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王戎不取道旁李》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来源:小学四年级《语文》部编版
内容来源: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八组
教学主题:历史传说故事
课 时:1课时
授课对象:四年级学生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基于识字写字: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
基于阅读: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有一定速度,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彩,体会其表达效果。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基于口语交际: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2.学情分析
基于识字写字:四年级学生能通过课前预习,运用字典主动识字,具备了一定的独立识字能力。 “戎”字在书写时,容易将“戈”写成“弋”,笔顺容易写错,间架结构不易把握。
基于阅读:在三年级的学习中,学生对如何读好文言文的停顿已经有初步了解,但根据语意停顿,有感情的朗读还需进一步学习;本文浅显易懂,学生通过结合注释、联系上下文等方式能够理解大部分意思,但一些难懂的字词理解还不是很到位,如:“多子折枝”“走”的理解。
基于口语交际:学生能认真倾听,把握主要内容,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但达到具体生动有一定难度。
3. 教材分析《王戎不取道旁李》是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八组的第一篇课文。主要写了王戎幼时善于思考、冷静推断的故事。本单元的主题是“历史传说故事”,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故事情节,简要复述课文”。本课的重点是能够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将故事讲生动,难点是引导学生理解要善于思考,不盲从的道理。
评价任务
1. 通过范写、练写,正确书写“戎”字。通过指读,范读,练读等形式读通课文,(达成目标一)
2. 通过略读、复述、默读、指读、范读、齐读、对读、多情境引读等方法,体会关键语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达成目标一)
3. 通过运用看注释,组词补充等方法,用自己的话进行串连,复述课文大意(达成目标二)
4. 通过默读、指读、齐读等方式,推断“此必苦李”原因,体会王戎的品质(达成目标二)
课题 王戎不取道旁李 单元 第八单元 学科 语文 年级 四
学习 目标 认识“戎、诸”等3个生字,会写“戎、竞”等5个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能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领悟王戎爱思考的品质。
重点 能够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将故事讲生动
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要善于思考,不盲从的道理。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活动一(?3分钟) 文言文版自我介绍导入,请学生模仿介绍自己 板书课题,指导生字“戎” 质疑课题,解题,读准题目节奏,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学生模仿PPT上内容进行自我介绍 将“戎”字写在生字本上 针对课题,提出问题:王戎为何不取道旁李? 通过文言文形式的自我介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质疑课题,训练学生提问的能力,同时整堂课将以此问题为主线
讲授新课 活动一:质疑课题 整体感知(10分钟) 指读课文,理解“多子折枝”“竞走”,总结“以意定音”的方法,师范读课文 默读课文,了解文言文大意,说一说文章大概意思 活动二:品读课文 体会品质 (5分钟) 找到“王戎不取道旁李”的原因为“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全班交流:王戎的判断是否正确? 为什么?交流得出此必苦李的两个必要条件 和诸小儿进行对比,教师提问:“其实王戎动了,诸儿没动,知道为什么嘛?”体会王戎爱观察、善思考的优秀品质 活动三:品味朗读 “诸小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想象画面,教师范读,学生练读,师生对读,体会竞走取之的热闹、开心及王戎的冷静,读出一动一静的区别。 激发朗读欲望,正确、流利朗读全文,齐读课文 活动四:拓展阅读,讲述故事(10分钟) 同桌交流,练习讲故事 创设情境,讲故事大会,激发讲故事欲望,知道讲故事加入动作、神态、心理等内容能将故事讲得更具体。 运用看注释,组词补充等方法用自己的话把它们连起来,复述课文大意。 2.通过范读、齐读、对读、多情境引读等方法,体会“竞走取之”的热闹场面以及王戎不动的冷静,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够根据王戎的回答推理出此必苦李的原因,说一说王戎的品质 4. 通过理解课文,复述大意,想象补充,讲故事讲得清楚、明白、具体 文言文的学习,根据意思确定读音/理解古今异义词是重要学习内容 通过两个问题,促使学生进行分析/推理得出王戎不懂的原因以及所体现的品质 文言文的朗读重点节奏,在理解的基础上读,所以范读,理解读,必不可少。
课堂小结 总结学习文言文方法,自读故事《杨氏之子》,复述故事内容 全班交流,体会杨氏子的聪明,机智” 推荐课外阅读《世说新语》 运用方法读懂文章
板书
教学反思 本篇课文是孩子们第一次接触文言文,教学的重点应该放在激发阅读文言文的兴趣,读通文言文,读准节奏,了解大意上,对于大意不用每句话都说意思,只需了解大意即可。对于讲故事,只要会讲,把重点的语句意思讲清楚即可,不必要求生动有趣!本文属于写事儿的文章,对于配乐朗读,可用不可用。 对于整体文章的理解可整体把握,如1、王戎和其他孩子不同的地方在哪里?(用原句回答)从哪些词可以看出?通过对比,感受王戎遇事不着急,不看表面,冷静思考?展开想象王戎的表情和动作?2、王戎这样做的根据是什么?原文回答后,变成自己的话,想象王戎的语气和其他人的表现?可以帮助孩子们生动讲故事。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