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的耕地资源》说课
一、说教材
本课选自晋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二节。本节课的重点是第二部分土地资源分布不均,体现出土地资源在利用的过程中出现的水与土的矛盾。本节课的第二个矛盾是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的现状,主要体现了土地资源在利用过程中出现的人与土的矛盾。让学生在读图分析的基础上,解决土地资源的矛盾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教师多媒体演示和学生探究活动穿插在一起,使学生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树立保护土地资源的观点。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特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利用类型。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在中国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图说出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结合地形、气候等条件分析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差异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析,理解我国土地资源分布与气候、地形之间的关系,提高分析问题,解决
问题的能力。 运用资料,说出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措施,掌握运用材料解决问题的方法。 从生活生产实例出发,了解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重要性,以及中国土地资源存在的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土地是立国之本,树立环保意识。使学生形成合理用地,节约用地,保护耕地的正确的资源观,养成保护资源的习惯。
4.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及基本特点。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耕地急剧减少等土地资源问题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意义。
教学难点: 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带来的严重后果,对学生进行土地资源的国情国策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形成可持续发展意识。
二、说教法
本节课运用了教师和学生之间“主导—主体”的教学模式,在学习过程中首先采取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教师在导入阶段为学生设置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采取探究学习的教学策略,课程中要体现出“自主、合作、探究”的思想。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 ,还要注意教师的指导作用。
三、说学法
八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分析地理问题的方法,学生在起点水平和能力结构方面已经具备了一定地理学习的能力。在本节课中,应引导学生发挥主体作用,做课堂的主人。做好小组分工,指导学生做好探究土地资源分布等的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
以优美的诗歌导入,增强学生对我国这片土地的满腔热情。
土地的类型
教师出示:四幅图片,讨论四幅景观图中土地自然环境和条件的差异以及利用方式的不
同。山区----林地;高原----草地;平原----耕地;城市----建筑用地。
教师总结:由于自然条件和自然环境的差异,人们对土地的利用方式和途径也就不同,根据天地的用途及土地利用的状况,我们把土地资源分为耕地、林地、草地和建筑用地,耕地、林地、草地是农业用地,建设用地为非农业用地。
土地资源的利用
我国幅员辽阔,由于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土地资源类型也多种多样。请同
学们联系已学过的中国地形、气候的有关知识,评价我国土地资源对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和不利条件。
探究我国土地资源的有利和不利条件。
教师提问:(1)出示部分国家人均耕地的比较图、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图。
(2)耕地后备资源资料。
教师总结:我国土地资源总量多,人均量少。难以开发利用的土地比例大,耕地后备资源不足。
土地资源分布不均
教师:指导学生读图3.2“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读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
分布图,并联系中国地形、气候的有关知识完成课本第64页“积极参与”,解释一下造成这种分布差异的原因。同时明确土地资源的利用要受到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影响。
教师小结: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水资源南多北少,且相差悬殊,而土地资源北多南少,水资源与土地资源的配置问题不合理。
探究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与气候、地形之间的联系。
材料1.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
材料2.我国的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布图
材料3.我国的干湿地区
材料4.我国的地形分布图
教师指导:以我国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图与季风区分布图、干湿地区分布图、地形分布图相互叠加指导。
探究问题:土地分布与气候、地形之间的关系。
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教师演示:看视频图片,说一说土地资源对农民的重要性,以及对土地破坏、保护耕地
的重要性。
教师:土地资源如果利用不当,或者遭到人为破坏,会引起土地资源退化,生产能力下降,甚至完全丧失。目前我国土地利用中存在诸多问题,各类土地资源都不同程度地遭到破坏。作为一个中学生,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教师总结:土地是立国之本,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来说,合理用地、节约用地、保护耕地尤为重要,因此,政府把“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作为我国的土地基本国策。
教学反思
地理学科是研究地球环境与人类之间关系的学科,地理知识来源于生活,又要为生活服
务。土地是自然环境中的物质,又是与我们生活生产密切相关的资源,土地资源危机意识不仅仅是地理课上学生应该形成的意识,而是全球人应该形成的意识,在这节课上我用了大量的数据、图片等资料帮助学生形成保护土地资源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