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
教学分析
(一)教学总体设想
本节以观察“蚂蚁的运动器官和步伐”及观察“鸡运动器官的结构”两个活动为窗口,尝试开放性课堂教学。在这种教学模式中,以学生的活动为主,按照学生的思维发展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想象力,激发学生的思维创造力,培养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尽量减少引导,放开课堂。
(二)教学重点:
观察蚂蚁的运动器官和步伐,掌握观察动物运动器官的一般方法。
观察鸡运动器官的结构,说出脊椎动物运动系统的组成,理解运动的产生。
(三)教学难点:
观察蚂蚁的运动步伐和肌肉。
观察鸡运动器官的结构,说出脊椎动物运动系统的组成。
在我所任教的8个班级中数本班学生思维最为活跃,能动性较强,知识面较广,因此,开放性课堂教学的尝试对于分层教学研究是很有意义的。
通过本节掌握观察动物运动器官的一般方法,并能举一反三,应用于研究其它动物的运动器 官。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能说出常见动物的运动器官
能说出脊椎动物运动系统的组成。
理解动物如何产生运动。
(二)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探究蚂蚁的运动器官和步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使其掌握观察动物运动器官的一般方法。
通过观察鸡运动器官的结构,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观察、交流、辩论等活动,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探索精神。
加深对合作学习的体会与认识,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通过观察蚂蚁的生活环境,使其关注生态环境,提高环保意识。
教学策略
课堂组织形式
以四人合作小组为主体,通过观察实验,问题讨论辩论,交流分析,掌握观察动物运动器官的一般方法和理解动物运动的机制,突出显示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课堂模式,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
教学材料和用具
蚂蚁及其装运器具、食物、剖开的猪关节、解剖器具;课件、实物展台等。
教具媒体综合应用
实物观察、解剖与多媒体的合理应用,在展示直观效果的同时获得感性认识,在思辩的过程中上升到理性认识。
课程资源开发利用
充分利用城乡结合部学生的优势,在各种环境中捕捉蚂蚁,关注蚂蚁的生态环境,提高环保意识。通过小组讨论、辩论,激发学生思维发展和飞跃,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
教学过程
一、课前布置
1.以合作小组为单位,每组捕捉蚂蚁10~20只,同时观察蚂蚁的生活环境。
2提示:用什么方法捕捉不伤害到蚂蚁及其周围环境?装运蚂蚁的过程中要注意什么问题?为观察活动作准备,同时了解蚂蚁的生活环境,关注蚂蚁周围的生态环境,提高环保意识。?
直接告诉学生如何诱捕蚂蚁是很简单的事,但学生通过思考后自己解决了这个问题,我想会更有价值。
大部分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诱捕蚂蚁,发现白糖对蚂蚁没有太大吸引力,而甜味浓、气味香的糖类或油炸食品对蚂蚁有较强的吸引力,还有的把蚂蚁的生活环境如草、土等一起带来。
在装运蚂蚁的过程中学生考虑最多的问题是氧气的供给,于是有的用矿泉水瓶扎孔透气,有的用细孔钱包等等。
我发现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无限的。
二、引入新课
复习:(个别提问)
动物运动方式的多样性及其重大意义,引入探索动物的运动器官。
三、新课
(一)动物的运动结构
A?观察:
蚂蚁的运动器官
1.各组可参考课本P83制定本组观察计划。
2.提示:
①蚂蚁的运动器官有哪些?数量有多少?有何特点?
②蚂蚁是如何运动的?
③观察后要注意什么问题?
回顾和总结上节课的主要内容。
通过本观察掌握观察动物运动的一般方法,能举一反三地观察其它动物的运动。
通过制定计划,给学生一个思考的余地,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前考虑到各组能力不均衡,因此提示了几个问题作为参考。
学生能以比较形象、生动的语言来总结,如空中飞、水中游、地上跑、跳、走的,地下钻的等。动物运动的多样性是为了更好地生活。
各组基本能制定出观察计划。
多数学生有自己的思维观点,只有少数学生参考提示。
在观察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问题是如何让蚂蚁跑得慢一点,才能观察清楚蚂蚁三对足的协调运动。
有的用放大镜圈住蚂蚁限制了蚂蚁跑动的范围;有的把蚂蚁放在鸡翅膀上而达到目的:有的把蚂蚁放在较粘的糖果上;有的直接把很多蚂蚁都放在可乐瓶里观察,我发现瓶里的蚂蚁跑得比较慢,学生告诉我一个秘密“上课前观察时,它们拼命跑,现在跑累了。”体现了学生特有的语言思维特点。
学生的创造力真的是无穷的。
B交流:
各组派出“天才演说家”来交流观察结果并完成观察报告。
C小结:
①蚂蚁的运动器官有三对足或翅膀,足是分节的。
②蚂蚁运动是依靠足里肌肉的收缩和舒张,以一侧的前足、后足锻炼学生的表达交流能力。
如第四小组观察到“蚂蚁有六只‘脚’,分成三对,而且每只‘脚’都是分节的,分为三节”,我鼓励他“观察得非常认真仔细,科学的发现往往从认真仔细观察开始的,也许明天 的诺贝尔就在我们这里”;第八小组观察到“蚂蚁快速跑的时候,它的‘脚’与地面是平行的”,我在交流过程中,我成功地运用了鼓励评价方法。
我表扬学生时不但要说“好”而且要说出“好”在哪里,才能有效地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和另一侧的中足为一组进行交替运动。
D转折:
掌握了观察动物运动的一般方法后,请回去后继续观察周围其它动物的运动,下节课交流。
动物运动的秘密在哪里呢?
留给学生思考的余地,学以致用。以问题转折。
表扬她“能运用数学知识,有较强的空间概念”;我注意到第一小组把蚂蚁放在有土有稻草的瓶子里观察,就 请她谈一谈“为了不让蚂蚁感觉到突然变化的环境,让它们生活得安稳一些”,我表扬她“在科学观察的同时注意保护环境,有较强的环保意识”
(二)脊椎动物的运动系统
A.观察:脊椎动物的运动系统
参考课本P83制定本组观察计划。
提示:
肌肉是怎样附着在骨上的?肌肉是怎样牵引骨运动的?骨与骨之间是怎样连接的?如果鸡翅只有肌肉或骨能不能运动?一块肌肉能单独完成运动吗?脊椎动物运动系统的组成?
B.交流:
各组派出“天才演说家”来交流观察结果并完成观察报告。
C.小结:
1.脊椎动物的运动系统是由骨、骨连接和骨骼肌三部分组成的。
2.肌肉是运动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在神经的支配下肌肉收缩或舒张,牵拉附着的骨,以可动的骨连接为枢纽,产生运动。
同上
最为精彩的是在如何产生运动这个问题上引发了两种观点的辩论,有两个小组认为是骨骼的 运动牵引了肌肉的收缩或舒张,而另两个小组却认为是肌肉的收缩或舒张引起了骨骼的运动,双方都在实物展台上展示了支持他们理论的证据,似乎都有道理,最后引导学生观察屈肘和伸肘运动示意图,联系自己的运动过程,来判断。在交流过程中,我激励了学生,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学生也显示了实事求是提科学 态度和探索精神。????
适时激起小组间两种不同观点之间的对抗式辩论,引起思维的交叉发展,从而解决问题,是本堂课的高潮。
3.人和脊椎动物的任何一个动作,都必需由一块以上的骨骼肌共同协调完成的。
手在拉动,你如果不拉它,那它怎么运动?”这涉及到了运动的动力问题,由于时间关系,我把这个问题留给了学生,回去思考后,下节课继续交流。
课后总结:
整节课,学生在欢快的气氛中探索着,虽然他们的语言显得有些幼稚,他们的思维还不够成 熟,甚至他们的有些观点是错误的,但学生的思维在思辩过程中交叉和发展,充分展示了学 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分析问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培养了自主学习的习惯。
因此,我想这种开放性课堂教学模式,对于素质较高的学生群体来说,是还给他们思维飞跃的空间和激发他们思维创造力的很好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