.2005年,国民党主席连战访问大陆
答案 C
解析 两岸的分离是历史原因造成的,两岸关系发展的政治基础是“一个中国”的原则,这也是“九二共识”的主要内容。故选C项。
7.在2012年6月第四届海峡论坛大会上,中国国民党副主席洪秀柱说:“过去金门、厦门炮火隆隆,充满硝烟。而今根据我们保守的估计,金门每4个家庭,就有1户在厦门购地置产,每10个金门的居民,就有1个拥有人民币账户。”这表明( )
A.台湾当局放弃对两岸经济交流的限制
B.海峡两岸民间交流进一步加强
C.两岸同胞普遍认同“一国两制”构想
D.台商投资促进厦门房地产繁荣
答案 B
解析 材料反映出金门居民在厦门有大量经济活动,表明海峡两岸民间交流密切。故选B项。
8.宋楚瑜说:“炎黄子孙不忘本,两岸兄弟一家亲。”连战也说:“我们是一家人。”这表明“台湾乃中国之台湾,民族乃中国之民族,土地乃中国之土地”。因此我们“共同的大事”是( )
①求和平、求稳定、求发展 ②两岸和解 ③中国人要重新振作起来 ④反对“台独”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答案 D
解析 宋、连的话都表明海峡两岸本为一家,在这一共识下,两岸人民应共同努力,维护国家统一。③与材料主旨没有关系,排除。故选D项。
二、非选择题(20分)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此以后(1958年8月23日),两岸炮战不断。数月后,大陆宣布:单日打炮,双日不打炮。再后来,双方只将炮弹打在无人的滩头上,成为象征意义上的“炮战”。到1961年12月改为只打宣传弹,直到1979年元旦,徐向前发表声明,停止炮击,两岸炮战正式结束。
材料二 从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台湾同胞来大陆探亲、访友、观光或者来做生意和进行学术文化交流活动的已有近800万人次,其中1995年达133万人次,占台湾出境人数的1/3。大陆去台湾探亲和进行学术文化交流人员也有7000多人次。
材料三 在8·23金门炮战50周年之际,传来了建设金(门)厦(门)跨海大桥的消息。金门与厦门只有一海之隔,相距17海里(约30千米),“小三通”客船只要40分钟航程左右就可抵达。台方提出的方案是和大陆共同合作,从厦门大嶝岛或是小嶝岛建立跨海大桥直通金门。当地不少民众认为,大桥一旦兴建,可以带动双方交流,那时金门就不是孤岛,不但减少战争发生的可能,还可解决金门水电问题,金门就可建设成为“厦门的后花园”。
(1)根据材料一归纳两岸关系的变化趋势。(4分)
(2)根据材料二归纳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两岸关系进展的主要表现,并分析其原因。(8分)
(3)对比材料一、三回答,金门在两岸关系中的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意义何在?(8分)
答案 (1)趋势:由战争对抗到结束战争。
(2)表现:两岸民间往来、贸易交流、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原因:“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两岸人民血脉相连;两岸的共同利益等。
(3)变化:由对抗的前沿转变为直接联系的桥梁。
意义:有利于金门的稳定和发展;便于两岸人民之间日益密切的交流往来;充分证明了“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正确性。
解析 第(1)问,据材料一归纳总结即可。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时间限制从材料二中归纳得出;第二小问从国家战略构想及两岸关系的角度进行总结。第(3)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对比即可得出;第二小问从有利于两岸发展的角度作答。
课件19张PPT。04课后训练 巩固提能第13课 “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
[课标要求] 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
一、“一国两制”的构想
1.形成过程
(1)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告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并建议两岸实现通航、通邮、通商和探亲旅游。
(2)1981年9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发表《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的谈话,阐明了实现祖国统一的九条方针政策。
(3)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4)1984年,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阐述了这一伟大构想,并获得大会通过。
2.含义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十亿人口的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二、香港、澳门回归
1.香港回归
(1)条件
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迅速发展。
②“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提出。
(2)过程
1982年9月
邓小平与撒切尔夫人进行会谈,双方同意通过外交途径解决香港问题
1984年12月
中英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1990年
全国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1997年7月1日
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2.澳门回归
(1)条件:香港问题的解决为其提供了范例。
(2)过程:1987年4月,中葡签署联合声明;1999年12月20日,中国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3.意义
(1)标志着在中国国土上彻底结束了外国列强的占领,开创了香港、澳门和祖国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
(2)标志着中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3)为国际社会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范例。
[误区警示] 并不是说“一国两制”中“两制”都是主体,它的前提和基础是“一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的主体是社会主义制度,“一国两制”下的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但并不是完全自治。
[要点归纳] 特别行政区、民族自治区的区别与联系
[知识导图] 台湾问题与港澳问题的区别
台湾问题是历史遗留问题,与香港、澳门问题性质不同,前者是内政问题,后两者是外交问题。因此我国台湾地区在享有高度的自治权的同时,可以保留军队。
三、海峡两岸关系的进展
1.缓和
(1)1979年元旦,徐向前宣布停止炮击大、小金门等国民党军据守的岛屿,从而实现了两岸30年来的真正停火。
(2)1980年后,海峡两岸民间交往的坚冰被打破。
①从台湾到祖国内地定居、探亲访友、采访观光及经商投资的人员不断增加。
②通航、通邮、通商的限制逐渐放松。
2.发展
(1)1992年10月,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达成“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史称“九二共识”。
(2)199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推动了两岸的经济交流与合作。
(3)1995年1月,江泽民发表《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讲话,提出发展两岸关系、推进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
(4)2015年11月7日,两岸领导人习近平和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就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反对“台独”交换意见。这是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面,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3.展望
(1)有利形势:两岸经济相互促进、互利互补的局面初步形成。
(2)不利形势:台湾岛内分裂势力和某些外国反华势力破坏统一。
(3)解决的原则
①一个中国,和平统一,不放弃使用武力。
②寄希望于台湾当局,更寄希望于台湾人民。
[微题助学] 材料 1987年我国台湾民众发起返乡运动,印发《我们已沉默了四十年》的传单,写道:“难道我们没有父母?而我们的父母是生是死不得而知。我们只要求:‘生’则让我们回去奉上一杯茶;‘死’则让我们回去献上一炷香。”
思考 这一潮流产生了什么影响?
提示 推动了海峡两岸通邮、通航、通商的限制逐渐放宽,海峡两岸民间交流活动不断增加。
[误区警示] 和平统一台湾方针的提出并不表明大陆已经放弃了使用武力。
和平统一是我们的基本方针,但大陆并没有承诺放弃武力,和平统一的前提是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如果台湾当局宣布独立,和平统一无望,那只能使用武力。
1.香港、澳门的回归,是“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成功实践,为国际社会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范例。
2.改革开放以来,海峡两岸关系有了重大发展,祖国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
3.习近平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强调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统一进程。
知识点 香港、澳门的回归
[材料探究]
材料一 中国有香港、台湾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出路何在呢?是社会主义“吞掉”台湾,还是台湾宣扬的“三民主义”吞掉大陆?……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我看只有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邓小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材料二 邓小平在总结用和平方式解决香港前途问题的原则时,说过:“香港问题为什么能够谈成呢?并不是我们参加谈判的人有特殊的本领,主要是我们这个国家这几年发展起来了,是个兴旺发达的国家,有力量的国家,而且是个值得信任的国家,我们是讲信用的,我们说话是算数的。”
材料三 香港问题的成功解决,这个事例可能为国际上许多问题的解决提供一些有益的线索……我们采取“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办法解决香港问题,不是一时的感情冲动,也不是玩弄手法,完全是从实际出发的,是充分照顾到香港的历史和现实情况的。
——邓小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1)对于“社会主义”“三民主义”“谁吞掉谁的问题”,邓小平在理论上是如何解决的?
(2)材料二中邓小平认为我国能够收回香港的原因是什么?
(3)从材料三分析,“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有何意义?
提示:(1)不存在谁吞掉谁的问题,主张实行“一国两制”,在一个国家的前提下,两种社会制度长期共存,和平共处。
(2)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
(3)为香港、澳门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方针;从实际出发解决香港问题,符合香港及全国人民的利益。
[要点归纳]
“一国两制”构想的特点和意义
1.特点
(1)“一国两制”的基础是“一个中国”。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香港、澳门都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2)实行“两种制度”。大陆坚持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则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两种制度长期共存,和平共处,相互支援,共同发展。
(3)保证台湾、香港、澳门的高度自治和繁荣稳定。依宪法规定,港、澳、台设置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台湾还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
(4)实行“一国两制”长期不变,有较长时期的稳定性。
2.意义
(1)“一国两制”的构想是根据中国国情,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统一问题的成功尝试。
(2)在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原则方面毫不含糊,同时照顾各方面的实际情况和利益,维护了港、澳、台和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3)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学说。
(4)为解决国际争端提供了新思路,对人类发展和世界和平做出了巨大贡献。
[跟踪训练]
1.“一国两制”构想之所以能取得巨大成功,主要在于它( )
A.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B.遵循了实事求是的原则
C.始终奉行和平共处原则 D.贯彻了民族平等的原则
答案 B
解析 “一国两制”是符合我国国情的方针政策,遵循了实事求是的原则。故选B项。
知识点 海峡两岸关系
[材料探究]
材料一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
——国民党元老于右任《望大陆》
材料二 一位台湾官员于1993年说:“1980年以前,台湾最重要的市场是美国,但到90年代,我们认识到,台湾经济成功的最关键因素是大陆。”
——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材料三 2000年,藉“台独”起家的民进党利用国民党的分裂而上台,接连施展了一系列“台独”伎俩,台湾地方领导人陈水扁公开宣扬“一边一国”论。但台湾多数民众主张“维持现状”,既认为自己是台湾人,也认为自己是中国人。
——岳麓版教材
(1)材料一中,于右任抒发了怎样的情怀?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今促使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因素。
(3)你怎样认识解决台湾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提示:(1)痛于台湾与大陆的分离,渴望国家统一。
(2)两岸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经济发展可以优势互补;两岸人民有“血浓于水”的亲情;台湾地区与美国经济联系的逐渐减弱;大陆对台政策的推动等。
(3)重要性:解决台湾问题,意味着最终完成统一大业,可以提高中华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挫败外来势力的阻碍,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也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提高我国国际地位等。紧迫性:台湾问题悬而未决,会使“台独”势力日益发展,反华势力制造麻烦,从而加大解决台湾问题的难度,不利于台湾地区的健康发展。
[要点归纳]
影响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因素
1.有利因素
(1)两岸关系的缓和,为相互间的人员往来和交流创造了良好条件。
(2)两岸经济合作交流是促进两岸结束敌对状态,逐步实现和平统一的重要基础。
(3)祖国大陆方面坚持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积极促进和平统一,为两岸关系和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4)改革开放以来,祖国大陆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影响扩大,拥有巨大的感召力。
(5)统一是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
2.不利因素
(1)“台独”势力的活动相当猖獗。
(2)外国势力的粗暴干涉。
[跟踪训练]
2.1987年2月,部分台湾同胞发起返乡运动,发表了《自由返乡运动宣言》。5月10日母亲节,一些老兵穿着写有“想家”两个大字的T恤衫走上街头。不久,老兵合唱团演唱《母亲你在何方》,台上台下的老兵哭成一片。这反映了( )
A.“一国两制”构想得到台湾各界的普遍认同
B.台胞期盼当局尽快放开赴大陆探亲的限制
C.海峡两岸已达成“一个中国”的共识
D.港澳回归为海峡两岸民间交流奠定基础
答案 B
解析 台湾岛内仍然存在主张分裂的势力,A项不符合史实;C项与题目没有直接联系;20世纪90年代港澳回归,D项与题干时间“1987年”不符;台湾同胞的思乡之情反映了台胞期盼当局尽快放开赴大陆探亲的限制,故答案为B项。
1. 2018年是《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9周年。它的发表在当时引起了巨大反响并被看成是海峡两岸由对立走向对话的第一步。这主要是因为它( )
A.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
B.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
C.重申“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
D.倡议两党之间进行对等谈判
答案 A
解析 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有助于两岸关系缓和,与材料“是海峡两岸由对立走向对话的第一步”相一致,故A项正确。
2.中国政府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一国两制”构想,其总体目标是为了( )
A.解决香港回归问题
B.解决澳门回归问题
C.用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
D.实现祖国统一大业
答案 D
解析 “一国两制”构想虽然是针对台湾问题提出的,但总体目标是为了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故选D项。
3.下面的两幅图片反映的两种政治制度最主要的区别是( )
A.社会制度不同 B.实施群体不同
C.主要作用不同 D.享有权利不同
答案 A
解析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制度,而香港特别行政区按照“一国两制”实行的是资本主义制度,故A项正确。
4.台湾歌手王少峰在其创作的歌曲《海峡两岸》中写道:“相逢太美分离太痛,海峡两岸情意浓。”如果依次审视1949年以后的两岸关系,下列解读错误的是( )
A.“分离”的直接原因是国共两党的内战
B.“相逢”最早应该在20世纪80年代
C.“太痛”说明两岸人民渴望统一
D.“太美”表明两岸当局都接受“一国两制”
答案 D
解析 1949年国民党败退台湾,造成了两岸的分裂,所以两岸的分裂是内战遗留问题,A项不符合题意;1987年台湾当局决定开放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排除B项;两岸分裂后,两岸人民渴望统一,排除C项;D项说法过于绝对,台湾民进党是“台独”势力,并不接受“一国两制”,符合题意。
5.1992年10月,海协会和海基会达成“九二共识”,其主要内容是( )
A.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B.两岸实行通商、通邮、通航
C.和平统一台湾
D.停止对金门等地方的炮击
答案 A
解析 1992年达成“九二共识”的主要内容或核心内容就是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故选A项。2008年两岸才实现“三通”,和平统一台湾是“一国两制”方针确定的内容,停止炮击金门在1979年就已经实现,故B、C、D三项错误。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80年代以后,邓小平多次发表谈话,全面阐述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深刻含义: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和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两种制度长期共存,这是实现祖国统一的必经之路。
材料二 要实现统一,就要有个适当的方式,所以我们建议举行两党平等会谈,实行第三次合作,而不提中央与地方谈判。双方达成协议后,可以正式宣布,但万万不可让外国插手,那样只能意味着中国还未独立,后患无穷。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材料三
(1)材料一中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构想的目的是什么?20世纪90年代“一国两制”有何体现?
(2)材料二中“万万不可让外国插手”体现了中国政府一种什么原则?
(3)材料三反映了海峡两岸关系怎样的发展趋势?
答案 (1)目的:实现祖国统一大业。体现:20世纪90年代香港、澳门回归,“一国两制”成功实施。
(2)独立自主解决内部事务的原则,不允许别国干涉我国内政。
(3)台湾与祖国大陆长期隔绝状态已被打破,海峡两岸关系缓和并呈现出进一步发展的趋势;两岸已基本实现“三通”。
解析 第(1)问,要归纳概括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2)问,应从“一国两制”的内涵上去分析,“不可让外国插手”体现了独立自主解决自己国家的内部事务。第(3)问,仔细阅读图片,分析图片所蕴涵的历史信息并进行归纳概括,同时要结合时事热点分析问题。
课件48张PPT。第1课时 千秋功过秦始皇第13课
“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01新知导学 巧点妙拨02互动探究 重难突破03随堂检测 当堂反馈04课后训练 巩固提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