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动的生命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中雕塑范畴,教学内容适合九年级渴望张扬个性的学生的身心发展。教材从风格各异的传统雕塑和材料创新的现代雕塑的不同视角阐述了雕塑的基本语言,以学生熟悉且能驾驭的泥为材质展示了雕塑艺术的本质,旨在引导学生运用比绘画更直接、可亲的方式雕塑,表达出自己的情感。
本课设计为两课时:第一课时欣赏风格各异、材料多样的雕塑作品,引导学生体验雕塑艺术的基本语言及独特美感;尝试以泥为媒材,采用体积和空间的造型方式表达情感。第二课时通过对身边材料的观察、分析,探究运用新材料表现生命、创造生命的方法。
教学内容
一、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引导学生通过欣赏、感悟体积与空间中的生命,掌握雕塑的基本语言。
技能目标:尝试泥塑造型,掌握雕塑的语言,探究生活中实物材料的新生命,学会用恰当的方法和形式,有创意地设计、制作具有一定审美价值的雕塑作品。
情感目标:体验雕塑创造的乐趣,增强生活情趣,培养学生的低碳生活意识和审美感悟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合理运用雕塑语言表现空间与体积。
教学难点:雕塑语言的创新性表现及审美表达。
三、教学准备
教具:课件、示例作品、展示材料
学具:塑泥、身边随处可见的工具、生肖资料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师:早就听说我们姜堰,是一座有着千年历史的古城,昨天终于来到了。在我的印象中,所有的现代城市建筑几乎都是千篇一律,可是当我走进姜堰街头的时候,立刻被眼前活泼的小鹿和可爱的小孩吸引了,看!(PPT)能不能请哪位小导游给我讲解下它的故事呢?
生:这是我们姜堰的一个城市标志——《三水鹿鸣》,据说我们姜堰是麋鹿的故乡,从最开始的4头麋鹿发展到现在60余头麋鹿种群。麋鹿的雕像在我们姜堰也是四处可见,这座雕像听妈妈说在她小的时候就有了,现在我们看到的是翻新后的,城市日新月异的变化,周围都变化了,唯有它,一直矗立在这。
师:感谢这位小导游的精彩讲解,掌声鼓励一下!这座栩栩如生的雕像作品,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就让我们也一起动手,走进《灵动的生命》,来创造一个属于我们自己的艺术品。
揭示课题并板书——《灵动的生命》
二、新授
(一)、赏析经典
1、什么是雕塑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法国有一位著名的艺术家,他的一生最喜爱的表现题材就是《舞蹈演员》系列。今天老师带来了他的其中两幅作品,我们一起欣赏、讨论下,这两个作品艺术表现形式一样吗?
生:不一样,一个是绘画,一个是雕塑
师:对了,那什么是雕塑呢?
师:雕塑是造型艺术,是以特定物质材料创造出有体积的立体形象的,它是以体积和空间的造型方式来表达情感,比绘画来得更加直接、可亲。
2、雕塑的表现形式
师:请大家讨论后告诉我,这两个雕塑作品,他们有什么不同?
生:左边的作品的每个角度都可以欣赏到,是立体的。右边的是平面的。
师:圆雕是可以多方位、多角度欣赏的三维立体雕塑。浮雕是在平面上雕刻出凹凸起伏形象的一种雕塑。它是一个二维平面雕塑。
3、赏析感悟
师:我们一起来欣赏这两件作品。这是法国罗丹的《男子头像》,仔细观察这个雕像的神态,你能想象出他当时是什么心情?请同学说说你的体会。
生:闭着眼睛,在想什么事情吗?
师:罗丹的塑像对人物心理描绘较为突出,可以从细微的表情中体察到人物复杂的内心活动,丰富的细节处处体现了雕塑语言的存在,让人感受到艺术表现的魅力。
师:再来看英国亨利摩尔的《母与子》。这个雕塑是不是和前面一个雕塑好像不大一样?
生:夸张、变形
师:对了,亨利摩尔是现代雕塑家,他以夸张、变形而又近乎于抽象的造型语言,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赋予了作品独特的魅力,灵动的生命!
(二)、欣赏与发现
1、欣赏学生作品
师:老师今天也带来了一些同学们的作品,我们一起来欣赏下。
师:这是一个陶土做的人头,看,俏皮的表情,歪戴的帽子,一块不会说话的泥,被塑造出一个俏皮的神情,是如此的传神;这件雕塑作品,用言简意赅的灵动形象,诉说着友谊地久天长;生活中处处是可以用来做雕塑的原材料,这只耀武扬威的蜘蛛,大家看看都采用了什么材料?对了,也许是从爸爸的工具箱里面倒腾出来的,一大一小两个螺丝组成头与身体,钢丝缠绕成蜘蛛的腿,转眼已经不在是那冰冷的金属,而是灵动的一个生命,彰显出他的霸气。
2、雕塑的材质
师:随着时代的发展,雕塑现在已经走进了日常的生活中,大家身边都看到了哪些有趣的材质做成的雕塑?
生:公园里的石头雕塑、城市里的金属雕塑......
师:看来大家平时都很注意观察,不同材质雕塑出来的作品有着不同的体量感:
虽然材质本身都不会说话,但是他们却能反映出灵动的生命
我们之前已经看到过同学们的陶土作品,虽然是一块普通的泥,但是陶土稚拙敦厚的特性,诉说出作品那憨厚的生命体量感来;
石头的坚硬的特性,不仅赋予作品稳重的质感,也体现出质朴的传神写照;
金属的冷艳的视觉冲击,给予作品高贵坚贞的气息;
木头温暖纯朴,能够奇迹般的安抚住那躁动的心灵......
(三)思考探究
1、视频欣赏与探究
师:老师想问问大家,知道我们中国今年是什么生肖年吗?
生:鸡年
师:老师今天为大家准备了一个用粘土制作生肖鸡的视频,我们一起来欣赏并体味出雕塑都有哪些表现手段
2、雕塑的语言
现在请大家一起来回顾一下,刚才我们已经运用了哪些雕塑的表现手段?
生:搓鸡蛋的时候运用了手捏的雕塑表现手段,压脖子和眼睛的时候用了刀刻的表现手段,接下来更多的运用到了粘贴的表现手段。
师:压、刻、雕、捏、搓 ......
小结:手捏、刀刻、粘贴都是雕塑的表现手段,也是雕塑艺术所特有的语言形式
(四)牛刀小试
1、介绍工具
师:我们今天素材用的是超轻粘土,所以老师今天提供了粘土的基本工具。
2、雕塑的方法
师:看了那么多别人的作品,是不是我们也来做个热身运动。请大家取一小块超轻黏土,在体验的过程中,我们一起来回味下雕塑的各个表现手段
师:(特别提醒:粘土在湿的状态特别容易被塑性,请大家注意手上的力量)
三、动手实践
1、个性创作
师:我看到好多同学那跃跃欲试的表情就知道,大家已经迫不及待想将自己的创意展示出来了,不要着急,接下来老师给大家发挥的一个平台。
以小组为单位,根据收集的材料确定生肖主题创作一件雕塑作品并填写创意说明卡。
要求:
①利用集体的力量
②充分展示材料的形状、色彩等美感
③根据生肖的特点,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力,赋予它们灵动的生命。
四、作品展示
①小组展示:上交本组的作品,互评。
②教师点评:指出典型作品新颖之处并予以肯定。
不足之处,我们如果稍微修改下,会不会更好更灵动?
五、小结(PPT)
通过本节课,我们可以发现,哪怕只是一块普通的泥,虽然它不会动,也没有语言,但是只要用我们灵巧的双手,都可以从中感受到雕塑的艺术魅力,创造出一个新的灵动的生命。
六、课后拓展(PPT)
我们本课使用的是彩泥,课后大家可以怀着感恩的心,结合网络资源和多样的材质,亲手制作一个雕塑作品送给师友亲人长辈,让它来扮靓我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