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教版八上地理 2.2复杂多样的气候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晋教版八上地理 2.2复杂多样的气候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晋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9-12-27 10:52: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晋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
第二节 复杂多样的气候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复习,知道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成因及其对生活、生产的影响;知道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界线;记住一月0°C等温线、800毫米等降水量线。
能力目标:通过对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等降水量线图、等温线图、气候类型图等的分析阅读,提高对与气候相关的各类地图的读图分析能力;通过对我国气候特征的复习,初步学会分析我国两大气候特征的成因及对生活和生产的影响,培养地理分析与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中国气候特征及其对人民生活、生产的影响的分析总结,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我国的气候特征及其影响
教学难点:我国南北气温差异的原因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媒体:多媒体电脑
教学过程:
同学们好,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二章《自然环境——我们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在谈到气候这个话题之前,我先问大家一个气候外的问题,你们知道为什么会产生气温的差异吗?
从一月等温线图中我们可以看到,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是较冷的色调,但东部地区南北的颜色变化很大,这说明了什么?说明我国大部分地区冬季气温较低,南北温差很大,我们一起计算一下:图中最高的气温在海南,16°C以上,最低气温出现在东北的漠河地区,-28°C以下,南北温差超过16-(-28)=44°C以上;而七月等温线图中,除青藏高原颜色较浅外,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是暖洋洋的颜色,这又说明了什么?说明除青藏高原外,夏季我国普遍高温,南北温差不大,我们再来算一算,南部最高气温为28-32°C,北部最低气温为16-24°C,南北温差约为8-12°C。那么,你知道吗?同样的地方,为什么冬夏两季的南北温差竟有这么大的差异吗?是啊,大家一定知道纬度、太阳高度、昼夜长短等因素,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 那就是冬季风,它从寒冷的北部内陆吹来,使我国大部分地区冬季寒冷干燥,而且,它对我国北方影响直接而强烈,对南方影响相对较小,这样,就大大加剧了南北温差。
总结起来,夏季风主要影响降水,而冬季风主要影响冬季气温,加剧南北温差,在它们的影响下,我国东部地区形成了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即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的季风气候。
在我们对我国东部地区的季风气候做了初步的分析之后,让我来考考大家:这里有我国东部的城市----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海口,这是五幅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你能不能根据你掌握的知识,说一说它们各代表图中哪个城市的气候?试着给它们连上线,好吗?首先,我们先来给这些图编上号,应该搞清楚,五城市都在东部季风区,自北向南依次排列,它们的差别,体现在纬度上,那它们在气候上最大的差异应该是什么呢?应是一月气温。那我们就看看它们的一月气温:按照从高到低排列,依次应为③①④②⑤,因为我国东部地区冬季气温自南向北逐渐降低,所以初步判断,城市③①④②⑤也是自南向北排列的,也就是①为广州,②为北京,③为海口,④为武汉,⑤为哈尔滨。那降水这方面有没有依据呢?南方雨季长,北方雨季短,越靠近东南,年降水量越大。我们再来检验一下,的确,②⑤雨季较短,①③④雨季较长,年降水量由高到低依次为③①④②⑤,同刚才的判断一致。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连线(略)。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也发现,即便都在季风区,气候也是有差异的,非季风区与季风区的气候差异就更大了,我们不妨以旅游为例体会一下:如果你想在寒假期间旅游,你可以去哈尔滨,那里天寒地冻,要去看冰灯; 你可以去广州,那里春意盎然,应去看看热闹的迎春花市; 你可以去海南,那里四季皆夏,可去阳光沙滩游游泳,还可以去云南昆明,那里四季如春……如果你想在暑假期间旅游,尽管大部分地区都很热,你可以去海边避暑,你可以去登山,享受海拔高处的凉意,你可以去江南水乡观景,也可以西北看草原上遍地的牛羊,甚至到沙漠地区探险,当然,你还可以去西藏,欣赏美丽的雪域高原……同样的季节,我们可以体会到这么多不同的景致,这么多的选择告诉你什么?它说明了我国气候的第二个显著特征:气候复杂多样.科学家们根据各地热量状况的差别,将全国划分了五个温度带,都有哪些呢?这是热带,它主要包括我国的海南省,云南、广东、台湾的南部,这是亚热带,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一线以南,这是暖温带,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包括华北地区和新疆南部,这是中温带,包括了东北地区的大部分和新疆北部,这是寒温带,主要是东北北部的小部分地区,当然,别忘了
这里还有特殊的青藏高原垂直温度带;科学家们还根据降水与蒸发的对比关系,把我国划分为四类干湿地区,哪四类呢?这是湿润区,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的东部季风区,半湿润区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一线以北的东部季风区,应该注意的是,东北的东部和北部由于蒸发量小,
也属于湿润区;而我国西部地区由于降水少,蒸发强,主要是半干旱区和干旱区。这样,不同热量和水分条件的叠加,再加上地形等因素的影响,使不同的地区出现了不同的气候特征,有不同的景观,更让我们体会到我国气候的复杂多样.在了解了这些特征后,你一定想问,这样的气候对我们有什么影响呢?
大家都会唱《小松树》这首儿歌,歌中唱到:阳光雨露哺育我,快快长大,快快长大.其实这里有很深的道理,就是作物生长,热量和水分是一样不能少的.季风气候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恰恰符合这一条件,非常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再加上有利的地形等因素,我国东部季风区农业发达,人口众多,且在此基础上,发展了较好的工业,四大工业基地都分布在这里,这里了成为我国的经济重心地带.
我们再来看看这组数据,你一定要认真观察,齐齐哈尔与巴黎几乎在同纬度,他们的气温如何呢?北京和纽约也是这样,你们发现什么了?是啊,我国大部分地区冬季气温都比同纬度其他地区低,而夏季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却明显高于同纬度的其他地区,夏季的高温,对许多对热量需求较高的喜温农作物来说实在是件好事,它们在我国的种植纬度都偏高.例如:我国水稻种植的最北地区为位于北纬52度的黑龙江省呼玛县,这是世界上水稻种植的北界;天然橡胶在北纬20度的海南岛生长良好,而世界其他地区的种植界限不超过北纬19度.
说到气候复杂多样,你一定很爱吃水果吧,无论是苹果、梨、桃,还是草莓、橘子、香蕉,或者荔枝、芒果、菠萝,还有吐鲁番的葡萄、哈密的瓜……想吃什么,就能买到什么,都是我国自己产的,生活在中国多幸福啊!
许多发达国家的人们,都没有这样的口福,为什么?就是因为我国气候复杂多样!正是这个原因,使世界上大多数农作物和动植物都能在我国找到适宜生长的地方。
据统计,我国共有植物2.4万种 ,居世界第三位,动物种类也很丰富,仅脊椎动物就有4400种,其中,鸟类和兽类均占世界同类种数的10%以上。也就是说,复杂多样的气候使我国成为了世界上动植物资源丰富的国家.
那么,我国的气候有没有不好的地方?有利就必然有弊.大家是不是都看过电影《惊涛骇浪》,98年的大洪水至今我们还记忆犹新,这象这张图片一样,再看这张图片,由于干旱,母亲河黄河下游连续出现断流,季风活动的不稳定使我国旱涝灾害频繁,这成为影响我国的最主要气象灾害,据统计,1950-1988年的38年间,平均每年发生旱灾7.5次,涝灾5.8次,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这是夏秋季节影响东南沿海的台风,这是狂风暴雨后墙倒屋塌的景象,每年台风给我国东南沿海带来的损失也是惨重的;作为北方人,对秋末到初春的寒潮也不会陌生---那呼啸的北风,骤降的气温仿佛还在昨天,它会给农作物带来低温冻害,影响农业生产。这些灾害都是季风气候带给我们的.再看这个景象,大家也一定不陌生,华北地区春季多发的沙尘暴同样严重影响了我们的生活和生产.总体来说,怎样评价我国的气候呢?1.雨热同期,有利农业生产;2.夏季气温高,有利喜温作物生长;3.气候复杂多样,动植物种类繁多;4.多气象灾害。说到气象灾害,面对这些灾害,我们怎么办?只有一条:扬长避短,兴利除弊。我们只有努力发展科学技术,加强气象观测,保护我们的环境,才能更好地抵御自然灾害.
小结:我们就学习到这里.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夏季风主要影响降水,冬季风主要影响冬季气温,加剧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它们使我国东部形成了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有利于农业生产,另外,我国还划分了五个温度带和四类干湿区,气候复杂多样是我国气候的第二大特征,它使我国动植物种类繁多,当然,我国的气候也有不利之处,季风气候同样带给我们许多气象灾害,我们只有认清这些,才能扬长避短,兴利除弊,建设好我们的国家。
*下面我们一起来做几道检测题:
1.下列界线中,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是:
A.一月0°C等温线 B.800毫米等降水量线
C.大兴安岭-张家口-兰州-拉萨-喜马拉雅山脉东南端
D.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讲解:图中演示四条界线,说明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应是一系列山脉,夏季风无法越过,才产生气候差异.
2.古人说:“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是指这里:
A.不受夏季风影响 B.夏季风来的迟
C.年降水量稀少 D.雨季来的迟
*讲解:搞清两点---春风指的是夏季风;玉门关的位置, 图中演示玉门关位置及季风区界线
3.请将下列四幅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与中国图中相应
的四个城市连线,说出它们分别代表我国四大地区的哪个地区的气候特征.
*讲解:分别分析四幅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给予答案.
板书设计:
南北气温的差异
在冬季,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越往北去气温越低
夏季,除了青藏高原等地区外,全国普遍高温
影响我国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纬度位置
冬季最冷的地方是黑龙江的漠河镇
夏季最热的地方是新疆的吐鲁番
二、温度带
1、温度带: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高原气候区
2、划分依据:活动积温
民居图片
季风区、非季风区范围、界线
一、七月等温线图
板书3
板书4
行政区图(标有五城市位置)、
五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连线
图片
板书5
温度带图
干湿区图
气候类型图
北京、上海、海口、乌鲁木齐、拉萨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
数据表
世界水稻分布图
橡胶分布纬度数据
数据
旱涝图片
数据
台风图片、数据
沙尘暴
板书6
板书7
习题
中国图,四条界线
习题
季风区界线图,玉门关
思考题、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