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课 合肥利用与保护自然资源
【课型】活动课
【课标及解读】
●举例说明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的区别。
●认识合理利用与保护自然资源的重要性。
【教学目标】
1.掌握“问题-解决”式学习方法的基本流程。(难点)
2.知道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国情,找出存在的主要问题。(重难点)
3.针对我国自然资源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措施。(重难点)
4.了解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的区别。(重点)
【教学模式】先学后教—合作达标
【教学方法】问题导学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
意图
复习
引入
引入:上节课对我国水资源的学习,我们可以叫做“问题---解决”式学习,出示解读“问题---解决”式学习
通过这一模式,了解了我国水资源的不足不均等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前景令人担忧,这节课用这一模式来看看我国的其它资源,是否是同样令人担忧,果真如此的话,我们也要为保护祖国的资源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1.复习展示。
2.了解“问题---解决”式学习。
温故知新
树立忧患意识
定向示标
出示目标,适当解读。
了解学习目标。
明确目标
活动
一、
了解国情发现问题
活动二、
追根求源找出症结[来源:Zxxk.Com]
活动一、了解国情、发现问题
1.数据对比,发现问题:
比较课本P69材料一中表3-3-1的数据大小,思考:我国自然资源的总量居世界 列,人均占有量 世界人均占有量。
总结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国情:种类 ,总量 ,人均占有量 。
2.数据变化,发现问题:
分析课本P70材料二中图3-3-1的数据变化,思考:1995年后我国的石油消费量逐渐 (高于、低于)产量,结合图3-3-2中汽车保有量 (缓慢、快速)增长。
总结我国石油供需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石油产量 消费量,需要大量 。
3.分布不均,发现问题:
观察课本P70图3-3-3中煤、石油、天然气的分布,思考:西部尤其是新疆油气资源 ,但环境 ,人口 ,经济 ;东部环境 ,人口 ,经济 ,但油气资源 ,所以我国实施了 一二线工程。
总结我国资源分布问题:分布 ,根据经济发展的情况需要长距离 。
活动二、追根求源、找出症结
阅读课本P71中间部分,结合活动一探究问题根源、后果。
根源
问题
后果
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 。
部分重要资源 。
资源需要长距离 。
师巡视学情。
参考活动指导,自学。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自主获取信息的能力。
引导交流:学生在初步完成上面的问题之后,小组内交流自己的疑惑,形成自己的答案。
展示点拨:找学生说出上面问题的答案,其他学生可适当补充;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同时,根据学生回答情况适时点拨。
点拨1.数据对比,发现问题:
引导分析“人均占有量少”的根源和后果。
总结:人均占有量少形成了资源压力大的矛盾。
点拨2.数据变化,发现问题:
引导分析“部分资源短缺”的根源和后果。
总结:经济发展迅速,部分资源供不应求---供需矛盾大。
点拨3.分布不均,发现问题:
引导分析“部分资源需要长距离调运”的根源和后果。
总结:分布不均形成了“重要资源集中分布区与经济发达地区较远”的矛盾。
七嘴八舌说浪费
---“观察身边的资源浪费现象”
并尝试分析根源、后果。
在老师的点拨中理清资源问题:
“人均占有量少”
“部分资源短缺”
“长距离调运”
通过分析根源和后果,认识我国的资源危机。
展示身边的资源浪费现象,分析根源、后果,认识资源危机。
帮助学生理清资源问题认识资源危机
承转过渡
小结:通过P69材料一我们发现了我国资源的基本国情:种类多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少;通过P70材料二我们发现了以石油为代表的部分重要资源短缺问题;通过P70材料三我们发现了部分资源需要长距离运输问题;总而言之我国资源存在诸多问题,面对诸多问题逃避不是办法,我们要打起精神,积极应对,加以解决。
活动三、
拟定措施对症下药
活动三、拟定措施、对症下药
4.既要开源,又要节流:
阅读课本P72段1,说说解决自然资源的根本措施 和 ,
讨论:“加大勘探力度,增加探明储量” ,“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垃圾分类回收,变“废”为宝” , “发展循环经济,减少“三废”排放”“改进技术工艺,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哪些属于“开源”,哪些属于“节流”。
5.可与非可,分类保护:
阅读课本P72段2,说说可再生资源的特点是能够 或能够 ,非可再生资源的特点是在一定时期内数量 。
分类:土地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煤炭、铁矿、石油。
议议可再生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吗?再议议我们生产生活中应该怎样区别使用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
6.低碳生活,从我做起:
保护资源人人有责,低碳生活从我做起,课本P72的10件“小事”你做到了吗?
巡视了解学情。
参考活动指导,自学。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自主获取信息的能力。
引导交流:学生在初步完成上面的问题之后,小组内交流自己的疑惑,形成自己的答案。
展示点拨:找学生说出上面问题的答案,其他学生可适当补充;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同时,根据学生回答情况适时点拨。
点拨4.既要开源,又要节流:
强调,开源即开发新新资源,节流即节约或提高利用效率。举例说说身边有哪些或还知道哪些“开源节流”的做法?
点拨5.可与非可,分类保护:
复述强调再生资源、非可再生资源的各自特点,
举例说说身边的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
点拨6.低碳生活,从我做起:
为了珍惜我国日渐紧张的资源,请认真思考你还做过哪些保护资源的“小事”说说让我们大家向你学习,你还打算通过哪些“小事”来为我国紧张的资源出一把力?
在老师的点拨中识别“开源节流”,识别“再生资源、非可再生资源的各自特点”。
在追问展示中逐步树立保护自然资源的观点。
结合身边的事逐步形成保护资源意识
课堂小结
师生互动总结
当堂达标
完成导学案中的问题,当堂达标。
教学反思:
1.以复习水资源问题引导学生建立“问题-解决”学习模式,并形成资源危机意识,以发现、分析、解决我国资源问题,引导学生掌握“问题-解决”学习模式,树立科学的资源观。
2.本节活动课,小组合作尽可能建立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尽可能兼顾学生接受能力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