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8单元 第2课时 数学广角(2) 人教新课标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8单元 第2课时 数学广角(2) 人教新课标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7.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12-27 06:40: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8单元 数学广角——搭配(二)
第2课时 数学广角(2)
课题
数学广角(2)
新授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通过观察、动手操作等活动,找出简单事物的组合数。
过程与方法
通过图形连线或实物操作的动手过程,让学生体会组合的特点和结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有序、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2、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实物组合方法。
教学难点
能将实物组合抽象为符号或者字母,理解组合可以不分顺序。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早上上学前,妈妈为小华准备了一些早餐让小华选择。主食:火腿、土司、三明治以及饮料:牛奶、橙汁和豆浆。现在小华应该选择-份主食和一杯饮料的搭配,那么小华有几种选择呢?请同学们按照自己的方法先选选。 教师巡视,并对学生的方法进行检验,然后询问学生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实物排列比较难,需要动手实践,不能方便快捷地得出答案) 为了寻找更加简单的方法,我们一起学习今天的内容。
二、探究新知
师:六一儿童节到了,哆哆从衣柜中找出了自己喜欢的两件上衣,一条裤子和两条裙子,你们看(出示教材第102页例2 的情境图)
哆哆可能穿哪两件呢?请你猜一猜。
哆哆有多少种不同的穿法?
老师强调:上装和下装只能各穿1件。
小组合作:动手摆一摆,可以怎样穿?
思考:怎样记录不同的穿法比较清楚?
提醒学生可以先画图,再配一配。
师:如果我们用符号代替实物,就会方便很多。我们可以用○表示上装,(表示下装;也可以用A1,A2表示上装,B1,B2,B3表示下装,同学们试着自己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来连一连,看看一共有多少种穿法呢?
教师板书:
○ ○
( ( ( ( ( (
每件上装可以配3件下装,所以总共有6种搭配方法。
A1 A2
B1 B2 B3
每条线段代表一种穿法,一共有6种方法。
师小结:可以将实物抽象为简易符号或字母来进行搭配,这样比较简单直观,并且组合问题是不分顺序的,不同于前面所学的排列问题。 ??现在,请同学们运用我们刚刚学习到的方法,帮助小华选择他的早餐。教师用课件再次出示课前情境,组织学生用简单的方法选一选。 三、巩固练习?? ? 1.教材第102页“做一做"第1题。 ??通过推导进一步感受排列分顺序,组合不分顺序的特点。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教材第102页“做一做”第2题。 ??早餐营养搭配,提醒学生注意条件:饮料和点心只能各选择1种。然后用字母或者符号代替各类早餐简化搭配。 ??学生独立完成,指定两名学生将答案写在黑板上。订正时要注意书写格式。 四、课后小结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板书设计
数学广角(2)
○表示上装,(表示下装 A1,A2表示上装,B1,B2,B3表示下装

一共有6种穿法。
教学反思
我根据以往上课的实际经验知道,学生在学习本单元的知识点时可能会有下面几个问题:1.有遗漏;2有重复;3.既有遗漏又有重复。这时我根据学生的汇报,对有重复、有遗漏的做出指正,并提问汇报结果正确的学生,请他们来说说自己的经验,要怎样才能确保不重复、不遗漏。但是遇到更加复杂的搭配或者情境故事引出的更加复杂的搭配问题时,就需要提醒学生特别注意了。我认为对于组合部分的知识,需要带领学生通过巩固复习二年级所学相关知识运用连线法和文字描述法来学习,随后再加以适当的练习,用来巩固新的知识就可以了,也能够顺利完成本课时的教学目标。
教师点评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