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少版七上 1抒情与写意 中国花鸟画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少版七上 1抒情与写意 中国花鸟画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少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19-12-26 22:42: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抒情与写意——中国花鸟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们学习多角度欣赏花鸟画作品。
并能在审美感受的基础上运用语言、文字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认识。
过程与方法
通过名家名作的欣赏,让学生们了解花鸟画用笔、用墨、用色的技巧。
通过名家名作的欣赏,花鸟画家借物抒情的表现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作品赏析,让学生体味中国花鸟画的艺术美。
通过作品赏析,感受花鸟画的独特魅力。
通过作品赏析,激发其爱国主义情怀和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点
理解花鸟画家怎样写形,如何表意。
教学难点
理解花鸟画抒情写意的独特表现形式。
教学过程
游戏导入
小游戏:画鱼点睛
比较与讨论:不一样的眼睛,不一样的画法。
“画如其人”,让我们走进中国花鸟画的世界,去了解画家们的内心世界吧!让我们从这里开始,踏上感悟中国花鸟画家的心灵之旅吧!
作品赏析
朱耷作品赏析
观察与发现:看朱耷的花鸟画作品,寻找相同点。看朱耷的落款题名,你发现了什么?
思考与探究:画家为何要这样画?他想表达怎样的情感?
交流与探讨:学生交流前置性作业。
归纳与总结:不一样的生活,不一样的心境。
赵佶作品赏析
观察与发现:作品的基本信息、绘画内容、构图、用笔、用色。
思考与探究:作品的绘画特色。
归纳与总结:不一样的身份,不一样的绘画。
示例作品:《芙蓉锦鸡图》
基本信息:《芙蓉锦鸡图》轴,北宋徽宗赵佶绘,绢本,设色,81.5厘米×53.6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绘画内容:描绘金秋景色的花鸟画作。图中芙蓉盛开,随风轻轻颤动,蝴蝶翩跹,相互追逐嬉戏,引得落在枝上的锦鸡回眸。
构图:画幅左侧安排了芙蓉、锦鸡,与右上轻盈飞舞的蝴蝶遥相呼应,使得错综的布局显得密中见疏,揖让有度。
用笔:全图所用双钩法线条细劲,不仅花卉枝叶和锦鸡造型准确,芙蓉为锦鸡所压的低垂摇曳之态也能如实体现。
用色:色彩晕染得层次清晰、浓淡相宜,富丽堂皇中蕴含端庄典雅的气质。
绘画特色:“形神兼备,曲尽其妙”,借物寓意,书写情怀。
宋徽宗赵佶描绘五彩斑斓的锦鸡,目的是借锦鸡的5种自然天性颂扬儒家的5种伦理道德。
宋徽宗赵佶以瘦金体题“秋劲拒霜盛,峨冠锦羽鸡。已知全五德,安逸胜凫鹥”,右下书款“宣和殿御制并书”,和“天下一人”的签名花押。花押:也就是现代所谓的个人签名,徽宗的花押可谓别出心裁:写得既像结构松散的“天”字,又像一个简写的“开”字,而实际是由“天下一人”四个字组成,四笔连成。今天我们欣赏徽宗个性十足签名的同时,似乎能感受到这位皇帝可爱率真的气质。他就像一个顽皮的孩子,故意搞了个文字游戏,在捉弄那些不明就里的人们。
鸡在中国向有“德禽”之称,《韩诗外传》载:“鸡有五德:头戴冠者,文也;足搏距者,武也;敌在前,敢斗者,勇也;见食相呼者,仁也;守夜不失者,信也”,可见其文武兼备、仁勇俱存、信守专一的性格为世人所欣赏,难怪才艺绝代的一代帝王也会留下“已知全五德,安逸胜凫鹥”的诗句,流露出对安逸高贵之品格的赞许,由此体现了中国花鸟画的人文寓意。
背景:赵佶作为皇帝,实在是一个很大的失败者,但作为“天下一人”的艺术家,却是个很大的成功者。作为一个热爱艺术的皇帝,他是个奢君,他为了修建华阳宫,滥增捐税,激起了民变,就连小说《水浒传》,也以他的执政期为时代背景;作为一个具有皇帝身份的艺术家,他是个“功莫大焉”之人,他扩充翰林图画院,网罗画家,兴办画学,广收古物书画,让文臣编撰《宣和书语》《宣和画语》《宣和博古图》等书,除此之外,他本人还擅长书法,独创“瘦金体”。
黄筌作品赏析
画家简介:
黄筌(?~965年)字要叔,成都人。后蜀宫廷画师。擅画花、竹、翎毛、佛道、人物和山水,是一位技艺全面的画家,以画品“富贵”流传后世,并开创了花鸟画的一大流派。其画风格写实而华丽,体现了奢华的皇家气派,倍受日后各朝各代的宫廷画师所标榜。
黄筌的花鸟画以华美逼真的画风特别受到皇帝的重视。黄筌画风细腻,宋人谓其“画花妙在赋色,用笔极新细,不见墨痕,但以轻色染成,谓之写生”。现存黄筌《写生珍禽图》正体现了这种细笔轻色不见墨迹的画法,而鸟的羽翎的质感、避风翅膀的抖闪、天牛触须的弯动等微妙表现,都显示出他写生的功力。
观察与发现:作品的创作背景,绘画内容,用笔。
讨论与交流:学生将生活的记录,如真实禽类的照片与作品中的相应禽类进行对比赏析。
归纳与总结:黄筌作品的绘画特色。
齐白石作品赏析
画家简介:
齐白石(1864~1957)湖南湘潭人,我国20世纪著名画家和书法篆刻家,曾任北京国立艺专教授、中央美术学院名誉教授、北京画院名誉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等职,曾被授予“中国人民艺术家”的称号。其代表作品有《花卉草虫十二开册页》《白石草衣金石刻画》等。
齐白石主张艺术“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尤以瓜果菜蔬、花鸟虫鱼为工绝,兼及人物、山水,名重一时,与吴昌硕共享“南吴北齐”之誉。他的绘画,以其纯朴的民间艺术风格与传统的文人画风相融合,达到了中国现代花鸟画的最高峰。
齐白石专长画鸟,笔酣墨饱,力健有锋;画虫则一丝不苟,极为精细;他还推崇徐渭、朱耷、石涛、金农,尤工虾蟹、蝉、蝶、鱼、鸟,水墨淋漓,洋溢着自然界生机勃勃的气息;山水构图奇异不落旧套,极富创造精神;篆刻独出手眼;书法卓然不群,蔚为大家。
在他的笔下,大凡花鸟虫鱼、山水、人物无一不精,无一不新,为现代中国绘画史创造了一个质朴清新的艺术世界。他以经典的笔墨意趣传达了中国画的现代艺术精神,深深得益于传统而又善于出新,故而他的画能够感动人心,向天下众生传达生命的智慧和生活的哲理。他的山水画表达他对自己艺术创新的自信与深刻体悟,他的人物画长于传神达情,他的书法简约大方、雄健浑厚的笔意融入人物画中,完善了人物内在的神情的表达。
观察与发现:学生将对河虾的记录,与绘画作品中的虾进行对比赏析。
讨论与交流:如何理解作品“妙在似与不似之间”。
归纳与总结:如何通过绘画理解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
课堂总结
回顾本课欣赏的名家名作,师生共同归纳赏析的要点,总结赏析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