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的气候
【课标要求】
区分“天气”和“气候”的概念,并能正确运用。
运用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
举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是气候,能够区分描述天气和气候的语言;
能够正确使用“天气”和“气候”这两个地理术语。
2.学生能够举例子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重点)
3.使学生能够运用上海市气温变化曲线和各月降水量柱状图及北京市气温年变化曲线和各月降水量柱状图,学会分析一个地区的气候特征,并能比较不同地区的气候差异。 (难点)
4.运用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知道全球气候类型种类。 (重点)
【教学模式】问题导学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探究、展示交流、教师点拨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
景
导
入
[景观展示]:
多媒体展示各类植被景观图片:
通过刚才这些景观图片,我们可以了解到世界各地景观差异显著,主要原因是什么呢?
观察图片,然后思考, 说一说自己的看法:
世界各地植被景观差异很大,你认为主要原因有哪些呢。
通过图片展示,
导入课题,
引起学生的思考
自
主
学
习
[引导自学]:
一、气候与生活 (板书)
1引导学生阅读课本,完成表格:
2 请判断:下列描述的是气候还是天气?
阅读课本,
找出答案,
做好标划。
先判断,然后连线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启
发
思
维
[小组讨论]:
1 引导学生认真读一读。
我们看课本P73,四位外地朋友是怎样介绍家乡气候的?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有哪些字眼表明时间的长短?这些特点是否经常变化呢?比如今年这样,到了明年就变化了呢?
认真领会“天气”和“气候”的区别
二、气候的地区差异 (板书)
2认识气候的两个基本要素,并要求学生理解一些基本的术语
【变式练习】
下列哪些是描述气候的?
极地地区终年严寒,非常干燥
昨天一场大雪,道路都封闭了。
撒哈拉地区终年炎热干燥
明天可能有大风降温。
引导学生掌握气候的概念。
转问:合肥的气候怎么描述?
学生经过思考,回答,表示时间长短的字眼有“终年”等;表明时间较长。
气候一般比较稳定。
学生讨论,并总结:
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的平均状况。
学生经过讨论一致认为应从时间和变化两个方面进行说明。
学生讨论:
气温:寒冷、凉爽、温暖、炎热等词
降水:干旱、湿润、多雨等词
学生根据描述的语言进行判断,是天气还是气候。
学生意犹未尽,可以考虑教材的修改作文。
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进一步明确概念
熟悉基本的气候术语和名词
。
注意对学生进行乡土地理教育 。
衔接
过渡
气候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的衣食住行都深刻地受到了当地的气候影响。
读
图
分
析
归
纳
总
结
询问同学:气候对我们的生活有没有影响啊?有哪些影响呢?
给学生提供教材里面的四幅图片。
请大家观察并讨论:
这四个少年的穿着有什么不同?能说说原因吗?
教师巡视指导。
前后位同学进行交流。
针对:学生对于藏族的少年的服饰可能问题比较多,可以在巡视时指导并说明,昼夜温差大对于服装的影响。
在学生讨论回答的基础上,老师总结:藏民为什么要在中午脱下一只袖子,晚上穿上呢?说明当地的气温的日较差很大。由于当地气温的日较差很大,根据气候的需要可以袒露右臂或双臂,并将袖子系于腰间。晚上睡觉的时候,脱下双袖,铺一半盖一半,犹如一个保暖的大睡带。可谓一物多用。
教师再观察各个小组讨论时,注意收集学生新的发现和新的论点。
教师总结:
这说明气候对服装的影响很大。
除了对服装的影响之外,还对哪些方面有影响呢?
比如饮食特点,这时提供给学生特征鲜明的图片进行展示。
引导学生从食物的源头上分析气候对于饮食的影响。
还有其他方面,像住房、交通等方面也深受气候的影响。
转问: 由上面我们可以知道不同地区的气候的差异是很大的,我们也学习过了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那么我们怎样通过这两种图形来总结一个地方气候的特点呢?
学生根据四个少年的描述,并根据他们各自的穿着进行分析。
因纽特少年:
生活在终年严寒的地区,所以穿着很厚的毛皮。
阿拉伯少年:
生活地区终年炎热干燥,所以穿着服装比较薄,而且主要为白色,可以降低太阳光的灼烧。
傣族少女:
炎热多雨,所以比较喜欢穿纱衣…..
学生观察图片并进行分析,并发表看法。
北方干燥→小麦→北方的包子
南方湿润→水稻→南方的米饭
四川潮湿→辣椒驱湿→喜食用辣椒
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培养学生阅读降水柱状图的能力。
学生自己归纳总结,加深对世界降水分布的理解。引发学生对影响因素的思考。
探究:
读图分析:
探究一:根据书上给予的上海和北京的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来分析归纳两地气候特征。
问题:
上海市一月平均气温是多少?七月呢?(分别用什么词描述?)降水主要集中在那几个月份?(用什么词描述?)
怎样描述上海的气候特点?
北京市一月平均气温是多少?七月呢?(分别用什么词描述?)降水主要集中在那几个月份?(用什么词描述?
北京的气候该怎样描述?
教师注意倾听,并引导学生分析北京与上海的不同。
转问:
世界主要有哪些气候类型呢?
学生利用前后位同学进行讨论,并分析。
上海:1月5℃左右,应该说冬季比较“温暖”;7月份27℃以上,说明夏季“炎热”;降水主要集中在6、7、8,就是说降水集中在夏季。
上海的气候特点:
冬季温暖湿润,夏季炎热多雨。
再用这个方法去判断北京的气候。
北京的1月份是-5℃,我们还能判断冬季温暖吗,得用寒冷,所以北京的气候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掌握气候的特点,以及气候的描述的方法。
构
建
与
总
结
。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