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古诗词复习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一语文古诗词复习教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3.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9-12-14 17:17: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运河中学初一语文复习教学案----古诗词赏析
班级: 姓名: 得分:
教学目标:
1、能熟练背默本册所有古诗词;
2、领会诗词中精美句子的妙处;
3、体会诗词的意境,感悟诗中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领会诗词中精美句子的妙处;
2、体会诗词的意境,感悟诗中的情感。
(一 ) 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诗中抒发了诗人在旅途中思乡情怀的诗句是: , 。
2、诗中“ , 。”一联被后人评价为有盛唐气象的名句。
3、“风正一帆悬”中的“风正”可否换成“风顺”?为什么?


4、如果将“风正一帆悬”改成“风正数帆悬”好不好?为什么?


5、“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你认为它妙在何处?



(二)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销二乔。
6、诗中的周郎指 ,他生活在 。(年代)
7、赤壁之战是我国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你还能举出我国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吗?(不少于两个)

8、“东风不与周郎便“一句中的“东风”有两层含义,各指什么?

9、作者借“二乔”来象征什么?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三)浣溪沙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10、上片写 ,下片抒怀,其内心所唤起的应是: 。
11、词的“ ? , 。”三句以反诘
唤起,以借喻回答。
12、词的“休将白发唱黄鸡”这一句化用了白居易的诗句“ ”,这两句异曲同工的诗句都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13、请说说这首词所表达词人的人生态度?



(四)十五夜望月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4、本诗的作者是 代诗人 ,他与 合称为为“张王乐府”。
15、此诗展现了一幅 的中秋之夜的图画。
16、前两句写景, 、 、 之景虽说是无声,却更能衬托出月夜的宁静,也不难感受到诗人绵绵的忧思。
17、后两句诗人借明月抒怀,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之情,这在古诗文中是常见的写法,请你写出两句借月抒怀的诗句:①祝福友人: ,
。②祝愿天下所有人: , 。
③思念故乡、亲人: , 。

(五)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8、“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又名为《 》,文题中的“张十八”指的是水部员外郎 ,“员外郎”是水部副职,正职叫 。
19、解释下列字词并给加点字注音:
①酥( )( ) ②绝胜( ) ③皇都( )
20、诗的前两句写景,其中运用比喻修辞的句子是: 。后两句转为 ,以 手法,突出早春的可爱。
21、请将诗人在前两句中所表现的意境描绘出来。(80字左右)
(六)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22、这首词以 为题材的佳作,恰如一幅 图,使人有身历其境之感。
23、词的“ , ”两句,通过嗅觉和听觉来捕捉夏夜景物特征,给人印象鲜明而深刻。
24、本首词上片写 ,下片写 。两种不同的自然现象词人将其糅合的巧妙自然,同时词的三、四两句运用了 的写法,将农村丰收后的喜悦之景跃然笔端。
25、本首词描写的是 季的景物,从 、 、 等词语中可以看出。
26、本词中运用数字对偶的句子是 , 。你还学过哪些运用数字对偶的诗句,请写下来: , 。
27、从其它诗词中找出和“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异曲同工的两句: , 。(提示:以声衬静)

(七)秋词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28、诗中写景的句子是 。你从中看到了怎样一幅图景? 。
29、诗人对秋天的感受与众不同,“ , ”两句一反前人悲秋的感慨,抒写了奋发进取的豪情。不禁让人联想起大诗人李白《行路难》中的诗句 , 。这句诗充满信心与展望的强音,抒发了词人到达理想彼岸的凌云壮志。
30、全诗运用 、 、 三种写作手法,寓意深刻,
形象鲜明,诗人为我们创造出美妙的诗情画意,发出了“ ”的感慨。

(八)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31、本首词上片问 ,下片问 。其实归根到底是问 ,表达了词人对人生哲理的追求。
32、“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两句化用了李白《把酒问月》中的诗句:
, 。
33、“不应有恨”中的“恨”意思是 ,结合词的意境来看,词人可能恨的是什么?

34、本首词表达了作者旷达胸襟,表现作者感悟人生哲理的词句是: ,
, 。
35、新年即将到来,你准备给远在国外的表哥发送一条祝福短信,如若让你从《水调歌头》中选择一句作为短信内容的话,你会选择 。
说说你所选择的这句话的意思:

(九)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36、、《迢迢牵牛星》是《 》中的一首,借用了天上“ ”的神话故事,表达人间的悲情,写尽了天下多少痴情男女的离恨与相思。
37、十句诗中有六句用了叠字,如“ , ”,请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十)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38、这是一篇 的怀念友人的诗。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诗人将
人格化,无知无情的明月成了善解人意的知心人,意境新颖,令人回味无穷。
39、“子规”指的是 (鸟名),这种鸟经常在暮春啼叫,在古诗中是凄凉、哀伤的象征。本首诗中“ ”三字看似平淡,其实含有诗人的悲痛之意在其中。
40、本首诗作者借明月抒怀,表达了对友人王昌龄的同情和关切,也请你运用所学过的古诗文写出一句祝福友人的诗句: , 。
七(上)语文复习教学案答案
——古诗词赏析

1、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3、不能。“悬”是端端直直高挂着的样子。诗人不用“风顺”而用“风正”,是因为光“风顺”还不足以保证“一帆悬”,风虽顺,却很猛,那帆就鼓成弧形了。只有既是顺风,又是和风,帆才能“悬”,而“正”字兼含“顺”与“和”的内容。4、不可以。因为“一帆”以小景衬大景,突出了江面的开阔;从对仗的形式看,“一帆”与“两岸”相一致。5、诗人善于锤炼字句,海日用“生”,江春用“入”,将景物拟人化富有生机;这一联描写时序交替中的自然景物,暗示着时光的流逝,蕴含着自然的理趣。6、周瑜 三国7、官渡之战 淝水之战8、①指自然界的东风;②指赤壁之战。9、以两个美女象征国家命运,真可谓以小见大,别出心裁。
10、景 对大自然的喜爱及对人生的回味。11、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12、听唱黄鸡与白日 感叹世事匆促,认为即使到了暮年,也不应有那种“黄鸡催晓”、朱颜已失的衰颓心态,体现了作者在贬谪期间旷达振作的精神状态。13、表达了词人对大自然的喜爱及对人生的回味,体现了作者在贬谪期间旷达乐观的精神状态。14、唐 王建 张籍15、寂寥、冷清、沉静16、 树 露 桂花 17、①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②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③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8、初春小雨 张籍 郎中19、 ① sū 酥油,从牛羊奶中提取的脂肪。 ②Shèng 远远胜过 ③京城长安(今指西安)20、天街小雨润如酥 议论 对比21、诗人如画家设色作画,描摹早春特有的景致:细雨蒙蒙,春草乍生,远看有草色,近看却没有。象征大地回春的淡远草色,远胜过晚春满城处处烟柳的景色,人们怎能不珍惜早春这一最美好的时光?22、农村生活 山村夜行图23、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24、 晴 雨 虚实结合 25、夏 清风 鸣蝉 稻花香 蛙声26、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27、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28、晴空一鹤排云上 晴空鹤飞冲天的动人图景29、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30、议论 抒情 写景 秋日胜春朝31、天 月 人生
32、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33、怨恨 对亲人不能团聚和人生失意的怨恨 34、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35、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只希望人人年年平安,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36、古诗十九首 牛郎织女37、迢迢 皎皎 纤纤 札札 盈盈 脉脉
不但读起来琅琅上口,而且增加了全诗缠绵的情调。38、以景传情 月亮
39、杜鹃 过五溪 40、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