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量的释放和利用
一、设计思路
能量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虽然存在于我们的每一个活动之中,但是看不到,摸不着,而且初一的学生缺少物理和化学方面的知识,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因此通过图片刚收获的种子堆里是热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发现生物体的能量都是通过呼吸作用将从有机物中释放出来的。再引导学生小组合作设计实验探究种子的呼吸作用会释放热量。课前兴趣小组的同学已经进行了分析讨论,完成了前期实验,课堂上再展示实验现象并对实验结果进行讨论,从而得出含一定量水分的种子呼吸作用强,释放出的热量多。死亡的种子不能呼吸,不能释放出热量。
能量的利用可以更多的跟生活实际联系起来,通过学生举例,发现任何生命活动都需要能量。能量以什么形式释放出来,可以举一些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学习目标
1.了解能量在生命活动中的利用;
2.进一步学习科学探究实验的基本步骤、实施、现象分析等,提高科学思维的能力;
3.认同呼吸作用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科学价值。
三、学习重点
学习的重点:探究种子呼吸过程中释放热量
四、 教学过程
第2课时
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预疑学
展示学生课前预习情况,简要点评。出示汇总的有效质疑问题。切入第一个问题:为什么刚收获的水稻堆里很热?
学生思考,讨论。提出假设。
设疑,引发思考
导问研学
今天我们通过一个探究来回答这个问题。
探究实验:“探究萌发的种子释放能量”
探究的过程
1.根据生活现象提出问题
手插进麦堆的不同感受
2. 作出假设
3. 制定计划
4. 实施计划
5. 得出结论
6. 交流表达
学生提出影响种子释放热量的因素,如:水分的多少——干种子和萌发的种子;炒熟的种子和萌发的种子;氧气的多少,温度等。以小组的形式分组讨论探究方案,制定计划。
向全班同学介绍你们小组的实验方案,
合作讨论,尝试设计探究实验
学会对比实验的设计,体会实验中的变量
实验
播放兴趣小组实验的过程,展示他们实验的装置,观察24小时后温度的变化
采用对比实验的方法
设计几种不同状态下的种子,观察他们温度的变化。
萌发的种子和死亡的种子;干种子和萌发的种子。
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填写表格
起始温度
24小时后的温度
萌发的种子
死亡的种子
干种子
结论: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强,产生了大量能量,并以热能的形式释放出来。
绿色植物既能进行光合作用,又能进行呼吸作用。请你从能量和物质两方面,分析、比较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区别与联系。
填写表格的数据,思考实验的结论
分析实验的结论。
分析实验成功或失败的原因
完成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对比拖图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搞清楚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区别和联系
过渡
生物体通过呼吸作用将体内的有机物分解并释放能量,这些能量去哪里了呢?
学生思考,回答
引导学生讨论
引入主题,能量的利用
生物的各种活动都离不开能量。
人的活动,植物开花结果,即使是睡觉也要消耗能量。
你能举出一些能量利用的例子吗?将你列举的事例介绍给其他同学。
问题:
对生物体来说,不同的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一样多吗?为什么?
学生展开讨论,积极回答
根据自己生活的体验,不同的生命活动需要能量不一样,活动剧烈的需要能量多。
因为剧烈活动呼吸频率快,消耗的氧气多,释放的能量也多。
根据书上的例子,举出生活中的例子
导法慧学
你能利用呼吸作用的原理举例说明人类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吗?
根据所学能量利用的知识以及前面所学能量的释放和呼吸的密切关系来思考。
学生思考,回答
蔬菜、水果的储藏要注意限制它们的呼吸如放在冷藏室里,防止有机物分解,能量释放。
收获的谷物要进行晾晒,减缓呼吸作用。
联系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导评促学
下发10道练习题
完成测评
自我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