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2 有多少名观众 北师大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2 有多少名观众 北师大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12-26 19:42: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数学学科教学设计
来源
存档
初始来源
原创教师姓名
张琨
创编及使用
教学内容
有多少名观众
教学目标
结合具体情境,探索估计大数的策略和方法,能借助乘法用不同的方法对生活中较大的数量进行估计,发展数感。
在与同学交流的过程中,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估算思路与具体方法,培养思维的条理性。
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感受乘法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
乘法用不同的方法对生活中较大的数量进行估计,发展数感。
教学难点
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估算思路与具体方法,培养思维的条理性。
教学准备
课件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
方法与技能训练
备注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知
二、创设情境,学习新知
四、巩固练习
五、拓展延伸
同学们到过体育场看球吗?
体育场能容纳多少名观众呢?
学生回答后引入新知。
课件出示体育场:
要估计这个体育场能容纳多少名观众,你有什么办法?学生汇报
1、淘气是这样想的:先数一排大约有几名观众,再数有几排,用乘法算一算。
2、笑笑是这样想的:可以先估出一个看台大约有多少名观众。
(1)、??同学们看看屏幕上的这个看台,大约有多少名观众?
(2)将座位分成大致相等的3份,先数一数其中1份有多少名观众……(7×8=56,56×3≈170)
(3)还可以将座位怎么分呢?学生讨论:你还有什么方法吗?
汇报,老师小结:把看台分成若干个大致相等的几份,用每份数乘份数就能估算出整体的数量,也就是“以小估大”。
3、如果这个体育场共有28个看台,每个看台的观众数大致相同,这个体育场大约能容纳多少名观众?
(1)、根据上面估算一个一个看台的结果,如160或170,独立列出乘法算式160X8或170X8
(2)、怎么估算呢?
(3)组织学生讨论:哪种方法更合理、更简便?
小结:一般看计算过程是否简单,是否更接近实际的结果。
1、练一练1题:在图上画一画、标一标,写出估算过程。
2、让学生分一分、画一画。
3、在草坪上量一量,画一画。可以用图中的1平方米的大小做标准。
4、因为本题这组数值都接近200,所以估算时学生好理解。
自己选一张报纸,估计其中一版的字数。
小组讨论,启发学生从多个角度进行估算。
结合淘气和笑笑的讨论,学生发现估算的方法
让学生分一分、画一画或数一数,方法不是唯一。
预设:可能出现多种方法:如160*30=4800,170*30=5100,200×28=5600.200*30=6000等。
鼓励用多种策略估算草屏的面积
学生方法合理就可以
学生可以多种方法。提高实践能力。
板书设计
有多少名观众
方法不是唯一
教学反思
本节课在出示情境图后,我就直接切入主题:“请估计出体育场能容纳多少名观众,你有什么办法?”本环节旨在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然而学生却对于如何估算表示出困惑。因此我结合教材中淘气和笑笑的讨论,帮助学生从多个角度去发现估算的策略。从估计整个体育场缩小到先估计一个看台的人数,在估计看台的观众人数中,学生的数学思维开始逐步启动,纷纷提出多种方法,学生各自表达出自己的估算方法,体现出估算的多样化,同时也让学生体验到乘法的应用价值。增强学生的估算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