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节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课前导学]
1、物质变化分为 物理 变化和 化学 变化,两种区别在于变化过程中有无 新物质 生成,
化学 变化中伴随着 物理 变化。物质性质分为 物理 性质和 化学 性质, 化学 性质只有在化学变化中才表现出来。
2、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 化学 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密度、 气味 、熔点、沸点、硬度、溶解性、 延展性 、 导热性 、 导电性 等。
3、化学性质:物质在 化学 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 可燃性 、氧化性、还原性、 毒性 、酸性、碱性等。
4、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关系:化学变化中一定包含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中 不一定 包含化学变化。
5、物质变化和物质性质的描述不同,物质性质的描述在物质变化的基础上增加“可以或不可以”、“能或 不能 ”、“容易或 不易(难) ”、“会或不会”等词。
[课堂讲练]
例1、“伐薪烧炭南山中”是白居易所写《卖炭翁》中的诗句,这里“伐薪”和“烧炭”各指的变化是( A )
A.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
B.前者是化学变化,后者是物理变化
C.两者均为化学变化
D.两者均为物理变化
例2、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是由其物理性质决定的是( C )
A.小苏打能调节过多的胃酸
B.天然气用做燃料
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D.氧气能供给呼吸
例3、下列生活小常识或家庭小实验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C )
A.用醋去除水垢
B.用铁钉作材料探究铁生锈的条件
C.用竹炭包可清除衣柜内的异味
D、用柠檬汁涂在切开苹果的表面可防止变色
[课后练习]
1.下列事例主要过程为化学变化的是( )
A.功夫深,铁杵成针
B.佳节到,焰火缤纷
C.春天来,冰雪消融
D.美酒开,满屋飘香
2.下列四个短语中,其原意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C )
A.花香四溢 B.海市蜃楼
C.蜡炬成灰 D.木已成舟
3.下列叙述表示物质化学性质的有( )
①蔗糖能溶于水
②酒精具有挥发性
③汽油能燃烧
④菊花有香味
⑤醋酸具有酸性
⑥食物霉变
A.①② B.③④⑤
C.③⑤⑥ D.④⑤⑥
4.下列火于物质性质的叙述,不属于物质物理性质的是( D )
A.水是一种无色液体
B.铝板可以压制成铝锅
C.酒精具有特殊气味
D.干冰能作致冷剂
5.某种新型“防盗玻璃”为多层结构,每层中间嵌有极细的金属线,当玻璃被击碎时,产生电信号,与金属线相连的警报系统就会立刻报警,这利用了金属的( B )
A.延展性 B.导电性
C.弹性 D.导热性
6.蜡烛燃烧时会发光发热,并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同时有一部分石蜡变热熔化。关于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B )
①蜡烛燃烧是化学变化,石蜡熔化是物理变化 ②只要是发光发热的变化,都属于化学变化
③化学变化过程中往往伴随着物理变化
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之间没有本质的区别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7.下列俗语与物质的化学性质无关的是( B )
A.真金不怕火炼 B.玉不琢不成器
C.百炼方能成钢 D.纸里包不住火
8、判断下列哪些属于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哪些属于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A.铁生锈
B.铁能生锈
C.金的颜色是黄色
D.冰熔化成水
E.水在一定温度可以汽化(沸腾)
F.木材燃烧
G.木材可以燃烧
H.农药有毒
I.小科中毒了
J.硫酸腐蚀纸张
K.食物腐烂
L.硫酸可以使纸张腐蚀
M.水是液态的
[拓展提升]
9、关于酒精的性质、变化、用途的资料如下:
a.无色、透明、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
b.有可燃性;
c.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相溶解;
d.有挥发性;
e.常被用作酒精灯的燃料;
f.受热汽化,由液态变为气态;
g.在点燃的条件下,酒精与氧气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将上述资料分类,选择合适的字母序号填空:
(1)物理性质有 acd ;
(2)化学性质有 b ;
(3)物理变化有 f ;
(4)化学变化有 g ;
(5)描述酒精用途的有 e ,该用途主要利用了酒精的哪条性质 可燃性 。
10、氯气为黄绿色气体,有强烈刺激性气味,在常温下,1体积的水能溶解2体积的氯气,氯气密度为3.21g/L(空气为1.293g/L),高压下可呈液态,氯气与碱反应生成次氯酸盐和金属氯化物等。据专家介绍,氯气被人吸入后,可迅速附着于呼吸道黏膜,之后可以导致人体支气管痉挛、支气管炎、支气管周围水肿、充血和坏死.呼吸道黏膜受刺激,可造成局部平滑肌痉挛,再加上黏膜充血、水肿及灼伤,可引起严重的通气障碍。人吸入的浓度为每立方米2.5mg的氯气时,就会死亡。回答下列问题:
(1)氯气的物理性质是: 在常温下,氯气为黄绿色气体,有刺激性气味,能溶于水,密度为3.21g/L ;
(2)氯气的化学性质是: 氯气与碱反应生成次氯酸盐和金属氯化物 ;
(3)为什么储氯罐内温度升高会引起爆炸?(用分子的观点说明)
氯气是由分子构成的,温度升高分子的运动加快,分子之间的距离增大导致压强增大并超过氯罐的承受极限,故爆炸。
(4)储氯罐发生的爆炸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为什么?
因为爆炸后无新物质生成,所以是物理变化。
(5)根据储氯罐发生泄漏时的实际状况请回答:你如何迅速、安全地逃离事故现场?
用湿布或用尿将衣服尿湿捂住嘴、鼻,迅速逆风跑到新鲜空气的高处。
11、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学是化学变化?分别说明理由。
①燃烧
②变色
③有气体产生
④爆炸
⑤发光
[课堂笔记]
[作业评价]
导学 作业 笔记
一批
二批
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