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英国责任制内阁的形成 课件 3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 英国责任制内阁的形成 课件 3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12-27 21:05: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5张PPT)
2
英国脱欧公投
当地时间2016年7月13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在白金汉宫接见特蕾莎·梅,并任命其为新首相。特蕾莎是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在位期间的第13任首相,同时也是继撒切尔夫人后的第二位女首相。
特蕾莎·梅接任英国首相
I have just been to Buckingham Palace where Her Majesty the Queen has asked me to form a new government, and I accepted.

我刚去过白金汉宫,女王陛下要我组建新政府,我接受了。




提出内阁名单
形式上批准
形式上任命
多由贵族担任
选民选举
国王
首相
内阁
议会
上院 下院
英国政治权力结构示意图






首相和内阁对谁负责?女王?议会?
英国女王“统而不治”的局面如何形成
责任内阁制形成与运作?
英国责任内阁制的建立
---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发展完善











人教版选修2第四单元第2课
一、英国责任内阁制的建立
(代议制的发展)
(一)国王的内阁
(二)议会的内阁
(一)国王的内阁
1.起源:16—18世纪初,源于英国的最高权力机关是枢密院的外交委员会。


内阁(cabinet)原意是密室
2.查理二世时期,只召集少数重要人物在自己的密室开会,商讨国家大事,这是英国现代内阁的起源。
3.威廉三世时期,内阁取代枢密院,成最高行政机关。
国王与内阁的关系?

一件特殊的“礼物”
第四条:未经议会准许,……而征收金 钱,……皆为非法。
第六条:除经议会同意之外,平时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
《权利法案》
第一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为非法。
军事权受限
立法权
财政权
对国王的权力有何影响?
光荣革命:一小步妥协,一大步进步!
威廉三世1689-1694
第一次转移:
立法权由国王转移到议会
·排斥信奉天主教的国王复位的可能性;
·规定国王颁发诏令,须经1名大臣副署始属有效;
·担任王室职务和领取王室恤金者不得担任下议院议员;
·法官终身制
·凡议会谴责、定罪的人,国王都不能任意赦免


《王位继承法》进一步限制了国王的什么权力?
1701年《王位继承法》
(威廉三世)有独立的行政权,是实实在在的行政首脑,他有权遴选政府大臣,并亲自主掌国务大事。大臣们只对国王负责,而且以个人身份接受国王领导,大臣之间不存在横向联系,也不需要协商一致……威廉并不知道一旦议会多数党派发生变化,内阁成员也必须随之变化,他把内阁看成是国王的仆从……当时议会对政府并没有控制权,尽管议会有充分的权力可以制定法律,国王却可以不加理会,而行使国王的特权。大臣不对议会负责,而只以个人的身份对国王负责,议会对此毫无办法。
——钱乘旦《英国通史》



国王“统而不治”?
威廉三世1689-1694
王国仍然具有什么权力?
限制王权的法案颁布后,英国政府权力结构图
立法权
行政权
司法权
议会
国王
独立




特别提醒:
《权利法案》和《王位继承法》的颁布并非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而是奠定了君主立宪制的基础。
此时的英国国王并非虚君,拥有行政权。


国王
国家权力第一次下移:立法权由国王转移到议会。
(一)议会的内阁
1714年安妮女王去世后,无嗣继承,德国远亲乔治一世入主英国,但他不熟悉英语,对英国事务也不关心。掌控行政大权的内阁会议逐渐由国王主持转向由财政大臣主持。
—— 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
请回答:不懂英语的国王逐渐丧失了什么权力?
行政大权
乔治一世


王权真正的

议会掌立法权
1689年《权利法案》
1701年《王位继承法》
……
1720S 国王退出内阁会议

首相掌行政权
统而不治
谁动了国王的权杖
“经过18世纪的变化,英国国王是不会犯错误的……实际的政治问题交给政客们去处理——让政客们去犯错误,并承担错误的后果。” ——钱乘旦
为 什 么?
行政权由国王转移到内阁

1742年,当时内阁首相沃波尔因失去了下院多数的信任而被迫率内阁集体辞职。
沃波尔——首任首相(1721)
原则一:内阁成员集体负责,在大政方针上保持一致,
与首相共进退。
惯例:开创了内阁首相失去下院多数支持时应率内阁集体辞职的先例
1721年,政府工作由罗伯特?沃尔波尔主持,实际上成为英国的第一任首相。

1.沃波尔时期
责任内阁制

内阁由议会产生,总揽国家行政权力,并向议会负责的一种国家政权组织形式。

霸道的议会,无助的首相
自1742年第一任沃波尔下台,至1782年四十年间,英国共经历了14位首相。其中执政时间较长的仅亨利·佩尔汉姆(1743-1754年当政)和诺斯(1770-1782年当政)两位,共23年。这意味着在其余的17年内,英国换了12位首相,皆是执政1-2年即下台。
——据《英国历任首相表》整理
这种状况,你觉得合理吗?为什么?
即使是真正能反映民意的机构,如果它不受任何限制而成为“绝对的权力”,结果对个人的自由也将是非常危险的 ——苏格拉底
原则二:如果议会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内阁就要垮台;
首相也可不辞职,提请国王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1782年秋,诺思—福克斯内阁因议会通过不信任案,被迫集体辞职。24岁的小皮特上台组阁,再遭议会不信任。



请回答:这个故事中,我们看到当议会与内阁出现矛盾时,
有几种解决方案?
如果议会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内阁就要垮台;
首相也可不辞职,提请国王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3.“最年轻的英国首相”--小皮特
但他寻求国王的支持解散了议会下院,重新选举,最终取胜,反对派议员被驱逐出议会下院。
——摘编自 阎照祥. 英国政治制度史



议会内阁谁主沉浮
国王
首相(内阁)
议会


集体辞职

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形式上任命
——相互制衡
问题:当议会与首相发生意见分歧时,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维多利亚女王
内阁大臣免去了向国王呈报公文的例行手续。
在议会选举中获得多数席位的政党领袖担任首相,并且组阁。
4.维多利亚女王时期
1841年保守党第一任领袖罗伯特·皮尔率领保守党获得大选胜利,迫使维多利亚女王让其组阁……从此,下院在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直接组织内阁,内阁首相和阁员在一般情况下须从多数当中挑选。
——曹婉莉《从责任内阁的特点看英国议会与内阁的关系》
请问:维多利亚女王时期,又形成了哪些惯例?
小结:英国权力机构的运行机制
1)内阁形式上对君主负责,实际对 负责。
2) 由国王任命为首相;
3)首相掌握 ,通过议会掌握立法权;
4)内阁和首相共进退,内阁一旦遭到议会不信任提案,内阁就提请 。
议会
下院多数党领袖
行政大权
辞职或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请绘制责任内阁制结构示意图




提出内阁名单
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与首相共进退
形式上批准
形式上任命


对议会负责
监督政府行政


对议会负责
下院多数党领袖
集体辞职便垮台
解散议会重选举
不信任案
不信任案
多由贵族担任
选民选举
国王
首相
内阁
议会
上院 下院
责任内阁制
特蕾莎·梅的首相生涯

临危受命

2016年7月13日,英国第二任女首相

提前大选

2017年6月9日大选落幕,保守党失去绝对多数,“悬浮议会”

孤注一掷

2019年3月13日,议会再次否决梅的脱欧协议

启动“脱欧”

2016年3月28日《里斯本条约》,两年内脱欧

腹背受敌

2018年12月12日,保守党工党对特蕾莎梅不信任案

黯然离场

2019年5月24日,梅宣布辞职;
200:117!特蕾莎?梅保住首相之位
2018年12月12日上午,英国保守党在议会下议院的议会党团“1922委员会”宣布,有至少48名保守党议员致信该委员会主席布拉迪,要求对党首特雷莎?梅进行不信任投票。这一人数已经达到举行不信任投票的门槛,该党因此决定在当天晚间投票。

2019年1月16日英国议会下院以325比306票,否决了对政府的不信任动议,梅"死里逃生",得以继续留在唐宁街10号。

代议制
由选民选出代表产生代议机构行使国家权力的制度,是一种间接民主。
产生方式 权力地位
国王
首相
议会

世袭
选举
选举
国家元首,统而不治
内阁首脑,掌行政大权
权力中心,掌立法大权
多数党领袖,有立法创议权

二、英国代议制民主政治的特点
以代议制为基础,以议会内阁制为核心,
融君主制、贵族制、民主制于一体。
辉格党
托利党


自由党
保守党
议会下院的多数席位
工党


政党制度的演变
延续性
议会




上院
下院
世袭等多种方式

选 民 直 接 选 举

权力中心

君主立宪制
责任内阁制
两党制
……

创新性
“传承中创新”也是一种政治智慧。



拥有一定地产的成年男性才有资格当选为议员
1830年
新兴工业资产阶级进入议会
19世纪
后半期
英国又进行两次议会改革,成年男子获得普选权
20世纪初
非贵族出身议员在下院中首次超过半数,这是民主化的又一里程碑。
1689年
1832年
只有不到10%的成年男性有选举权
议会选举权的扩大
渐进性
1918年
议会通过《人民代表法》,30岁以上有一定财产的妇女都有权参加下院选举
1928年
法律赋予成年女子和男子一样的选举权
1969年
《人民代表权法》把选民年龄资格从21岁降为18岁
……
渐 进 性
政治权利由贵族民主
下移到公民民主
“和平中渐进”同样是独特的政治智慧。
《大宪章》
《权利请愿书》
《大抗议书》
1679年《人身保护法》

1689年《权利法案》

1932年《议会改革法》

1969年《人民代表选举法》

……
1937《国王大臣法》
法制化
材料一:到光荣革命为止,合适的政治和社会环境已经在英国形成了,正是在这种环境下,英国率先走向工业革命,也就从一个文明边缘的小国走向了世界的中心,并开创了一种的新的文明。
——钱乘旦《英国通史》
材料二:
世界实行君主立宪制的国家:
欧洲:英国、瑞典、荷兰、西班牙等11国。
亚洲:日本、泰国等5国。
三、代议制的影响
思考:英国的政体对英国及世界的影响?
1、对英国:
(1)政治——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度,使英国走上了民主化道路。
(2)经济——促进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2、对世界:
为世界提供政制发展模式,促进资产阶级政治文明的发展。
渐进完善
不可操之过急
尊重历史和传统
选择符合国情的模式
最关键的是:自信
……
想一想:对我国政治现代化建设有何启示?

坚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三个转移
四个特点
一条主线

代议制的确立、发展、完善过程



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
两个趋势

延续性
法制化
渐进性
创新性
立法权由国王到议会
行政权由国王到内阁
政治权利由贵族民主
下移到公民民主
君主权力逐渐削弱
议会权力不断增强
本课小结
君主立宪,民主政体。
世袭国王,虚位元首。
统而不治,国家象征。
权力中心,当属议会。
立法监督,大权在握。
首相人选,多数党首。
组织内阁,进退一致。
执掌行政,政府首脑。
重温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