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陆分布
教学目标:
1、了解全球海陆面积比较,海洋和陆地分布的特点。
2、通过读图掌握世界七大洲的名称、分布及其界限。
3、学会用简单的几何图形绘制七大洲的轮廓。
4、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空间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审美意识和学习地图的兴趣。
教学方法:
目标教学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七嘴八舌话海陆
【展示杨利伟的太空照片】
师讲:同学们,你们知道中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航天英雄是谁吗?世界上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宇航员是谁?他们都说:在太空里看地球是一个蔚蓝色的星球,请同学们欣赏。【展示在太空拍摄的地球卫星照片】
师讲:他又说: “我们给地球起错了名字,它应该叫作‘水球’, 而不应叫‘地球’。”人类生活的家园是海大还是陆地大呢? 该叫作‘水球’,还是叫‘地球’?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海陆分布》
生答:杨利伟 加加林
学生七嘴八舌各自发表自己的见解
生1:海洋大,应该叫水球。
生2:当时起名时,不知道海洋大还是陆地大。
生3:怕和太阳系里的水星混淆。
… …
由遨游太空的宇航员和加加林关于为地球起错名字的感叹来让学生进行辩论,引入本节内容的学习,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他们求知的欲望,同时凝聚学生的注意力
依据目标去自学
【出示学习目标】
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地球表面海陆所占的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的特点。
运用世界地图说出七大洲的分布及其界线。
学生依目标自主学习,在学习中(1)自己认为重要知识在课本上标出。(2)完成助学上“学习过程”里的问题。(3)疑难问题做出标记,以待解决。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
重点难点来突破
算一算
看一看
比一比
议一议
过渡
填一填
描一描
演一演
画一画
知识构建呈小结
【板书】一、七分海 三分陆
【组织学生做传“球”游戏】
【展示世界各大洲陆地面积比较图】
师问:地球表面积为5.1亿,你能知道陆地海洋各占全球面积的多少吗?
【指导学生观察地球仪】
师问:你知道为什么加加林说地球应该叫作“水球”, 而不应叫“地球”了吧?
追问:你能解释一下地球为什么叫“水球”而被叫“地球”?
【启发学生继续观察地球仪分层设色地图】
师问: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是均匀的吗?海洋和陆地的分布是连续的吗?
【引导学生读课本43页图3—1—2 地球表层的海陆分布】
师问:比较各半球中海陆面积大小,说一说你,那个半球的陆地面积更大?
追问:海洋和陆地相比呢?
学生将各自小组的一个“球”从支架上取下,小组成员逐个传递,学生按住“球”后,观察左手大拇指按住的是陆地还是海洋,各小组统计按住海洋和陆地的人数,并进行比较。
结论:海洋大于陆地
学生通过计算得出:陆地占地球表面积的29%,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71%。
生答:由于地球上的部分地区被广阔的海洋所覆盖。
生答:因为人类生活在陆地上,限于当时的条件,人们并不知道除了陆地外还有海洋,而且海洋的面积大于陆地。
生答:不均匀
海洋是连续的,陆地不是。
各小组学生通过读图和三组半球海陆面积的数据统计,比较
、讨论、整合。
回答:南北半球来说北半球陆地大于南半球;东西半球来说东半球陆地大于西半球;陆半球陆地大于水半球。
生答:都是海洋的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引起学生兴趣,直观、形象掌握海陆面积比例。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统计应用能力。
观察地球仪,让学生学会观察地图,从中提取相关信息。 ?
通过读图比较和数据统计,一方面复习了前面的知识,另一方面使学生了解了更多统计图的表现形式,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读图能力,让他们学会观察地图。
【提出问题】如何描述地球表层海陆分布的特点?
师讲:我们知道地球表层海洋彼此相连,陆地则被海洋分割成大小不等的许多块。如图
【出示板图】
【板书】二、七大洲
【教师发给每位学生两份东西半球海陆分布空白图】如下:
引导学生做以下几个活动:
一、“填”
师问:东半球主要有那些大洲?西半球主要有那些大洲?
二、“描”
指导学生读课文45页3—1—5图,描边界时注意亚欧、亚非、南北美洲相交处地理事物,找出大洲分界线。
描完后引导学生观察地图。
提问:(1)那些大洲的陆地是相连的,那些大洲仅有狭窄的分界线?并说出分界线地理事物?
(2)赤道穿过那几个大洲?
(3)说说七大洲轮廓特征,比较七大洲面积大小。
三、“演”
在班里找七名学生代表,分别拿到七大洲的轮廓图,如下:
四、“画”
教师在黑板上画做示范
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
各小组学生讨论交流,归纳总结:1、七分海、三分陆2、海洋是连续的,陆地不是3、北极地区是海洋,南极地区是陆地4、大陆轮廓多呈三角形等。
学生理解图意回答:
A为大陆 如:中国大陆
B为半岛 如:山东半岛
C为岛屿 如:台湾岛
ABC合在一起为大洲(共七大洲)
学生在空白图上填出七大洲,看哪个小组填的快。
生答:东半球主要有亚洲、非洲、欧洲和大洋洲;西半球主要有北美洲和南美洲;南极洲东西半球都有。
学生在已填出七大洲图上用红笔先描出各大洲的边界;再用蓝笔描出赤道。比较哪个小组描的快。
每个学习小组选出代表展示。
(1)亚洲和欧洲陆地是相连的,分界线是: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
亚洲和非洲、南北美洲仅有狭窄的分界线。
亚洲和非洲分界线:苏伊士运河
南北美洲分界线:巴拿马运河。
(2)南美洲、非洲、亚洲、大洋洲。
(3)学生辨别后,各抒己见。面积由大到小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学生表演:
(1)自述。如:我的名字叫亚洲,是老大,与欧洲相连,与非洲隔苏伊士运河,赤道在我东南穿过……
(2)展示面积大小。七名学生按拿到的大洲面积大小排队。
(3)展示相对位置。亚洲、欧洲、非洲一起,南美洲、北美洲一起,南极洲最南,大洋洲居中。
学生边看边画。
大陆
海 三分陆地 岛屿 七大洲
陆 半岛
分
布
七分海洋——四大洋
培养学生归纳总结和“描述”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从直观形象上进一步加深理解概念。然后过渡到下一个重点知识。
对七大洲有个完整的认识。??
根据学生的心理认知,让学生动手描出各大洲的简单轮廓,再在小组内辨别并讨论其位置界限。这样的活动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通过自己整理、分析、归纳、总结的学习过程,来领悟合作、互助、讨论、交流的意义。
加深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对地球上七大洲空间的理解也就更深刻,并以此来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获得知
培养学生的绘制板图的能力,加深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巩固复习加深理解,对本节内容有整体框架认识
达标练习:
1.地球上陆地和海洋的面积比例是(??? ) A.4∶6 B.3∶7 C.2∶8 D.1∶12.关于地球上海陆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 B.南半球陆地多于北半球 C.西半球陆地多于东半球 D.陆半球陆地多于海洋3.下列各大洲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
A.亚洲、非洲、大洋洲??? B.大洋洲、北美洲 南极洲
C.南美洲? 欧洲? 亚洲??? D.南极洲? 南美洲? 亚洲
4.赤道和极圈均穿过的大洲???????????
A.欧洲??? ??B.北美洲?? ?????C.亚洲 ?????D.南美洲
5.七大洲中,面积最大和最小的是:?
A.非洲和欧洲?? B.北美洲和南美洲?? C.亚洲和大洋洲? D.亚洲和南极洲
6.纬度最高的大洲是
A.亚洲?? B. 欧洲??? C.北美洲??? D.南极洲
7.下列大洲中既位于北半球又位于西半球的大洲是
A.亚洲??? B.非洲?? C.北美洲??? D.南美洲
8.下列大洲中,赤道、南、北回归线都穿过的是
A.非洲??? B.南美洲??? C.亚洲??? D.北美洲
9.下列四个大洲中,表示欧洲的是( )
10.读东西两半球,填写下列内容:
?
(1)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大洲是:
A__________洲?? ?B________洲?? C_________洲、??? D__________洲
(2)A、B两大洲之间的分界线是_____________运河,C、D两大洲之间的分界线是___________运河。? ???
(3)在图中填出各数字代表的四大洋。
教后反思
1、学生进入中学后,首次接触世界地理教学内容,学习海陆分布采用了做游戏、观察统计图、地球仪等多种形式让学生感受七分海洋、三分陆地。七大洲的学习学生对名称较熟悉,通过读图直观感受,填、描、演、画四步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通过自己整理、分析、归纳、总结的学习过程,来领悟合作、互助、讨论、交流的意义。加深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对地球上七大洲空间的理解也就更深刻,并以此来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获得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