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七上生物 5.4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科版七上生物 5.4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9-12-27 13:05: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吸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
2.说出小肠的结构特点?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实验的观察、操作能力。?
2.以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为主要方式,培养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
情感目标?
1.通过小肠结构的观察活动,理解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认同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2.培养学生关爱牙齿,养成良好的习惯,为今后工作和学习拥有良好的身体打下基础。?
3.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体会在活动中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1.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
  2.说出小肠的结构特点?
教学难点:说出小肠的结构特点?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提问:请大家回忆之前所学,人体可以从食物中获得哪些营养物质?
学生结合之前所学,思考并回答:获得糖类、蛋白质、脂肪、水、无机盐和维生素。
教师:在自然界中,构成水、无机盐和维生素的分子很小,结构也很简单,因此这些物质很容易就被人体直接吸收了,而构成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分子则很大,很复杂,那应该怎么办呢?
学生:将食物中的大分子进行分解,将大分子、结构比较复杂的转变成分子小、结构简单的物质。
讲授新课
教师:那么,发生在我们人体内的这个过程就是我们今天将的第一点:消化。
讲授新课
教师:现在老师手头上有一个橘子,结合你的生活经验说一说,你是如何将复杂的大分子变成简单的小分子的?
学生思考并回答:用牙齿咀嚼、舌头搅拌、还有胃和肠道的蠕动。
学生自学书本并补充:还有消化液中消化酶的参与。
教师补充:消化液之所以可以将大分子变成小分子,奥秘就在于消化酶,消化酶是一种具有活性的蛋白质,就像一把把小剪刀一样,将大分子给剪小、剪碎。
教师:从书本中找到消化的过程,读一遍。
教师:那我们经过消化之后形成的这些小分子就可以归我们所有了吗?
学生:不是,还要吸收。
教师:请学生说说什么是吸收?
生:指食物中的小分子营养物质被人体利用。
师:那么人体通过什么方式?将营养物质运送到哪里去?结合83页图说一说。
生:通过消化道壁,进入血液。
教师:结合图片说一说①和②分别代表什么?
学生结合所学指出①是吸收,因为①的过程就是大分子变成小分子的过程,②是消化,因为是小分子物质穿过消化道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
做题巩固。
教师:消化吸收要比我们想象的复杂的多,必须依靠复杂强大的消化系统才能进行,接下来,我们来认识消化系统,先自己预习84页图5-5。
教师:消化系统由哪两部分组成?
学生:消化道和消化腺。
教师:我们先来看消化道,从字面上看,说一说什么是消化道?
学生:食物进入人体进行消化的一个通道。
教师:消化道包括哪些器官呢?
学生: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教师:请**对照投影上的图片指一指相应的器官位置。
教师:老师这边有消化道各器官的图片,请一位同学来拼图,谁来?
一学生拼图,其他学生在自己座位上两两一组,进行拼图,并对照书本进行修正。
教师:食物在经过消化道的过程中,进行了一场旅行,而到达的每一个器官则是一个站点。那同学们说一说,这些器官的顺序可以颠倒吗?可以少一个吗?
学生:不可以。
教师:在认识器官结构之后我们来了解其功能。
教师:**,你来说一下,咽的功能。
学生:是食物与气体的共同通道。
教师:那咽是属于消化系统还是呼吸系统呢?
学生:既属于消化系统也属于呼吸系统。
教师:胃的功能是什么?
学生:暂时储存食物,也是蛋白质初步分解的场所。
教师:小肠的功能是什么?
学生:是食物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
教师:请同学们回答以下三个问题。
1、有时候吃饭时大声讲话会呛着,这跟我们消化道哪个器官有关系?为什么?
2、我们喝下去的牛奶中的蛋白质在消化道哪个器官中最初开始被消化分解?
3、有时候暴饮暴食会引起消化不良,试分析原因。
学生思考并回答:1、有时候吃饭时大声讲话会呛着,是因为咽是食物和气体共同通道,吃东西时讲话,食物没有进入食道而错误的进入了气管。
2、喝下去的牛奶最初是在胃中进行消化的。
3、①由于进食过快,牙齿没来得及把食物嚼碎,引起消化不良,②由于进食过快,舌头没有来得及把食物和唾液搅拌均匀,引起消化不良,③由于进食过量,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有限,不能消化过多的食物,引起消化不良④由于进食过量,肠胃蠕动减弱,影响食物的研磨,引起消化不良⑤过量的食物会刺激消化道,影响营养物质,特别是水的吸收,引起消化不良。
教师:解决了这些问题,让思维再飞一会。同学们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说一说瓜子在经过人体过程中,经过了哪些器官?
学生: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教师:我们依靠消化道,能够将食物进行彻底消化吗?
学生:不可以,还需要消化腺。
教师:什么是腺呢?汗腺分泌汗液,胃腺分泌胃液,那消化腺分泌什么?
学生:消化腺分泌消化液。
教师:消化液为什么具有消化功能?
学生:因为消化液中含有酶。
师:请结合书本图5-5,人体消化系统中有哪几个消化腺?
生:唾液腺、胃腺、肝脏、肠腺和胰腺。
师:尝试完成表格上面的空格。
五生做,五生改,其他人在下面完成并同桌之间相互改。
学生通过自学,了解各个消化腺的结构和功能。
教师:尝试回答以下问题:
1、为什么馒头会越嚼越甜?
2、肝脏有炎症患者,医生建议少吃油腻食物,为什么?
3、牛奶中的蛋白质在哪被初步消化?
学生通过思考回答:1、馒头的主要营养物质是淀粉,淀粉在口腔唾液的作用下,初步分解为小分子的麦芽糖。
2、肝脏有病的人,分泌胆汁受到影响,而胆汁负责消化脂肪,因此如果肝脏有病的人吃太多油腻的东西,脂肪不能被彻底分解,会对肝脏造成负担。
3、胃液初步分解蛋白质,因此牛奶中的蛋白质在胃中被初步消化。
教师:接下来我们巩固巩固所学,完成连一连和填一填。
中考当中也会出现很多这部分的内容,我们一起来做一做。
三、课堂小结
教师:经过这一节课,同学们说一说,你学到了什么?
学生:什么是消化,什么是吸收以及人体的消化系统。
教师:很好,这一节课就上到这儿,下课。









板书设计:
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消化:使原来分子较大的、结构比较复杂的物质,转变成分子比较小的、结构比较简单的物质的过程。
吸收:食物中的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到人体的过程。
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三、消化系统
消化腺: 唾液腺 胃腺 胰腺 肝脏 肠腺
教学反思
本节课内容分为两个板块,一是让学生理解什么是消化和吸收,二是学习人体的消化系统。对于学生来说,对什么是消化、什么是吸收一无所知。因此文字结合图片讲解就尤为重要了。书本上这幅图就很好。但是有些学生可能连图5-4中描述的这些管道是什么意思都不知道,因此在讲述消化吸收之前必须解释清楚书本图中黄色的管道模拟的是人体的消化道,而红色的弯曲的管道则模拟的是毛细血管。食物由分子构成,在进入人体消化道的过程当中,大分子的物质是不能够被直接吸收的,人体只能吸收小分子物质,因此食物需要在消化酶的帮助下,在消化道中由大分子逐步变成小分子,变成小分子之后也不能一直停留在消化道当中,因此,小分子的营养物质必须穿过薄薄的消化道壁以及毛细血管壁才能进入到血液当中,随着血液的流动,将营养物质运送到人体所需要的各个地方。在展示这一幅图讲解时,教师只能告诉学生这两个管道表示的意思,具体这两个过程,哪个是消化,哪个是吸收,必须要学生自己通过思考得到结论,并且让学生说出理由。这样一来,学生对消化和吸收的概念才会清晰,并且知道人体对大分子的食物一定是先消化,后吸收,而不是先吸收后消化。在了解了这两个之后再引入消化系统的概念,由于消化系统是学生自初中以来学习的第一个庞大系统,因此让学生结合书本84页图5-5先自学书本关于消化系统的知识,以问题的形式来将这个内容以大化小,由于消化道各器官要比消化腺更直观一些,因此从消化道开始着手讲。让学生结合自己身体说一说消化道各器官的名称,并且认清各器官的位置,这里设计了一个有趣的小环节,那就是拼图,学生在观察过书本的插图之后可能对具体的内容印象还很模糊,因此拼图可以让学生对各器官的样子以及位置有一个更加深刻的了解。在消化道的各器官当中,学生的前概念都以为胃是消化系统最为重要的一个器官,显然,这是不对的。因此在上新课的时候,一定要让学生在书本中划出关键词,并了解胃的功能是暂时储存食物以及对蛋白质进行初步消化,胃并不是消化系统最主要的器官,而消化系统最重要的器官是小肠,至于为什么是小肠,要让学生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这边就涉及到了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因为肠腺和胰腺分泌的消化液中含有多种消化酶,因此可以对淀粉、蛋白质以及脂肪这些大分子进行分解。在讲消化腺时,主要还是要让学生先自学,同学填写课前发的图表,让学生从书本上找答案,对各个消化腺的结构功能有个印象之后,再以问题的形式巩固,当然这个问题的设置就尤为重要了,我设置了三个问题:1、为什么馒头会越嚼越甜? 2、肝脏有炎症患者,医生建议少吃油腻食物,为什么? 3、牛奶中的蛋白质在哪被初步消化?这些问题分别指向了淀粉、脂肪、蛋白质的分解,因此学生必须运用消化腺的相关知识来解答。而后再利用其它的形式,如连线、填表以及选择题来对这个内容进行巩固。
就这一节课而言,作为思维课堂课,肯定要让学生的思维飞起来,我主要通过小切口的问题的提出以及追问和形式多样的练习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是在实践的过程当中,我没有周全的估计学生的思维状态,导致了班级一个五十几个人,只有一半的同学能够完全跟得上,有一些学生可能对一些点没有理解透,比如消化吸收的概念,因此无论是回答问题还是昨天都会显得吃力,针对这个问题,我需要好好的反思,个人认为,为了更好的顾及到后进生,可以在讲83页图5-4的过程中,降低问题的难度,以更小的切口设置问题,一些简单的问题优先让后进生回答,并对回答正确的同学加以肯定和赞赏,这样一来可以大大的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同样的,对于课堂上抛出问题无人举手时,作为教者,应积极引导,而不是直接将答案说出,而对于学生举手了,但问题没有答到点上的情况,也需要多一些耐心,加以引导和肯定,其实这恰恰是教师与学生之间思维的一个碰撞,是锻炼学生思维方式较好的方式。
以上就是我对这堂思维课堂的浅显理解,希望能够在以后的教学当中积极改进,争取更大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