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时
授
课
计
划
课
题
神奇的计算工具
总课时
1
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
了解计算工具的演变过程,体会数学的文化价值。初步认识计算器,能用计算器正确的进行较大数的混合计算。积极参加数学活动,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计算器的使用方法。利用计算器解决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难点
1.对计算器常用按键的使用。2.使用计算器应该注意的地方。
学情分析
学生熟悉多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能用估算检查计算器运算的正确性。
教法学法
讲授,讨论
课前准备
计算器,PPT
教学环节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设计意图
激趣定标质疑探究
一、学生发言,介绍计算工具的发展历史。二、计算器的使用方法1.基本方法在我们的身边,计算器是无处不在的。它是重要的计算工具,那么关于计算器,你都知道什么?
介绍计算器,了解计算器常用按键的作用,学生用计算器进行简单计算。
教学环节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设计意图
精讲多练
学生讲解,老师补充。2.难点突破师:那么大家是不是真的会用计算器,计算下面三道题,看谁算得又准又快,开始。245
×78942÷72345-39×21校对结果,老师提示:第二题:这道题还用计算器么?第三题:大家的结果为什么不一样呢?大家都认为1526是对的,其实也就是这种做法。PPT解释错误答案的原因,提出解决方法。师:好了,都会算了吧?那练习一道题。20655÷
(27×45)
师:那么这几道题做完以后,你有什么想法?有没有学到些什么?口算;其他按键的作用,估算,生成问题等。三、用计算器算一算。用计算器算一算。
第一题检验学生是否会真的运用计算器。第二题让学生意识到什么样的计算才需要计算器。第三题介绍数据保存的方法,便于四则运算。让学生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计算,熟练计算器的运用,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此题,使学生熟练使用计算器。
教学环节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设计意图
拓展提升
让学生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计算,熟练计算器的运用,激发学生的兴趣。计算12000000×12000000从“1—9”这9个数字中选一个你最喜欢的一个数字,别说出来,想在心里。我最喜欢数字“2”,就输入9个“2”,然后把它除以“12345679”。除完以后你只要把结果告诉我,我很快就能知道你最喜欢的数是几。师:玩过之后,有什么收获呢?
提示学生在用计算器计算器计算之前要先思考。提示学生利用计算器计算要先看清题目,并且意识到计算器不仅是计算的工具,还是探索数学的工具。
作业设计
数学书P35
板书设计
神奇的计算工具名称用法
教
学后
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