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历史中考第一轮复习导学案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
第二次工业革命
一、电的应用
1、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 2、标志:电力的广泛使用(“电气时代”)
3、特点:科学研究与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二、主要成果:
人物 国籍 荣誉 成果
爱迪生 美国 发明大王 发明诸多家电(白炽灯泡等),第一个火力发电站和输电网
卡尔·本茨 德国 汽车之父 发明内燃机汽车
亨利·福特 美国 汽车大王 首次采用流水线生产方式
莱特兄弟 美国 航空飞行器的先驱 成功制造人类历史上第一架飞机
奥托 德国 煤气内燃机
戴姆勒 德国 汽油为燃料的内燃机
狄塞尔 德国 柴油为燃料的内燃机
冯如“中国航空之父”
三、化学工业和新材料
(瑞典)诺贝尔:现代炸药、无烟炸药 (美)海厄特:赛璐珞(现代塑料工业诞生(法)夏尔多内:人造纤维
四、影响
1、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改普了人们的生活,使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成为工业化强国。
2、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垄断组织,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
3、资本主义对外扩张増强,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启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两次工业革命的不同点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发明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科学和技术尚为真正结合 来源于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
首先发生在英国,其他国家的工业革命发展进程相对缓慢 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新的技术和发明超出了一国的范围,发展迅速。
有些资本主义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日俄两国)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一、人口增长和大众教育
1、人口
(1)工业革命推动生产力发展,人口迅速增长
(2)劳动力结构发生变化,从事工商业的人口增多。妇女走出家庭成为劳动者
2、大众教育
(1)背景:适应工业化发展需要
(2)国家:英、法对儿童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德国建立初等、中等、大学组成的系统教育体系
二、城市化
1、背景:工业革命后,工商业发展,大量人口涌入城市,但城市缺乏统一规划
2、城市化的措施:19世纪中期,卫生条件改善。排水设施、街头照明、有轨电车等公共交通设施
3、影响:生活方式发生着变化
三、社会问题
1、社会矛盾激化
资本家获得极大的财富,工人高强度劳动却难以生存。工人反抗斗争日趋激烈。(破坏机器的卢德运动)
2、环境污染:废气、废水污染大气、河流
近代科学与文化
一、科学家
1、牛顿(英)
(1)地位: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
(2)成就: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光学分析、微积分学。《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使物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2、达尔文(英)
《物种起源》提出“进化论”观点,推翻了神创论。生物科学的一次伟大革命。
3、巴尔扎克(法)
《人间喜剧》(法国社会的百科全书),其中有《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展现了法国社会变迁史。
4、列夫·托尔斯泰(俄)
《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揭露俄专制主义和地主对农民的压榨,又否定暴力革命)
列宁称他为“俄国革命的镜子”
5、贝多芬:第三交响曲《英雄交响曲》(标志着贝多芬在思想性和艺术性的成熟)
6、梵高:《向日葵》、《夜间的咖啡馆》
巩固练习
选择题
1.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自然科学研究取得重大进展,1870年以后,由此产生的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被应用于各种工业生产领域,促进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这里的科学研究主要是指( )
A.瓦特改良蒸汽机 B.牛顿的力学理论
C.电磁学理论 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2.某历史学家认为“19世纪80年代,世界交通领域里的一场革命源于一种新动力的发明”。这种“新动力的发明”应是( )
A.蒸汽机 B.内燃机 C.发电机 D.飞机
3.两次工业革命分别开启了“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区分它们主要是根据( )
A.能源动力 B.通信技术 C.交通工具 D.机械设备
4.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中指出:“科学开始对工业没什么影响。纺织、采矿、冶金等工业革命之初的种种发明,极少是由科学家们作出的。……不过1870年以后,科学开始起了更加重要的作用。……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电力时代,也就是第二次技术革命,其引发力量不是来自生产技术本身,而是来自似乎同生产没有关系的科学研究成果。”材料重在强调1870年的工业革命( )
A.科学对工业没什么影响 B.电气时代的到来
C.科学与技术的密切结合 D.这次革命与生产技术本身的关系很大
5.F.H.欣斯利主编的《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中写道:“自1870年以后,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20世纪科学工业的开端。新兴工业,诸如电气工业等这些完全是科学发现中首创的工业,其面貌的改变当然要比那些早已建立的工业显著得多……”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这段话主要体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 )
A.自然科学的发展和进步在推动生产力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B.电力的发明和广泛应用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
C.新兴工业发展非常迅速,创造了巨大的社会生产力
D.电气工业是首创工业,它的发展改变了社会面貌
6.伏尔泰曾说过,牛顿是最伟大的人,因为“他用真理的力量统治我们的头脑,而不是用武力奴役我们”。这里的“真理”是指( )
A.经典力学体系 B.生物进化论 C.原子论 D.相对论
7.“人类是由一种古猿进化而来的”这一论断的科学依据是( )
A.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 B.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
C.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 D.伏尔泰的天赋人权思想
8.被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的他为了表达其对拿破仑远征俄国的痛恨,歌颂俄国军民爱国主义精神,创作了一部小说。这部小说是( )
A.《安娜·卡列尼娜》 B.《战争与和平》 C.《复活》 D.《神曲》
9.文学艺术作品是社会现实的反映。下列作品中热情歌颂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是( )
A.《最后的晚餐》 B.《战争与和平》 C.《向日葵》 D.《英雄交响曲》
10.下列关于19世纪中期以后,欧洲城市化环境变化叙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城市卫生条件开始得到改善 B.城市供排水设施建设起来
C.街头照明日益完善 D.出现了共享汽车等公共交通工具
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1、阅读材料:
材料一:恩格斯曾说:“当革命风暴席卷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但威力并不因此而减弱的变革。
材料二:19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主要国家确立,资本主义市场不断扩大,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并迅速应用生产领域,形成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浪潮。
——摘自九年级《世界历史》上册
材料三:“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会对我们进行报复。”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但威力并不因此而减弱的变革。”是指什么历史事件?这场变革最重要的技术成就是什么?从此,哪一能源被人类广泛开采利用?人类由此进入了什么时代?
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时代”.煤炭 .瓦特改良蒸汽机.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第二次工业革命浪潮开始的标志是什么?人类由此进入什么时代?哪一机器的发明和广泛使用又使什么新能源被人类广泛开采使用?
电力的广泛使用;电气时代;内燃机;石油
(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观点?由此,你得到什么启示?
工业化过程中的环境污染和破坏问题;
加快经济建设,绝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人类应与自然和谐相处.(言之有理即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