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九上化学 4.1空气的成分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鲁教版九上化学 4.1空气的成分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9-12-26 22:53: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 第一节空气的成分
教学目标:1、了解原始大气到现在的空气的演变过程。
2、通过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实验,认识空气的组成。
3、学习从混合气体中除去某种气体进而测定其含量的方法。
教学重点: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方法
教学难点:从混合气体中除去某种气体进而测定其组成的方法
引入:今天,陈老师请大家先猜一个谜语:“看不见,摸不着,没有颜色没味道,你的身边常围绕”。该谜语指的是什么?
(展示一只空烧杯)烧杯中有什么?
空气看不见,摸不着,没有颜色没味道,那么,你用什么方法确定空气是真实存在的呢?学生讨论,师展示课件。空气到底是由哪些成分组成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四单元的第一节,共同来进一步认识空气的成分。大家已经知道空气中有哪些成分呀?在平常的生活当中哪些现象能证明有O2、CO2、H2O存在呢?请大家思考讨论一下?(2分钟)
(板书)第四单元第一节空气的成分
一、认识空气的组成
收集证据:根据已有知识,联系生活经验,收集到的证据可能有:①动物进行呼吸作用需要氧气,并放出二氧化碳;②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要吸收水和二氧化碳,并放出氧气;③煤等燃料燃烧要氧气并放出二氧化碳;④夏天,从冰箱里拿出冰矿泉水后,矿泉水瓶外壁就会有水珠凝结;⑤干脆的饼干在空气中放置会受潮变软……
做出结论:空气中含有含有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和其他杂质(如尘埃)等多种物质。除了有O2、CO2、H2O,空气中还有其他成分吗?请大家自学P74认识空气的组成这节内容,完成学案。老师指导并解释为什么不是加起来之和为什么不是100%的原因。说明空气是一种混合物,主要由以上成分组成。(复习混合物)(7分钟)
空气的成分主要有氮气、氧气。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你知道怎样通过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吗?
要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我们需知道哪两个值?V空气和VO2,怎样测定一个容器内空气的体积呢?先将容器装满水,测出水的体积。氧气的体积怎样测出呢?
分析思路:除去空气中的氧气,测其余气体的体积
除去其余的气体,测氧气的体积
比较两种方法,第 种比较简单。
提出问题:要想除去氧气,什麽样的物质合适?
分析得出物质需要满足的条件:1、能与氧气发生反应
2、不能与空气中氧气之外的气体反应
3、生成物不为气体,最好为固体。
蜡烛+氧气---→二氧化碳+水(无色液体)
木炭+氧气---→二氧化碳(无色气体)
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白色固体,有毒)
镁+氧气→氧化镁(镁也能与二氧化碳和氮气反应)
铜+氧气→氧化铜(固体)
综合考虑,大家觉得选哪种物质与氧气反应比较好?(5分钟)
桌上这套仪器就能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介绍仪器和药品名称。
空气的体积=V具支试管+V注射器中的
V具支试管的测量方法?请学生上讲台测量。注射器内的直接计数,请学生推拉注射器活塞,读出注射器内的空气体积数,老师记录在黑板上。老师演示实验,请学生观察现象,并请一位同学在讲台上仔细观察并描述现象。
完成75的表格
写出反应方程式
得出结论:空气中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8分钟),从而也证明了空气中除了氧气外,确实存在其他成分,是一种混合物。
上述实验在哪些环节上可能造成误差?如何避免或减小这些误差?
学生思考并完成学案
装置气密性要好
铜丝要足量,保证氧气被耗尽
加热时间要足够长,温度要足够高
在加热过程中不断推拉注射器
要冷确至室温后才读出剩余气体的体积 (8分钟)
小结:本实验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依据空气中各组分性质的差异,利用化学反应,在不引入新的气态杂质的前提下,将氧气转化为固态的氧化铜,达到测量的目的。
那么,还有什么方法能测量氧气的成分呢?例如,我们选择红磷他氧气的反应。演示反应图,引导学生分析磷和氧气反应的方法及注意事项,为减少污染,应怎么处理?
如果要选用碳,应怎么处理?(8分钟)
完成学案。(2分钟)
引导学生自学(2分钟)
学生提问,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