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2张PPT。2007年高中生物会考复习资料——会考标准条目解析——东阳二中 申屠军会考要求Ⅰ考试范围
高中生物会考的知识范围是教学大纲所规定的高中生物(高二)必修课的教学内容。
(1)知识领域
①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方面的知识。
②生物学在生活、生产、科学技术发展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
③适应现实生活所需要的人体生理知识,促进身心健康。④现代生物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方面的知识。(2)态度观念。
①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局部与整体、多样性与共同性相统一的观点。
②我国的生态资源状况、生物科学技术的发展,民族的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
③生态学的观点,认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提高环境保护的意识,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④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不断创新、协作的科学精神。(3)能力与技能。
生物会考中,考核的学科能力与技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观察能力。
具有对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现象进行宏观观察、微观观察、对比观察、顺序观察、动态观察的能力;
能恰当选择并正确使用常用观察工具和仪器,具有进行生物学观察的基本操作技能;
能对观察结果进行记录和整理,并作出客观的说明。
②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具有获取生物学科图文资料和其他信息的能力;
能读懂、理解非专业媒体上有关生物学科图文资料和其他信息的能力;
能对获取的生物学科图文资料和其他信息进行记录和整理,并作出分析与判断。③实验技能。
掌握必修教科书中基本的生物学实验方法;
能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
能对实验结果进行记录和整理;
能分析和解释实验中产生的现象和数据,并得出客观、合理的结论。
④思维能力。
具有比较、判断、推理、分析和综合的思维能力;
初步形成思维的独特性、新颖性等创造性思维品质和创新思维习惯;
具有运用所学的生物知识评价和解决某些实际问题的能力。Ⅱ考试要求a—知道:对所学知识有大致的印象。
b—识记:记住所学知识的要点,能够说出它们的大意,能够在有关情景中识别它们。
c—理解: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够解释和说明所学知识的含义,能够对相关知识采用其他不同的形式予以表达(文字、图、表等)。
d—应用:在理解的基础上,能够分析知识的联系与区别,能够在新的情境中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与生物学有关的实际问题;并对有关的见解、实验方案和结果进行评价。等第标准生物会考中,将考生的学业成绩分为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个等第,依次用A、B、C、D表示。C——及格
达到该等第的考生,要求掌握生物学最基本的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以及生物学在生活、生产、科学技术发展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应用的知识;能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与观点较正确地说明、解释和评价自然界中的某些事实与现象;能以一定的形式初步描述生物现象和事实;基本能完成教科书中规定的必做实验。具体要求如下:
(1)记住最重要的、较常见的生物学术语、概念、图表、常用符号、常用数据等。
(2)初步理解和表述教科书中最基本的概念、原理、规律、学说的含义。(3)基本具备获取生物学科图文资料和其他信息的初步能力,能对图文资料和其他信息进行简单的整理和分析。
(4)能读懂、理解生物学简单的图表,并能从中获取信息。
(5)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6)具有生物体结构与功能、局部与整体、多样性与共同性相统一的观点,以及生物进化和生态学的观点。
(7)基本能完成教科书中的实验,并能理解实验原理和过程,对实验现象、结果能作出正确的解释。B——良好
达到该等第的考生,能较熟练地掌握生物学最基本的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以及生物学在生活、生产、科学技术发展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应用的知识;具有一定的知识迁移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能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与观点较正确地说明、解释和评价自然界中的某些事实与现象;能完成教科书中规定的必做实验。具体要求如下:
(1)较熟练地掌握教材中的生物学术语、概念、图表、常用符号、常用数据等。
(2)正确理解和表述教科书中最基本的概念、原理、规律、学说的含义。(3)具有获取生物学科图文资料和其他信息的能力,能对图文资料和其他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
(4)能读懂、理解生物学图表,并能从中获取信息。
(5)能运用所学的知识恰当地解释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6)具有较强的生物体结构与功能、局部与整体、多样性与共同性相统一的观点,以及生物进化和生态学的观点。
(7)能完成教科书中的实验,并能理解实验原理和过程,对实验现象、结果能作出正确的解释和分析。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能力。A——优秀
达到该等第的考生,能熟练掌握生物学最基本的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以及生物学在生活、生产、科学技术发展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应用的知识;能在新的情境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与生物学有关的实际问题;能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与观点正确说明、解释和评价自然界中的某些事实与现象,并具有自己的见解;能以恰当的形式正确描述生物现象和事实;能较好地完成教科书中规定的必做实验和其他各项实习、实践内容。具体要求如下:
(1)熟练掌握教科书中的生物学术语、概念、图表、常用符号、常用数据等,并能恰当地运用。
(2)正确理解和表述教科书中的概念、原理、规律、学说的含义。并能恰当地运用。(3)具有较强的获取生物学科图文资料和其他信息的能力,能对图文资料和其他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和评价。
(4)能理解生物学图表,并能从中获取信息;同时能将信息转化为生物学图表。
(5)能灵活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恰当地解释相关的生物学问题,并具有自己的见解。
(6)具有较强的生物体结构与功能、局部与整体、多样性与共同性相统一的观点,以及生物进化和生态学的观点,并能较好地运用。
(7)能较好地完成教科书中的实验,并能理解实验原理和过程,对实验现象、结果能作出正确的解释和分析,并能解决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具有较强的实验设计能力。会考形式1,高中生物书面考试部分采用闭卷笔答形式。考试时间为90分钟,试卷满分为100分。另设附加题1题,分值为5分,计入总分;总分不超过100分。
2,高中生物会考书面考试部分试卷结构如下:
(1)考试内容分布
第一册约55% 第二册约45%
(2)考试要求分布
知道约10% 识记约20% 理解约40% 应用约30%
(3)试题类型分布
选择题50分 非选择题50分 附加题5分
(4)试题难度分布
容易题约70% 稍难题约20% 较难题约10%会考的复习要求一、明确要求
首先明确会考的考试范围和考试要求,同时也要明确会考的等第标准和会考形式等。在此基础上要注意:一要认真领会会考标准,处处要以“标准”为准则,不要脱离“标准”任意扩大复习范围,加大复习难度;二要客观正确地分析自己的情况,即要针对自己掌握知识的情况查漏补缺、纠错补弱,最后还要经过多方面的努力,加强基础知识的落实,提高能力水平,确定自己要达到的学科等第目标。
二、打好基础(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科学能力)
首先要抓好最基本内容的复习。具体来说,就是首先抓好在会考内容栏中条目要求的复习。最后要注意,就基础知识而言也不能只是机械地背诵。生物学的许多名词、术语、概念、数据、公式等都是必须记住的,还必须做到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三、讲究方法
1,参照标准,依据课本,不离中心。
2,做好六抓:抓概念求理解。抓比较求本质。抓文字求严密。抓图形求特征。抓归纳求要求。抓综合求联系。
3,了解会考形式,掌握答题的方法。
解题常见的错误1,基本概念、事例不清(对一些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事例记忆不准确,基本概念理解不清或相互混淆等原因而造成解题失误)
2,审题不细,粗心大意(在考试或审题过程中,审题不细致,抓不住题干中的关键词;答题时条理不清,答题方向不明,张冠李戴,以偏概全而造成解题失误)
3,思维定势,考虑不全 (对题干情景缺乏全面的分析和思考,或不考虑某些规律的适用条件,凭原有的经验来解答变换了的问题)
4,能力欠佳,缺乏思路(思维能力欠佳,答题的思路混乱,判断有误,推理不严密,表述不清,用词、句不当等而造成解题失误)主要解题策略1,揭示隐蔽性(找出隐含条件)
2,谨防迷惑性(抓住本质,排除干扰)
3,搞清相关性(思前顾后,弄清相互关系)
4,解答具体性(解答要贴切、具体)
5,思考全面性(要思考涉及解答试题的各个方面)
6,掌握规律性(平时要善于归纳总结)
7,重视探究性(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和表述能力,按探究的一般思路来思考问题)会考知识条目解析绪论
1,生物的基本特征(b,b)(注:括号里列出的分别是及格和优秀等第学业水平要求)
第一,生物体具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
第二,生物体都有新陈代谢作用。
第三,生物体都有应急性。
第四,生物体都有生长、发育和生殖的现象。
第五,生物体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第六,生物体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2,运用生物的基本特征说明生物现象(b,c)
(1)比较生长、发育和生殖
(2)比较应急性、适应性和遗传性
(3)生物体的物质基础、结构基础和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是什么?
(4) 新陈代谢:是活细胞中全部化学反应的总称,是生物与非生物最根本的区别,是生物体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包括同化作用(合成代谢)和异化作用(分解代谢)
(5) 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但病毒属于生物,无细胞结构。
(6)与维持生物个体的生存、种族的延续、物种的稳定和进化有关的特征是什么?
3,生物科学发展的3个阶段(a,a)19世纪30年代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细胞学说1859年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描述性生物学阶段1900年孟德尔遗传定律的重新提出实验生物学阶段1944年美国生物学家艾弗里DNA是遗传物质1953年美科学家沃森和英科学家克里克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分子生物学阶段4,当代生物科学的新进展(a,a)(1)生物科学的发展方向
微观方面:进入到分子水平
宏观方面:生态学的发展
(2)生物工程方面的进展
乙肝疫苗、人类基因组计划;抗病毒烟草、转基因鲤鱼、杂交水稻、抗虫棉花;生物能源、超级细菌等
(3)生态学方面的进展
安徽省颖上县小张庄生态农业5,学习高中生物课的要求和方法(a,a)练习
1,狗遇生人会叫,这种现象说明生物的什么特性?由什么特性决定这种现象?
2,地衣是植物先锋,既能长在岩石上,产生的地衣酸又能使岩石风化,说明了什么?
3,原鸡是家鸡是祖先,但家鸡的产蛋量比原鸡多,说明了什么?
4,夏天的蝗虫体色呈草绿色,秋天的蝗虫体色呈灰黄色,这不能说明生物具有的特征是:
A,适应性 B,应急性 C,多样性 D,变异性
5,夏日里取池塘中的一滴水制成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会发现一些生物存在。你确认它们是生物的主要依据是(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