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课件(共3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课件(共3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12-27 19:53: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8张PPT)
课前回顾
郑和下西洋
戚继光
澳门
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学习目标
1.了解李时珍和《本草纲目》、宋应星和《天工开物》、徐光启和《农政全书》的概况;
2.掌握明朝北京紫禁城、明长城基本情况;
3.明朝古典小说的思想艺术特点。
明清时期著名的科技著作
科技著作
李时珍明信片
1、姓名:
2、生活年代:
3、身份:
4、代表作:
李时珍
明朝
医药学家
《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
(1)内
容:
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
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
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2)意
义(地位):
记载了药物1800种;
收录药方11000多个;
附有1100多幅药物形态图;
书中对各种药物进行了新的分类
东方药学巨典
《本草纲目》出版后,人们到处传播它,成为医生的必备书籍。从17世纪起《本草纲目》陆续被译成日、德、英、法、俄等多种文字。《本草纲目》被誉为
“东方药学巨典”。
曾记否?
我国古代不同时期的医学家或药学家:
战国时医学家
(四诊法)——
东汉末医学家(麻沸散、五禽戏)——
汉末医学家(医圣)(《伤寒杂病论》)——
唐医学家(《千金方》)——
明代杰出医药学家(《本草纲目》)——
扁鹊
华佗
张仲景
孙思邈
李时珍
宋应星明信片
1、姓名:
2、生活年代:
3、身份:
4、代表作:
宋应星
明末
科学家
《天工开物》
《天工开物》
(1)内容:
几乎覆盖了当时中国农业和手工业的所有生产、加工部门
(2)意义:
对我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总结,记述了中国在当时世界上具有先进水平的科学技术,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天工开物》及书中记载的提花织机
徐光启明信片
1、姓名:
2、生活年代:
3、身份:
4、代表作:
徐光启
明末
科学家
《农政全书》
《农政全书》
(1)内
容:
(2)意
义:
全书分为农本、田制、农事、水利、农器、树艺、蚕桑、种植、牧养、制造、荒政等大类
《农政全书》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作者关于农学的创新研究成果,是明代末年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
农业科学巨著
曾记否?
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
系统地总结北方农业生产技术成果,
包括农、林、牧、副、渔等的农学著作?
北魏
·
贾思勰
——《齐民要术》
徐霞客及其《徐霞客游记》
徐霞客是明朝杰出的地理学家,《徐霞客游记》的开篇之作为5月19日,这天被定为中国旅游日。
古典科技巨著
朝代
作者
著作
类型
明朝
李时珍
《本草纲目》
“东方药学巨典”
明末
宋应星
《天工开物》
“中国17世纪工艺百科全书”
明末
徐光启
《农政全书》
农业巨著
明朝
徐霞客
《徐霞客游记》
地理名著

长城从春秋战国时代开始,直到清代,前后有20多个诸侯国和朝代修筑过长城。其中秦、汉、明三个朝代修筑的长城都超过了1万里,如果把历朝历代修筑的长城加在一起,总长度超过了10万余里,大约可以绕地球赤道一圈多。它已经被列为世界的一大奇迹。
明长城和北京城
明长城
明长城修筑的目的和起止点。
目的:
为了防御北方蒙古贵族南扰。
起止点:
东起鸭绿江
,
西至嘉峪关。
明长城和北京城
明长城
秦长城
嘉峪关
鸭绿江
临洮
辽东
长城在历史上的影响
长城处于北方游牧地区与农耕地区的连接线上,在它附近的多民族聚集的地区,建立了许多农牧贸易场所,使长城同时成为各民族交往的纽带。
北京城
明朝的北京城是明成祖时,在元大都的基础上,经过大规模的扩建和改造发展起来的。
明朝北京城平面图
宫城
皇 城




明北京城布局:
宫城是北京城的核心,整个北京城平面呈“凸”字形,中轴对称。
天安门,建于明朝永乐年间,是旧皇城南端的正门,那时叫承天门
。清朝顺治八年(1651年)更名为天安门。
小说和戏剧
罗贯中
施耐庵
吴承恩

说创作在明朝处于黄金时期
书名
作者
特点
《三国演义》
描写了
末年的军阀割据战争,是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
是我国章回体小说的开山之作
《水浒传》
我国第一部以
为题材的长篇英雄传奇小说
《西游记》
一部浪漫主义长篇神魔小说,歌颂了
的正义精神和反抗精神
罗贯中
施耐庵
吴承恩
东汉
农民起义
孙悟空







说说这是哪些
名著里的场景
《西游记》
《水浒传》
《三国演义》
明代戏剧的代表
汤显祖的《牡丹亭》,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神奇的爱情故事,有力地批判了吃人的封建礼教,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
明长城和北京城
明长城:
东起辽东、西至嘉峪关,总长万里
科技名著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小说:
小说和戏剧
戏剧:汤显祖《牡丹亭》
李时珍:《本草纲目》
北京城:由宫城、皇城、内城和外城组成
宋应星:《天工开物》
徐光启:《农政全书》
罗贯中:《三国演义》
施耐庵:《水浒传》
吴承恩:《西游记》
课堂小结
1.外国学者称之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是
(
)
A.《梦溪笔谈》
B.《齐民要术》
C.《天工开物》
D.《农政全书》
C
2、下列我国古代科技成就中,两者都属同一领域的是
(
)
A.《齐民要术》与《本草纲目》
B.《徐霞客游记》与《农政全书》
C.《千金方》与《本草纲目》
D.《资冶通鉴》与《天工开物》
C
3、明长城的东端起于


A.鸭绿江
B.辽东
C.山海关
D.嘉峪关
A
4、北京城的中心是


A.紫禁城
B.皇城
C.京城
D.外城
A
5、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是


A《红楼梦》
B《西游记》
C《水浒传》
D《三国演义》
D
6、在明代的北京城中,被称为“世界建筑之林的瑰宝”
的是(

A、紫禁城
B、京城
C、金銮殿
D、皇城
A
7.下列有关《本草纲目》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著作
B.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中药学著作
C.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书
D.奠定了我国中医治疗学的基础
A
《黄帝内经》
《神农本草经》
1.背诵本课知识点
2.做练习册
作业
主要知识点:
1、药物学著作《本草纲目》:明·李时珍
地位: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2、《天工开物》:明末·宋应星,记述了中国在当时世界上具有先进水平的科学技术,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3、《农政全书》明·徐光启,这是明代末年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
4、明长城修筑目的:防御北方蒙古贵族南扰。
材料:砖、石
起止点:东起鸭绿江边,西至嘉峪关
影响:各民族交往的纽带。
5、北京故宫于明成祖时修建。
明北京城布局:宫城是北京城的核心,整个北京城平面呈“凸”字形,中轴对称。
6、明朝是小说创作的黄金时期。
罗贯中《三国演义》是章回体小说的开山之作。
施耐庵《水浒传》;吴承恩《西游记》;戏剧家汤显祖《牡丹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