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运输的动力器官――心脏
〖教学目标〗
1.观察心脏,辨认心脏结构,说明心脏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2.慨述心脏的生理特征,认同体育运动有利于心脏的健康,养成积极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
3.在小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协作意识。
〖设计思路〗
本节课从引导学生观察心脏开始,步步展开,增强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以及观察后的归纳和总结,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我把心脏的结构知识进行了分解,使学生在学习中循序渐进、步步深入。从外部形态到内部结构,从模型观察到实物解剖,从结构的认识到功能的分析,反复进行观察、讨论、总结,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并进一步掌握这些知识。但是本节课要掌握的纯知识性内容很多,全靠学生们自己去观察总结很难完成。如何调整学生活动与教师讲授的关系,是本节课的关键所在。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我校地处偏远山区,生物种类繁多,学生耳濡目染,为生物教学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但经济落后,信息闭塞,教学设施陈旧,课程资源匮乏,加之受就业为目的的思想观念的束缚,使我校的生物教学困难重重,直接阻碍了学生生物素养的提高。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对上节课的掌握情况。
(二)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都知道,血液在全身是循环流动的,它为什么不会停息呢
生:由于心脏的作用。
师:对,心脏就像水泵一样,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推动着血液不停地流动,它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血液运输的动力器官――心脏。
【板书课题】
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心脏
(三)进行新课
【展示模型】揭开人体模型的胸腔,慢慢取出心脏,留给学生观察的时间。教师在展示过程中,注意提醒学生观察心脏的位置、形状、大小等(学生认真观察后,会轻松地回答出来)。
【学生总结】人的心脏位于胸腔中部偏左,在左、右两肺之间,形状像桃子,大小与本人拳头差不多。
【结构展示】把心脏模型解剖开,让学生观看。
师:心脏的内部结构到底怎样呢 引入正文。
【观察讨论】看看心脏有几个腔,各腔之间是否相通,壁薄厚有什么差别,连接各腔的血管有什么特点,是动脉,还是静脉……学生们积极地讨论,预习过的能积极带动其他学生参与。
【学生体验】取一个新鲜的猪心脏,让学生用手摸一摸,感受心房壁与心室壁的薄厚,左、右心室壁的薄厚,想一想这与心脏的功能有何关系。观察连接心
房和心室的血管,联系所学动脉、静脉的知识,了解其特点。有的女生胆子小,不敢用手摸,应鼓励。对学生的疑问注意引导分析,不要盲目地进行解释。有异议的给予肯定和表扬,以激发他们的积极性。观察血管时,可对学生适当提示,以巩固动脉、静脉概念。
【交流总结】心脏有四腔――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同侧的心房与心室相通。左右心室的壁薄厚不同,左心室的壁心肌发达,壁厚;右心室心肌不如左心室发达,壁较薄。心室与心房比较,心室壁厚,心房壁薄(解释:左、右是以人体的生理结构为依据的)。
心脏四腔分别连接不同的血管,左心室连接主动脉,左心房连接肺静脉,右心室连接肺动脉,右心房连接上、下腔静脉。
【课堂分析】根据以上所学,结合图示进行分析,如果我们把水从心脏的肺静脉注入,水可能会从哪里流出 分别从连接心脏的不同血管注入水,水将从哪里流出 学生们将展开激烈的讨论:“会从主动脉流出”“我看不会,因为心脏只是同侧的心房和心室相通”“需要事实来证明”……
【演示活动】由于新鲜心脏数量有限,只供课堂演示,在操作时,首先识别出相连的血管,预测活动结果,然后依次分别注水,观察是否和预想的结果一致,并分析其原因。有的学生向主动脉、肺动脉注水时,出现异常,就会问老师,可不直接回答,促其思考。
请连线
(注意引导、督促,让全体学生都参与。)
师:为什么会有上述现象产生
【动动手】下面我们来解剖一个猪的新鲜心脏,看一看心脏的详细结构。首先观察心脏的外形,辨认出心房和心室的界限是房室沟,心室之间的界限是室间沟。然后解剖心脏,复习心脏的结构,仔细观察房室瓣、动脉瓣。辨认房室瓣和动脉瓣的位置、形状、开口方向等。注意:辅导学生正确进行解剖。)
【师生总结】我们把心房和心室之间的瓣膜叫房室瓣,心室和动脉之间的瓣膜叫动脉瓣。房室瓣开口向心室方向。动脉瓣开口向动脉方向。这样的结构,保证了血液按一定方向流动。下面我们来看血液流向(为下节课的血液循环做准备)。
左侧: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
右侧: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
【分析】心脏是由心肌组成的,心肌的特点是能有节律地收缩和舒张。心肌收缩时,推动血液进入动脉,并流向全身。心肌舒张时,血液由静脉回流到心脏。所以才有了上面的血液流动现象。
【动画出示】放映动画,展示心脏收缩和舒张时的血液流动情况。提醒学生观察,当心脏舒缩时,各腔的体积如何变化,瓣膜如何开、关,进一步熟悉血液流动的方向,使学生领悟心脏结构是如何与它的功能相适应的。
(四)小结
由此可见,是心脏的搏动推动着血液在全身循环,心脏是血液运动的动力器官。
(五)板书设计
血液运输的动力器官――心脏
☆心脏的位置、形状、大小。
☆心脏的结构:
心脏有哪四个腔 分别连接的血管是什么
四个腔的壁薄厚有什么不同
瓣膜的位置、开口方向、血液的流动方向
☆心脏的功能:
〖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学生通过课堂观察、讨论、操作,确实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积极性很高,但课堂活动需要的时间过长,引导不太到位,时间安排上不太合理,我将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努力克服不足之处,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教学点评〗
本节课教师能够把握教材的内容结构,通过演示实验和多媒体教学手段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但学生参与的广度、深度、有效度有些欠缺,未能进行有效的合作,未能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更多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