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
期末综合复习卷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
1. 下列关于太平天国的两个文件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都是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②都没有真正实施 ③二者的经济主张是互相矛盾的 ④都不利于中国近代化的发展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2.下图是太平天国运动发展过程中的大事,其中①②处应该是( )
A.金田起义、天京事变
B.定都天京、天京陷落
C.永安建制、定都天京
D.永安建制、天京事变
3. 恩格斯在评论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指出:“这次战争不是对英国和法国有利,而是对俄国有利。”“对俄国有利”的主要原因是( )
A.割占中国土地
B.强迫中国赔款
C.开放通商口岸
D.攫取关税主权
4.下列关于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比较,正确的是( )
①两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相同
②都使中国丧失了领土和主权
③两次战争的侵略者中都有美国
④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不平等条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5. 坐落于广东省东莞市虎门的鸦片战争博物馆是纪念性和遗址性相结合的专题博物馆。在这所博物馆中,你可以观看( )
①《鸦片战争海战陈列》 ②《虎门海战半景画》
③全国禁毒教育基地 ④《圆明园原貌图》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6.在中国近代史上,某不平等条约割让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完整。该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瑷珲条约》
7. 太平天国全盛时,已拥有中国的半壁江山。这里的“全盛”主要是指( )
①北伐军一直打到天津郊区 ②西征军攻占了长江中下游许多地方 ③太平军占领武昌,建立起与清朝相对峙的政权 ④1860年,太平军逼近上海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8.有人说《天朝田亩制度》实际是一个和谐社会的公平的经济制度,也有人说《天朝田亩制度》是近代民主革命的一个科学的政治纲领。你认为下列关于《天朝田亩制度》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它建立在落后的自然经济基础上
B.它主张平均社会财富,实际上没有可行性
C.它反映了农民阶级的生活思想
D.只要具有一定的客观条件,它就会变为现实
9.下图显示的是( )
A.鸦片战争期间英军的进攻路线
B.英法联军侵入北京的路线
C.太平军的北伐路线
D.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清朝皇帝的逃跑路线
10.“推动了这次大爆炸(指太平天国运动)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声”。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A.太平天国运动反对鸦片战争中清政府的卖国行为
B.太平天国运动以反对外国侵略为主旨
C.鸦片战争激化了中国社会矛盾,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
D.鸦片战争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源
11.近年来,“圆明园国宝全国巡展”已在全国20多个城市展开,我们将有机会目睹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铜像中的四件(如图)。这四件饱经沧桑的国宝是在下列哪一事件中被迫离开故土的( )
猴首 猪首 牛首 虎首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太平天国运动
D.义和团运动
12.如图反映了近代西方列强发动的一次侵华战争,列强发动这次侵华战争的借口是( )
A.“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
B.虎门销烟
C.修约受阻
D.《望厦条约》签订
13.读图,导致清朝这一时期几种主要进口货物税率(关税)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B.中国手工业纺织技术较弱
C.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
D.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
14.1841年,林则徐曾预言:“终为中国患者,其俄罗斯乎!”下列史实能够证明他的预见正确的是( )
A.火烧圆明园
B.占领香港岛
C.割占台湾
D.割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的土地
15.《这才是晚清》中记述:“历史不因大清帝国的孤傲和拒绝改变进程,鸦片战争使中国遭遇千年未遇的大变局。”“大变局”是指( )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C.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中国完全沦为英国的殖民地
二、非选择题(16题21分,17题10分,18题24分,共55分)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他们预料“中国市场的远景是广阔的,将来它的销量会比全欧洲还要多”。所以他们企图通过修约来扩大侵略的目的。当修约交涉失败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就叫嚣“只能在炮口上才有外交”“必须教训中国人”。
材料二 1859年夏,英国和法国公使借口到北京换约,各率一支舰队到大沽口……清军爱国官兵奋勇还击,重创英法舰队……英法舰队惨败的消息传至英国和法国。英法侵略者叫嚣“实行大规模的报复”“占领京城,将皇帝逐出皇宫”“让英国人成为中国的主人”。
(1)根据材料一回答,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什么?(4分)
(2)材料二中“实行大规模的报复”主要指什么?(2分)
(3)与上述材料有关的这场战争给中国造成了什么严重影响?(4分)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英之间,为什么会爆发这场战争?它将会造成怎样的后果呢?也许,英国议会在1840年4月的3天辩论,可以帮助后人考察战争的根源。关于是否对中国开战,看起来似乎是与两种植物有关的贸易引起的——英国人的鸦片和中国人的茶叶。
——《复兴之路》解说词
材料二 鸦片战争爆发时,当时中国投入陆军兵力约10万人,水师约1万人,船只多是木质铁皮,铁炮质差,杀伤力小;英军约2万人,直接参战的陆海军约0.6—0.7万人,出动战舰20艘,“船坚炮利”,其结果以中国惨败和英国胜利而结束。
材料三 按照《南京条约》,中国将香港岛割让给英国,并开放五个对外通商口岸——广州、福州、宁波、厦门和上海。英国领事可以居留于这些港口,英国商人可以在此租借土地,用于居住和经商。中国还同意实行一种按照价值的5%固定下来的统一关税,若要变动这一关税,须经双方同意。这一条款剥夺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因而控制了中国的国家收入。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材料一中,英国统治者把鸦片战争的原因归结为中英之间的贸易争端,这种看法是否正确?为什么?(3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鸦片战争中国惨败的重要原因。你认为这是中国失败的根本原因吗?为什么?(5分)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在中国获取的特权有哪些,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6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鸦片战争带给我们的历史思考和启示。(7分)
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马克思曾说:英国的大炮首先破坏了中国皇帝的权威,迫使天朝帝国与地上的世界接触。与外界完全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在英国的努力之下被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来的必然是旧制度解体的过程。
材料二 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
——林则徐
材料三 1853年,洪秀全明文规定:“凡一切孔孟诸子百家妖书邪说者尽行焚除,皆不准买卖藏读也,否则问罪也。”
——张强《上帝教对太平天国的消极作用》
(1)根据材料一回答,中国在炮口逼迫下打破隔绝状态的被迫开放行为具体是什么?(3分)
(2)材料一中“旧制度”指什么制度?(3分)
(3)材料二表达了林则徐的什么决心?(2分)能证明他这一决心的历史事件是什么?(2分)英国以这一事件为借口发动了对中国侵略的什么战争?(2分)清政府在这场战争失败后被迫签订了哪一不平等条约? (2分)
(4)根据材料三指出,太平天国是如何对待儒家经典的?(2分)太平天国的宗教政策会得到知识分子的支持吗?请说明理由。(4分)
(5)通过以上史实的学习,你有什么体会?(4分)
参考答案
一、1-5 BDABD 6-10 BADBC 11-15 BACDA
二、16.(1)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2)英法联军攻占北京,抢劫并烧毁圆明园。
(3)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更多主权。西方侵略势力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17. (1)不正确。中英之间的贸易争端只是表面现象,而其根源则在于英国殖
民者企图打开中国市场,推销工业产品和掠夺工业原料。
(2)中国武器装备落后,英国船坚炮利。不是。因为鸦片战争中国惨败的根本原因是清政府的政治腐败,综合国力落后(或中国腐朽的封建制度不能对抗英国新兴的资本主义制度)。
(3)割让香港岛,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开放通商口岸,便利其对华商品输出;协定关税,破坏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
(4)落后就要挨打;要大力推进改革开放,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才能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言之有理即可)
18.(1)清政府被迫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2)封建制度。(封建专制制度或君主专制制度)
(3)严禁鸦片的决心。 虎门销烟。 鸦片战争。 中英《南京条约》。
(4)尽行焚毁。不会。太平天国宣扬的拜上帝教,对儒学及传统文化进行了猛烈的冲击。(没有说明理由不得分)
(5)腐朽的制度导致近代中国受到侵略,农民阶级无法使中国摆脱落后;中华民族勇于反抗外来侵略,不屈不挠。(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