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和中外交通课件(共3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和中外交通课件(共3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12-27 19:55: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3张PPT)
课前回顾
宋元市民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的原因
《资治通鉴》
元曲四大家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和中外交通
学习目标
1.掌握宋元时期灿烂辉煌的科学技术成就的基本概况和影响;
2.了解宋元时期对外交往的基本史实。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读课本第一自然段:
请抢答:雕版印刷术发明时期和缺点是什么?
答:时期:隋唐。
缺点:雕版印刷术刻版费工费时,而且刻好的版只能印刷一种书籍。
雕版印刷术
材料一
宋太祖时,官府刻印《大藏经》,共耗时
12年,雕版13万块,印刷完成后,13万块雕版被堆放在当地府库内,从此无人问津。
材料二
当时一个刻工一天只能刻四五十个字,一本六万字的书需要三、四年才能刻完。
雕版印刷术缺点:雕刻版费工费时,而且刻好的版只能印刷一种书籍。
唐朝印制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金刚经》(868年)
活字印刷术是由__时的匠人__发明的。他用__刻字,然后用火烧制,使字模变硬。
毕昇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北宋
毕昇
胶泥
活字印刷制版步骤
胶泥刻字,然后用火烧制,使字模变硬。制版时,在一块四周有框的铁板上撒上松脂、石蜡、纸灰等,将烧好的字模在铁板上排成版,用火将铁板中的松脂熔化,将字版压平,这样就可以印书了。印完之后,再将松脂熔化,泥字拆开,然后又可以再次排版。
胶泥
刻字
烧制
字模
排字
固版
印刷
拆版
活字印刷术的发展
此后,能工巧匠们又发明了木活字。到了元代,著名的科学家王祯在《农书》中对木活字技术作了系统的总结并有所创新,发明了转轮排字法。元朝中期,出现了铜活字印刷。
(下图是木活字和转轮排字法)
北宋
泥活字
王祯转轮排字法
元中期
铜活字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木活字
对比活字印刷与雕版印刷,
体会毕昇的创新“新”在哪里?
两个“变”:
变死字为活字
,
变死版为活版
活字印刷术与雕版印刷相比,活字印刷有什么进步之处?
活字印刷比雕版印刷更省时省力省钱,活字可以反复使用,大大提高了印刷的效率,降低了书籍的成本,书的价格下降,有利于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经济、省时、省力、一字多用、重复使用)
传播过程:13世纪时,活字印刷术传人朝鲜,之后传到日本及东南亚地区,又经丝绸之路传到波斯,后来经过蒙古人的西征等途径传人欧洲。
活字印刷术在世界上的影响及传播过程
对世界的影响:活字印刷术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降低了制书成本,加快了文化的传播。
朝鲜、日本

东南亚地区

活字
印刷术
西
欧洲、波斯
历史与现在的对接
雕版印刷术     
活字印刷术 
激光印刷 
工匠雕版
工匠雕版

活字印刷
激光打印机
司南的形状像一把汤匙,放置在铜制的方形地盘中,地盘四周有24个方位。司南在光滑的盘中转动,当它停下来时,匙柄就指向南方。
战国时期,人们利用天然磁铁做成指南工具,可以辨别方向,是现在所用指南针的始祖。
指南针发展演变—战国司南
指南针、火药的应用
课外话:
罗盘不光开始用于航海事业,也是风水师的工具,可以说是风水师的饭碗。
指南针发展演变—宋代罗盘
宋代罗盘是怎么制成?
人们用带有磁性的钢针放在碗边,或用线将针悬起,钢针就可以灵活地指向南方。后来人们把这种带有磁性的钢针安置在刻有度数的盘中,于是就制成了罗盘。
(人造磁铁制成)
缕悬法指南针
北宋时的罗盘针
指南鱼
指南针
(航海罗盘)
今天,我们生活中的指南针。
指南针的传播
宋代,阿拉伯人在世界上四处奔走,将指南针传到了阿拉伯国家,后来又传到欧洲。
指南针的影响:
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
指南针的发明与发展
指南针、火药的应用
战国时人们利用天然磁铁做成指南工具,称为“司南”。
宋代开始用人造磁铁制成指南的工具,称为“罗盘”。
北宋末年,中国的海船上开始使用指南针。
唐朝时,中国人已发明了火药。
唐朝末年,火药开始运用到军事领域。
火药的发明和应用
宋元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
宋金战争中宋军使用了火器,而金人从宋人那里学会了制造、使用火药武器。蒙古人在灭金、灭宋的战争中,也大量使用了火器。
元朝火铳
宋代竹管突火枪是枪炮的始祖
火药应用今昔对比
元代火铳
现代坦克
火箭
火药的传播及影响
火药和火器的影响:
对欧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
中国的火药和烟火在13世纪传人阿拉伯地区,14世纪初又经阿拉伯人传到欧洲。
还是我们!
发达的中外交通
河北鸡鸣驿
宋朝驿站比较发达,元朝更是修建了覆盖全国的
陆路交通网,建立了四通发达的驿站。
元朝时,海上交通范围有更大的拓展,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
宋代时与中国有贸易关系的国家和地区有五六十个,元代时达到140多个。
发达的中外交通
(1)路上丝绸之路----通往西方的重要交通要道。
(2)宋元时期-----驿站制度发达
(3)海上丝绸之路---元朝时进入鼎盛时期
(4)影响: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和科技交流
外传:四大发明等
传入:药物,天文历法,数学等
知识整合
宋元时期
科技
中外交通
活字印刷术:
北宋毕昇
指南针:
司南—罗盘
火药:宋突火枪—元火铳
陆路:陆上丝绸之路和驿站
海路:海上丝绸之路
1.据考证,唐朝的《邸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报纸之一。与该报的产生密切相关的科技发明是(

①造纸术
②活字印刷术
③雕版印刷术
④转轮排字盘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北宋时,有人在黏土制成的一个个小方块上刻单字,再用火烧成陶字。排版时,把陶字放在一个铁框里,排满为一版;印刷时可以同时排版,效率很高。印完一版以后,陶字拆下还可以再用。”这里介绍的是(

A.雕版印刷术
B.火药的使用
C.指南针的发明
D.活字印刷术
B
D
3.美国学者罗兹 墨菲在《亚洲史》中说:“在许多方面,宋朝在中国都是最令人激动的时代,它统辖着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期。”以下科技发明属于宋代的是(

①发明活字印刷术
②改进造纸术③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④火药的发明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4.(2016 湖南怀化)《宋史》记载:“……有造突火枪,内安子窠,如燃放,焰绝然后子窠发出,如炮声,远闻五十余步。”它描绘的是我国“四大发明”中哪一项的应用?(

A.造纸术
B.印刷术
C.火药
D.指南针
B
c
5.海上丝绸之路在哪一朝代进入鼎盛时(

A.元朝
B.清朝
C.明朝
D.宋朝
6.我国古代下列发明中,直接推动文化事业发展的是(

①造纸术
②印刷术
③火药
④指南针
A.①③
B.②④
C.
①②
D.③④
A
C
主要知识点:
1、隋唐时期发明了雕版印刷术;
北宋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元代王祯发明了转轮排字法。
2、活字印刷术的优点:经济、省时、省力、一字多用、重复使用
传播:朝鲜—日本及东南亚地区—波斯—欧洲
影响: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3、战国出现了“司南”;宋代出现罗盘(人造磁铁制成);
北宋末年,中国的海船开始使用指南针。
指南针的传播:阿拉伯商人将指南针传到阿拉伯国家,后来传到欧洲。
影响: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
4、唐朝发明火药;
唐朝末年,火药开始运用到军事领域。
宋元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
火药的传播:13世纪火药传入阿拉伯地区,经阿拉伯人传到了欧洲。
影响:对欧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
5、宋元时期中外交通发达的影响:
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和科技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