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九上化学 6.3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鲁教版九上化学 6.3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9-12-26 23:06: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六单元 第三节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及其相互关系;
2.记住二氧化碳的主要化学性质,并能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出来;
3. 通过CO2性质的探究过程,学会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
过程与方法
1.能独立完成二氧化碳性质探究实验,熟悉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
2.培养分析、加工处理图片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自然界中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认识保护自然平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相关知识
固态二氧化碳——干冰。
重点
二氧化碳的性质与用途
难点
CO2性质的探究过程
方法、技巧
与规律小结
探究物质的一般方法: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制法和应用。
进入深洞,要先进行灯火实验。
板书设计
第三节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
一、二氧化碳的性质
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
2.化学性质:
①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
CO2+H2O=H2CO3
②二氧化碳能与澄清的石灰水反应。
CO2+Ca(OH)2=CaCO3↓+H2O
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也不支持呼吸
*3.二氧化碳的用途
决定

性质 用途
反映
教 学 过 程
知 识 点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1.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2.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2.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3.二氧化碳的用途
复习: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药品、仪器、原理、收集方法等)
新课学习:
【提问】为什么我们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而不用排水法?为什么能用燃着的木条验满二氧化碳呢?
这些问题与我们二氧化碳的性质有关,那这节课我们来共同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我们将通过以上5个实验进行探究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密度、溶解性等)。
老师演示实验,学生认真观察在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给予及时纠正。
请小组的代表发言,交流实验情况。
根据实验归纳出物理性质:
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老师演示实验,学生认真观察在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给予及时纠正。
请小组的代表发言,交流实验情况。
【提问】是什么物质使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学生猜想,教师演示实验
根据实验归纳出化学性质:
⑴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
CO2+H2O=H2CO3
碳酸的水溶液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成红色。碳酸不稳定,受热易分解。
⑵二氧化碳能澄清的石灰水反应,使之变浑浊。
CO2+Ca(OH)2=CaCO3↓+H2O
这一反应可用来检验二氧化碳。
⑶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提问】二氧化碳有哪些用途呢?这些用途利用了哪些性质呢?性质与用途有什么关系?
【创设情境】屠狗洞之谜
二氧化碳不能支持呼吸,所以进入就未开启的菜窖或干涸的枯井之前,应进行灯火实验。
学完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存在哪些疑问?
观看与回忆
聆听
思考回答
结合导学案,设计实验方案,探究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结合导学案,实验探究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并记录
猜想:水、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的碳酸
交流讨论,完成导学案
思考
聆听
谈谈自己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