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单元 比例
第7课时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课题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新授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的现象。
2.掌握图形的放大或缩小的方法,能在方格纸上按一定的比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
过程与方法
经历图形的放大和缩小过程,体验从实践中学习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
认识图形的放大和缩小现象。
教学难点
把一个简单图形按指定的比放大或缩小并画出来。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出示一张很小的照片课件
师:能看清楚吗?有什么办法解决吗?
生:看不清楚,放大的方法。
师:回答的真好!
(教师演示放大过程)
放大与缩小的情况我们经常看到,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究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板书课题)
二、新课讲授
1.认识放大与缩小现象。
学生自学教材第59页主题图,回答问题。
生:见过,在这些现象中,放大镜看文字、投影仪投放图表、人体的影子是把物体放大;拍照片是把物体缩小。
教师演示在计算机上把图片任意放大或缩小。
师:图形放大或缩小后所得到的图形与原图相比,形状相同,大小不同。
2.在方格纸上按一定比将图形放大或缩小。
课件出示例4
(1)理解按照2∶1放大图形的含义。
师:2∶1放大后的长度大于原图的长度。(板书2∶1是放大图形)
(2)分别说出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各需要放大哪两条边,各是多少。
生:正方形只需要放大边长即可,放大后的长度是3×2=6(格);长方形需要放大长和宽两条边,放大后的长度是长4×2=8(格),宽2×2=4(格);直角三角形要放大底和高两条边,放大后两条直角边的长度分别是4×2=8(格)和3×2=6(格)。
(3)学生展示:在方格纸上画出放大后的三种图形。
(4)比较放大后的图形与原图形的异同点。
观察放大后的图形与原图形,比较它们的内角、边长、周长,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①边的长度变成原图的2倍。
②周长变成原图的2倍。
③内角的度数没有变化,所以形状没变。
④图形都比原图变大了。
(5)自主完成把放大后的正方形按1∶3,长方形按1∶4,三角形按1∶2缩小。各个图形又会发生什么变化?在方格纸上画画看。
师:同学们,根据上面的学习方法,我们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生:先理解1∶3,1∶4,1∶2的含义,其次计算原图缩小后各边的长度,最后画出缩小后的图形并比较。
师:回答的真好!同学们按这个试一试吧!
①比的含义。
1∶3,1∶4,1∶2,比的前项是应该画在图上的各边的长度,比的后项是原图各边的长度。这三个比表示是把图形缩小。
②计算缩小后的长度。
③画图。
④比较各个图形的变化。
生1:三个图形的变化是:边长缩小为原图边长的
1
3
,
1
4
,
1
2
。
生2:周长缩小为原图的
1
3
,
1
4
,
1
2
。
生3:内角的度数没有变化,所以形状没变。
三、课堂作业
1.教材第60页做一做。
2.教材第63页练习十一第1,2题。
四、课堂小结
我们学习了图形的放大与缩小,请同学们来汇报一下在这节课里我们都学习了哪些内容。
板书设计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把物体放大:用放大镜看文字、投影仪投放图表、人体的影子
把物体缩小:拍照片。
按2∶1把一个图形放大后,图形各边的长度放大到原来的2倍,图形的形状不变。
按1∶3把一个图形缩小后,图形各边的长度缩小到原来的,图形的形状不变。
图形的各边按相同的比放大或缩小后,只是大小发生了变化,形状没变。
教学反思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属于图形与几何领域中图形的运动方面的内容,比例的知识属于数与代数领域的内容。教材将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纳入比例单元中,将两条线交织在一起,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使知识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更加扎实。在教学中我通过强调“原来的长方形”“变化后的长方形”,使学生更容易认识到研究图形放大与缩小时图形的变化特点。另外,这一课时的内容也着重考查学生准确画图的能力,这也是本课时的难点。学生通过自己动手画图,可以更深刻地了解到,要把一个图形按定的比放大或缩小,只要把图形的各边按一定的比放大或缩小即可。教师还要及时引导学生观察放大或缩小前后的图形,通过对比使学生认识到:放大或缩小前后,图形的大小变了,但形状没变。这样,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借助直观图形,充分让学生动手操作,可以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全身心地投入课堂,从而比较轻松地认识和掌握图形放大或缩小的特点。
教师点评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