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清贫
【教学目标】
1.认识“筹、矜”等9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吓”。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中对于清贫的描述及作者想要表达的观点。
3.能联系生活实例说说自己对清贫的理解。
【重点难点】
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中对于清贫的描述及作者想要表达的观点。
难点:
能联系生活实例说说自己对清贫的理解。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清贫》这一课,谁能告诉老师,什么是清贫。(小结:清贫的字面意思是清廉贫穷,等学完课文,我们再重新思考一下清贫有没有更深一层的含义。)齐读阅读导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课件展示作者简介、时代背景。
2.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会认的字:筹 矜 俘 镯 裆 企 彼 褂 坞
3.学生自由读课文,说说课文是围绕哪一件事来叙述的?(一桩趣事)
概括一桩趣事:“我”被捕后,两个国方兵士想发“洋财”,反复搜“我”身,结果除了表和笔一无所获。
三、细读分析,赏析语言
1.请大家细细品读记叙“一桩趣事”的第2-8自然段,找到表现方志敏清贫的语句,圈画交流。
2.人物对比(圈画国方兵士的动作语言神态,简要分析兵士的性格特点)
方志敏:甘于清贫,清廉简朴,胸怀坦荡,有坚定无畏的革命信念。
国方兵士:贪得无厌,恐吓威胁,唯利是图,蛮横贪婪,做出许多丑态。
3.分角色朗读。(小组练习,抽同学朗读)
四、质疑感悟
1.学生提出质疑,合作解疑,教师引导。
2.还有哪些地方体现了方志敏的清贫。(第9自然段的补叙:使“清贫”更加真实可信,使作者的表述更具说服力和感染力)
3.解说“清贫”的深层含义。(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
4.拓展:课件展示方志敏的诗歌(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那是我们十分情愿的啊!)感受其慷慨自豪。
【课文小结】
本文详细记叙了国方兵士捕获方志敏以后想从他身上发洋财,结果一无所获的“趣事”。说明清贫对于我们党,是生生不息的发展动力,是生存壮大的精神源泉,揭示了只要有信仰,即使生活困苦,也能安贫乐道,收获精神的富足的道理。
【板书设计】
概述清贫
清贫 讲述清贫:趣事、补叙 物质清贫,信仰坚定,精神富有
赞扬革命者的美德
【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我先让学生阅读课前要求,让学生明白学习课文时要注意什么,重点在哪里。然后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引导纠正。在教学时,我让学生引导之前学习中掌握的抓人物动作、语言、神态描写,进行分析理解,既能正确引导学生分析文本,又能巩固学生学习此类课文的方法。最后我拓展了关于方志敏的事迹和思想,使学生对老一辈的革命者那种慷慨无私、坚定奉献的精神有了深刻认识,并产生了学习和向往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