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配中的学问》教学设计
古朗小学
黄
炼
教学目标
1、结合“搭配服装”等现实情境,探索并掌握简单的搭配方法,能用适当的方式表示各种搭配方法。
2、在尝试、展示、交流过程中,逐步学会有序地思考和解决问题。
3、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培养符号意识。
教学重点
学会有序地思考,掌握求两类事物搭配的方法。
教学难点
能运用有序搭配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黄老师和大家一起学习,感到非常高兴,很想跟同学们交个朋友。想跟老师交朋友的同学可以跟老师握个手吗?(握手时故意重复和漏掉同学)你们知道老师一共握了几次手?如果老师下次握手,你会给老师提什么建议呢?(有序思考,做到不重复、不遗漏),我们在今天学习的内容中也要运用有序思考来解决我们的数学问题。
主动探索,有序思考
活动一
搭配服装
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位小客人,你们想看看是谁吗?(出示马戏团小丑图片),这是马戏团的小丑奇奇,奇奇看你们那么聪明,给你们出了一道难题,只要谁能帮他搭配一顶帽子和一条裤子,就能免费进场观看演出,你们敢接受挑战吗?
1、分类。咱们先来给这些服装分分类,你想怎么分?
2、猜测:你们觉得奇奇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
3、小组自由搭配,体会有序思考。
(1)小组合作,利用学具图片动手摆一摆、说一说。
(2)集体反馈交流,展示自己的搭配过程和结果。(学习成果预设:1、没有顺序任意搭配。2、先确定帽子,然后每顶帽子搭配3条裤子。3、先确定裤子,然后每条裤子搭配2顶帽子。先让没有顺序、任意搭配的学生展示,发现有遗漏和重复现象。再展示其他两种方法。)
(3)比较出现的不同方法,初步感受按一定顺序搭配的好处。(展示搭配时,追问:还有没有其他的搭配方案呢?为什么这么肯定 搭配时,我们要注意什么才能做到不遗漏也不重复?不管是先确定帽子或确定裤子,只要按一定的顺序搭配,就能够不遗漏、不重复地把所有的搭配方法都找出来。)
(4)现在只有2顶帽子和3条裤子,怎么样才能表示出所有的搭配方法呢?(连线)
4、经历符号化
师:同学们都摆得非常棒!但是生活中关于搭配的问题很多,是不是都要用图片摆一摆呢?有什么办法能把所有的搭配都记录下来呢?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搭配结果。(引导学生用文字、图形、字母来表示)
(2)比较三种表示方法哪种最简便。(着重强调字母表示法,理解A1、A2、B1、B2、B3各自表示的具体含义,感受符号的简便性)
(3)选自己喜欢的字母表示,再次体验用字母表示的方法。
三、巩固强化,表示搭配
1、活动二
营养配餐
师:小丑奇奇觉得你们帮他搭配的衣服太漂亮了,他的表演也顺利完成了。为了感谢你们,奇奇请你们去吃午餐。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厨师为你们准备的菜谱。一种主食配一种炒菜,可以有多少种不同的配餐选择呢?请你们用喜欢的方法表示出来。
(1)学生独立尝试表示出所有的搭配方法。
(2)组织集体交流,展示思考过程和表示方法。
2、活动三
去动物园的路线
师:吃完午餐了,小丑带我们去动物园,这里面也有数学问题呢。
(1)出示路线图,明确学校到少年宫有2条路,少年宫到动物园有3条路。可以怎么从学校走到动物园?(出示无字母标示的路线,让学生出现描述困难。)
(2)怎么样能方便描述路线?(用字母表示,体会字母的简便性)
(3)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示所有的线路。
(4)反馈交流各自的表示方法。
3、观察比较,发现不同问题的内在联系。
观察比较解决前面搭配问题时所画的图示,你发现了什么?
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1、经过这节课的学习,解决了什么问题?你从中明白了什么?你有什么想告诉大家的?还有什么疑问?
2、展示生活中创新的搭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