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06广东生物高考10道信息题(6.2)
1.(7分)科学家对某种动物细胞中的细胞膜、核膜、线粒体内膜和线粒体外膜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结果如下表。请据此回答:
(1)a、b、c、d等膜结构,在生物学上统称为 。
(2)最可能代表细胞膜的是 ,因为 ,这与它具有的 功能是相适应的。
(3)最可能代表线粒体内膜的是 ,因为 ,这与线粒体具有的
功能是相适应的。
答案:(7分)(1)生物膜 (2)a 含糖类最多 细胞识别
(3)b 含蛋白质最多 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2.(22分)科学家为了探究细胞衰老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Ⅰ:在相同的条件下,体外分别培养胎儿、中年人和老年人的肺成纤维细胞,结果见下表:
细胞来源
胎儿
中年人
老年人
增殖代数
50
20
2~4
实验Ⅱ:分别将老鼠、鸡、人和龟的体细胞在体外培养,结果见下图:
实验Ⅲ:将老年男性体细胞和年轻女性体细胞混合培养,当老年男性细胞停止分裂时,年轻女性细胞依然分裂旺盛。
实验Ⅳ:将年轻人体细胞去核后与老年人细胞完整融合;另将老年人体细胞去核后与年轻人的完整细胞融合,分别在体外培养,结果前者不分裂,后者旺盛分裂。
分析以上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每个实验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
实验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影响细胞衰老的内在因素有哪些?
(3)实验Ⅲ的设计是否严密?应怎样改进?
答案:(9分)(1)实验Ⅰ:细胞分裂能力随着生物体的年龄增大而减弱(1分)。实验Ⅱ:细胞分裂次数与具体物种子的特异性有关,一般来讲,寿命越大的生物种子体细胞分裂的最高次数越高(1分)。实验Ⅲ:细胞的衰老速率与年龄和性别有关(1分)。实验Ⅳ:细胞核是决定细胞衰老的重要因素(1分)。(2)影响细胞衰老的内在因素有:生物的物种、年龄、性别、细胞核的变化等(1分)。
(3)实验设计不严密(1分),应增加2个对照组(1分),具体如下:第一组:同年龄的男性细胞和女性细胞一起混合培养,然后观察实验结果,以探究性别对细胞分裂能力有什么影响(1分)。第二组:同性别的男性或女性细胞分不同年龄一起混合培养,探究在同一条件下年龄对细胞分裂能力的影响(1分)。
3.(7分)用某种大小相似的绿色植物叶片,分组进行光合作用实验:已知叶片实验前重量,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暗处理1h,测其重量变化,立即再光照1h(光强度相同),再测其重量变化。得到如下结果:
组别
一
二
三
四
温度/℃
27
28
29
30
暗处理后重量变化/mg
-1
-2
-3
-1
光照后与暗处理前重量变化/mg
+3
+3
+3
+1
(1)暗处理时,温度从29℃升高到30℃与温度从27℃升高到29℃相比,叶片重量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参与光合作用酶的最适温度大约在__________________。
(2)假如叶片增加或减少的都是葡萄糖,那么在光合作用过程中,氧气产生量最多的是第_________组叶片。
(3)温度30℃时,叶片真正光合作用的速率为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7分)(1)减少速率趋慢(2分) 29℃ (1分)
(2)三 (2分) (3)3mg/h (2分,缺单位1分)
4.(7分)在人和动物体内由特殊腺体和细胞分泌的物质,能起到化学信号的作用。请据图2-6分析并回答(图中A代表下丘脑神经细胞,B代表垂体细胞,D代表血管):
图2-6
(1)A分泌的物质作用于B,进而提高机体耗O2率和兴奋性,则A分泌的物质名称是____________。
(2)若A分泌的物质进入血液后,最终调节C细胞对水的重吸收,则A分泌的物质名称是_________,该物质首先与C细胞膜上的_________(化学本质)结合,进而改变膜的通透性。
(3)E作用于B,使B分泌某种物质,并调节对幼仔的照顾行为,则E、B细胞分泌的物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E末端与B细胞之间的结构是指_________;在与B细胞膜相对应的E末端,发生的信号变化是____________。
答案:(1)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2)抗利尿激素 糖蛋白 (3)递质 催乳素 突触间隙 电信号→化学信号
解析:水分重吸收的部位是肾小管。
5.下面是人体蛋白质代谢途径图解,据图回答:
(1)发生①过程的生理名称是______________,其主要器官有__________, 参与此生理过程所必须物质需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_。
(2)③过程是在_______中进行的。 ④的生理过程是通过______作用完成的.⑤在细胞的_____中进行的。
(3)B物质可能是_______,②和⑥生理过程是通过_____作用完成的。
(4)C物质是在______(器官)内形成的。F所表示的器官有_________。
(5)D物质是_____,E物质是______________。
答案:(1)消化 胃、小肠 胃蛋白酶、胰蛋白酶、肽酶
(2)核糖体 脱氨基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3)丙酮酸 氨基转换 (4)肝脏 肺、肾脏、汗腺
(5)血红蛋白 血浆蛋白
6.在牧草中,白花三叶草有两个稳定遗传的品种,叶片内含氰(HCN)的和不含氰的。现已研究查明,白花三叶草的叶片内的氰化物是经下列生化途径产生的:
基因D、H分别决定产氰糖苷酶和氰酸酶的合成,d、h无此功能。现有两个不产氰的品种杂交,F1全部产氰,F1自交得F2,F2中有产氰的,也有不产氰的。将F2各表现型的叶片的提取液作实验,实验时在提取液中分别加入含氰糖苷和氰酸酶,然后观察产氰的情况,结果记录于下表:
叶片
表现型
提取液
提取液中加入含氰糖苷
提取液中加入氰酸酶
叶片Ⅰ
产氰
含氰
产氰
产氰
叶片Ⅱ
不产氰
不含氰
不产氰
产氰
叶片Ⅲ
不产氰
不含氰
产氰
不产氰
叶片Ⅳ
不产氰
不含氰
不产氰
不产氰
据表回答问题:
(1)氰在牧草叶肉细胞的 中,由生化途径可以看出基因与生物性状的关系是
。
(2)两个不产氰品种的基因型是 ,在F2中产氰和不产氰的理论比为 。
(3)叶片Ⅱ叶肉细胞中缺乏 酶,叶片Ⅲ可能的基因型是 。
(4)从代谢的角度考虑,怎样使叶片Ⅳ的提取液产氰?说明理由。
答案:⑴细胞液 多个基因决定一个性状 、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生物的代谢从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⑵DDhh 、ddHH 9∶7 ⑶氰酸酶 ddHH或ddHh ⑷同时加入含氰糖苷和氰酸酶 含氰糖苷在氰酸酶的作用下能产氰
7.(10分)生物研究性小组的同学对某地区人类的遗传病进行调查。在调查中发现甲种遗传病(简称甲病)在患有该病的家族中发病率较高,往往是代代相传;乙种遗传病(简称乙病)的发病率较低。以下是甲病和乙病在该地区万人中表现情况统计表(甲、乙病均由核基因控制)。
表现型
人数
性别
有甲病、无乙病
无甲病、有乙病
有甲病、有乙病
无甲病、无乙病
男 性
279
250
6
4465
女 性
281
16
2
4701
请根据所给的材料和所学的知识回答:
(1)控制甲病的基因最可能位于______________,控制乙病的基因最可能位于_____________,主要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要进一步判断甲病和乙病的遗传方式还要采取什么方法?
(3)下图是该小组的同学在调查中发现的上述两种遗传病的家族系谱图。其中甲病与正常为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乙病与正常为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B表示,隐性基因用b表示。请根据家族系谱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Ⅲ10 的基因型_______________。
②如果Ⅵ11是男孩,则该男孩同时患甲病和乙病的几率__________________,只患甲病的几率为_________________。
③如果Ⅵ11是女孩,且为乙病的患者,说明患病原因。
答案:(10分)(1)常染色体上(1分) X染色体上(1分) 甲病男女患者人数基本相同,乙病男患者多于女患者(1分) (2)扩大调查范围,多取样本;针对有患者的家庭调查;绘制家族系谱图来判定甲病和乙病的遗传方式(1分) (3)①aaXBXB或aaXBXb 12分) ②1/8(1 分) 3/8(2分) ③最可能的原因是Ⅲ,在有性生殖产生配子的过程中,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B突变成为隐性基因b;当Ⅲ10的基因型为XBXb时,产生的基因型为Xb的卵细胞和上述Xb的精子结合,就出现了女孩是乙病患者的情况(2分)。
8.(8分)合理密植是提高农作物产量的有效手段.某研究小组在学校实验田中以某种豆类作物为对象开展了研究,他们划出了5块面积和土壤肥力都相同的区域,分别播种了数量不等
的种子.每一区域内的植株分布是均匀的.待果实成熟后,统计数据如表2.请分析
回答:
表2
(1)请根据表中数据,在以下坐标系中用曲线表示出“区域植株数”与“每植株所结荚果数”、“每荚果所含种子数”的关系:
(2)根据表中数据,还不足以确定哪一区域的种植密度是最合理的,请你指出还应做什么工作?
(3)你认为通过现有数据分析,研究小组能得出什么结论?
(4)若进一步增加每区域种植的植株数的话,大豆产量的变化趋势如何?请用生态学原理简要说明原因.
答案:(1)见下图
要求:横、纵坐标的名称、数字标清楚;准确描点、绘制曲线;标上曲线名称.
(2)他们还应统计每个区域所生产种子的质量. (2分)
(3)大豆的种植密度越大,每株大豆荚果的数目越少,而大豆的种植密度对每个荚果中种子的数目基本没有影响. (2分)
(4)种植密度过大会造成减产.因为种内斗争加剧,平均每株大豆占有的资源(如水分、阳光、矿质养料等)少,所结荚果就少. ……(2分)
9.目前对吸烟影响人体代谢方面的问题研究较少,为初步了解有关情况,一实验小组准备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目的:探究香烟烟雾处理与酶的活性的关系
实验材料:新鲜猪肝,市售香烟若干支,自制抽烟器(用于收集香烟烟雾)两支,试管若干支,剪刀,镊子,10%过氧化氢溶液,研钵、37度水浴锅,温度计,卫生香,火柴等。
请根据题目所给的实验方法完善实验步骤并预测实验结果。
步骤1:新鲜猪肝提取液的制备及实验准备猪肝经剪碎、研磨、过滤后,滤液置于试管内,待猪肝提取液充分沉淀后,
步骤2:香烟烟雾的收集和对照气体的收集
步骤3:将两支自制抽烟器内的气体全部以相同速度缓慢的注入两支盛放猪肝提取液的试管内,并保证充分接触。
步骤4:实验组和对照组酶活性的检测(包括反应操作过程及检测方法)
(1)
。
(2)
。
(3)
。
请你预测实验可能出现的结果:
。
答案:
步骤1 吸取等量的猪肝提取液上清液,分别加入两试管,置于水浴锅内
步骤2 点燃一支香烟,用自制抽烟器收集香烟烟雾,另一支自制抽烟器抽取等量空气
步骤4
(1)另取A、B两支试管,分别加入2毫升的过氧化氢溶液。放入37度水浴锅内保温
(2)用一支吸管吸取注入香烟烟雾的猪肝提取液1毫升,加入A试管,同时用另一支吸管吸取注入空气的猪肝提取液1毫升,加入B试管,摇匀,并重新放回水浴锅内
(3)将带余烬的卫生香分别放入A、B两支试管内液面的上方,观察现象
预测结果:A试管内的卫生香无法复燃;B试管内的卫生香复燃;A、B试管内的卫生香均复燃
10.(10分)氮元素是构成生物体的最主要元素之一,在动植物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的
作用。在自然界中各种含氮物质经过复杂的新陈代谢和化学变化实现氮元素的循
环,维持自然环境中的氮平衡。下图是自然界加氮循环以及有机物在生物体内代谢
的部分过程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微生物在氮循环中有重要作用,例如生活在大豆根部的根瘤菌能参与上图中①过
程,根瘤菌和豆科植物的关系在生物学上称为 。参与②③过程的
微生物,其新陈代谢类型为 。
(2)在人体内,发生在细胞外的过程是 (用图中序号表示)
(3)图中[H]的代谢去向及其意义是 。
答案:
(1)互利共生;自养需氧型 (2)④、⑥
(3)被传递至O2并与之结合生成水、产生大量能量,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