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2018年5月31日,美国向欧盟、加拿大、墨西哥的钢和铝产品分别加征25%和10%的关税,美国对土耳其加征2.6亿美元关税等等。
欧盟从2018年6月22日起对美国28亿欧元商品加征关税。土耳其对美国加征3亿美元的关税。加拿大对不超过128亿美元的美国商品加征关税。墨西哥宣布对美国钢产品和部分农产品征15%到20%的关税?……——搜狐网新闻http://www.sohu.com/a/237124451_99891873
大萧条破坏了资本主义经济…1930年美国通过提高制成品关税的《斯穆特—霍利税法》后,许多国家政府立刻通过增加美国产品进口关税加以抵制美国。——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以古鉴今
繁荣
材料1:1919年,美国行驶的小汽车有677.1万辆,到了1929年,就多达2312.1万辆。这可能是那个时代最有说服力的统计数据了。
——刘易斯·艾伦《仅仅是昨天》
用一个词来形容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经济?
一、经济秩序失衡
——张杰《 1900_1929年美国汽车生产与消费的大众化》
材料1:如果想取得最低限度的生活必需品,每年要有2000元的收入才行,但当年美国家庭60%以上的收入是达不到这个数字的。 ——威廉·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
材料2:股市评论员正在讲述“一个打杂工在股市里赚了20多万、一名护士用病人给的小费赚了3万,一个牧场主每天买卖数千股股票。” ——刘易斯·艾伦《仅仅是昨天》
“繁荣” 的背后,潜伏着怎样的隐患?
一、经济秩序失衡
晴雨表
股市是:
社会经济的晴雨表
材料3 1929年,即将卸任的柯立芝总统热情洋溢地发表讲话,经济状况“绝对健康”,股票“按现行价格来衡量还算是便宜的。”
——翰·肯尼斯·加尔布雷思《1929年大崩盘》
消费
失衡
生产
消费
“繁荣” 的背后,潜伏着怎样的危机?
生产
——张杰《 1900_1929年美国汽车生产与消费的大众化》
(生产的相对过剩)
生产
消费
一、经济秩序失衡
——孙云木《以学科核心素养为根底的历史教学》
材料4 在资本主义社会,这个基本矛盾表现为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冲突。
——马克思《资本论》
生产和消费矛盾(生产相对过剩)的产生根源
材料5 有人这样概括了雪佛兰的汽车生产:“弗林特工厂生产发动机,发动机压印和车身的压印;底特律工厂生产锻件,前后轴和车轴的压印;托莱多工厂专门生产变速器;贝城工厂生产汽化器和一些坚硬的零件。
——张杰《 1900_1929年美国汽车生产与消费的大众化》
一、经济秩序失衡
(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生产经营个体是自主的
(实际无序失衡)
生产社会化
(本应有序可控)
生产
生产和消费矛盾(生产相对过剩)的产生根源
拓展: 在 1913 年之后的十年中,福特汽车公司的产量几乎每年都要翻一番……成千上万的 T 型车奇迹般地出现在福特新工厂里。它们整齐地停放在装配大楼外干净的广场里,一眼望不到头。
——张杰《 1900_1929年美国汽车生产与消费的大众化》
消费
① 范 围 特 别 广
经济危机的特点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
经济危机的特点
1929—1933年
② 时 间 相 当 长
③ 破 坏 特 别 大
美国 德国 英国 法国 日本 世界
工业下降 46.2% 40.6% 28.4% 16.5% 8.4% 1/3
外贸缩减 70% 69.1% 50% 50% 2/3
失业人数 1700万 600万 近300万 85万 300万 3000万
胡佛总统面对国内危机采取什么措施?
材料6 (胡佛)强调 “我们在上一个世纪中,曾经历不下15次大的不景气”,“但是,我们每次从不景气中自我恢复而走进新阶段时,所达到的总是一个比过去更繁荣的阶段,这一次我们也一定是这样的”。 ——《仅仅是昨天》
二、国事日非寻对策
二、应对措施失灵
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罗斯福
新帝国必须......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取得土地,为德国人民取得每天的面包。
——希特勒
由于帝国掌握着满蒙的据点,在这里形成了帝国国防的第一线……达到保卫朝鲜的目的……可以牵制俄国向东发展,并且对中国掌握着有力的发言权。
——板垣征四郎
节选自人教版《历史选修3》P48“学思之窗”
自由放任失灵下的选择
请思考: 自由放任失灵下,美国、德国与日本分别采取了什么方法应对危机?其结果如何?
二、应对措施失灵
自由放任失灵下的选择——(美国)国家干预经济
自主学习:结合课文和所学,找出德国、日本建立法西斯专政和走向备战扩张的过程。
建立法西斯独裁统治,二战欧洲策源地形成
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
撕《和约》
占领莱茵非军事区
全面侵华
发动九一八事变
自由放任失灵下的选择——(德、日)扩军备战对外扩张
三、国际局势失控
德国闪击波兰
偷袭珍珠港
小组讨论1:
面临同样的危机,美国能够实行新政途径来解决危机,而德国、日本却走上法西斯道路,您认为造成这种明显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可从历史的发展国情、国家政治、经济、一战后的体系、领袖人物等因素分析)
三、国际局势失控
1.政治条件不同。美国具有比较完善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1787年宪法就确立了“三权分立、制约与平衡”的原则,有效地防范了独裁者的出现。而德(日)两国都是通过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的方式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改革不彻底,封建残余势力强大,军国主义盛行。
2.经济条件不同。美国尽管在危机中遭受沉重打击,但作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承受力强,可用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减缓危机。德(日)两国金融力量薄弱,市场相对狭小,缺乏抗危机力量。导致阶级矛盾强弱程度不同。
3 .一战后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影响不同。德国在凡尔赛体系中处于被宰割的地位,(日本在华盛顿体系中也受到遏制,)因此德(日)要冲破它。美国是大战战胜国,是既得利益者,因此要维护它。
4 .领袖素质不同。罗斯福是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捍卫者,而希特勒从年轻时就表现出了独裁倾向。
5.法西斯势力强弱不同。日、德法西斯势力较强,美国法西斯势力较弱。
参考答案
三、国际局势失控
繁荣背后的隐患
国家干预
隐患应对措施:自由放任
自由下的繁荣
经济发展失衡
法西斯专政
日本
德国
美国
应对措施失灵
国际局势失控
二战策源地形成
拓展 1929年大萧条初期,为保护本国经济和就业,美国大幅提高关税,发起了全球贸易大战。随后立即引发各国竞相报复性提高关税……
最终全面失控……二战爆发。——转自《凤凰网》本文来自大风号自媒体
翻译:美国终于发出“灭国”信号,特朗普:一旦开战,伊朗将荡然无存!——转自《网易》
小组讨论2:随着美国发动新一轮全球贸易大战,不断制裁和威胁其他国家,二战的历史会重演吗?(如果会,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如果不会,理由又是什么?)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习近平《求是》 2019第9期
拓展:人类命运共同体指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