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统编五下】 10 青山处处埋忠骨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统编五下】 10 青山处处埋忠骨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1-06 17:45: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0 青山处处埋忠骨
【教学目标】
1.认识“彭、拟”等9个生字,会写“泽、彭”等15个字。能正确读写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进一步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
3.了解一代伟人毛主席作为普通人的情感世界,感受他无产阶级革命家旷达的心胸和无私的襟怀。
4.进一步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
【重点难点】
重点:
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
难点:
体会毛主席丧子后极度悲伤的心情和无私的胸怀。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抗美援朝资料、毛主席一家牺牲的烈士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上一节课我们见识了老一辈的革命家钢铁般的坚强意志。新中国创立非常艰辛,涌现出了许多伟大的革命家,他们也有超人的坚强,但同时,他们也有普通人的喜怒哀乐。今天,就让我们走近伟人毛主席,感受他的胸怀。(齐读课题)青山处处埋忠骨,在青山的掩映下,那里曾有一场战争。(课件展示抗美援朝相关资料)那里就是抗美援朝的战场,为了保家卫国浴血奋战而牺牲了几十万中华儿女。其中也有毛主席深爱的长子——毛岸英。
二、学习生字词
1.学生初读课文,画出生字,多读几遍。
2.出示生字,请学生说说自己已经学会了哪些生字。读准字音、记住字形。
生字:泽 彭 拟 谋 瑞 损 锻 炼 眷 赴 搞 殊 尊签 革
  3.重点交流的字:“炼”注意与“练”区别;“眷”下部是“目”,不要写成“日”。
三、初读感知
1.分组把课文读通顺、流畅,教师随机正音。
2.说说课文两个部分内容:
一:毛岸英在抗美援朝的战争中光荣牺牲后,毛主席极度悲痛的心情
二:毛主席艰难抉择,最后选择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将毛岸英的遗体留在朝鲜。
3.默读课文,将自己深受感动的部分画下来多读几遍,把自己的感受批注在文中。(引导学生关注对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描写,体会人物内心世界)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指名学生回答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内容。进入主题,学习第一部分。
二、精读感悟
1.学习第一部分,学生交流读后感受,教师引导学生感知毛主席内心情感。
(1)行为:“只是一支又一支地吸着烟”内心剧痛
(2)回忆:一位父亲得知儿子牺牲后,能这样无声无息地回忆,无声地隐藏自己的悲痛,着实令人震撼。毛岸英从小就颠沛流离,在父亲身边的时间并不多,而毛主席此时是近六十岁的老人,痛失爱子,悲痛欲绝。
(3)有感情朗读,读出悲痛之情
2.学习第二部分,感受抉择的无私。
(1)面对选择的矛盾心理。(父子间自然的亲情,朝鲜人民的请求)
(2)做出选择的原因。(“朝鲜战场上……遗容吗?”)
展示资料,许多志愿军牺牲在朝鲜土地上,换位思考毛主席作为一名伟大的领袖的想法:还有很多父母不能和在战场上牺牲的儿女相见,我又怎能特殊呢?这个艰难、痛楚的决定,是一位国家领袖从大局考虑问题的理智,是伟大的宽阔胸怀和国际主义精神的见证。
(3)慈父之情,宽阔胸怀。
“主席黯然的目光……放在上面”毛主席在做最后的决定时,流露出的眷恋。“毛主席已经出去了……何须马革裹尸还”作为父亲的极度悲痛,作为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博大胸怀。(想象画面,理解平凡与伟大)
3.有感情朗读课文。
三、拓展交流
1.小练笔:用上动作、语言、心理、神态等描写,写一写毛主席回复记录稿时的情景。
2.办一张关于毛主席的小报,设立“普通的伟人”板块。
【课文小结】
毛主席把一生都奉献给了新中国,他的五位亲人都为了中国革命相继献出生命。现在又失去了他最爱的孩子,这是多么的悲痛啊!他不说话,不吃饭,黯然神伤,默默回忆,默默流泪,最后却选择将儿子的尸骨留在远在千里外的异国他乡。他的爱似山厚重,革命胸怀宽广得无法比拟。
【板书设计】
青山处处埋忠骨
丧子之痛 (不说 不吃 吸烟 皱眉) 普通父亲
超人抉择 (艰难、忍痛决定安葬在朝鲜) 伟人心胸
【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分为两个部分,以毛主席的思想感情变化为线索,因此在教学时我努力引领学生走入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比如讲解时代背景,让学生换位思考毛主席作为一名伟大领袖的想法,体会到一个博大胸怀的主席。我放手让学生自读课文,在描写毛主席的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活动的词句上做记号,组织交流,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体会矛盾又艰难的心理过程。最后指导学生想象画面、有感情朗读,进一步感受毛主席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