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历史中考第一轮复习导学案
殖民地人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一、拉美独立运动
1、拉丁美洲的地理概念: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 主要殖民者:西班牙、葡萄牙(巴西)
2、背景: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3、杰出代表:玻利瓦尔、圣马丁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
4、成就:为纪念玻利瓦尔,一个新成立的国家被命名为“玻利维亚”。
二、印度民族起义(1857—1859)
1、背景: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后,加紧对印度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激起了印度人的反抗。
向印度倾销纺织成品,导致手工业者破产;兼并王公领地;取消对印度土兵的优厚待遇,不尊重宗教信仰。
2、导火线(直接原因):涂油子弹事件 3、领导力量:封建王公。主力:印度土兵
4、杰出代表:章西女王(印度民族女英雄)
5、意义:沉重打击英国殖民统治,反映了印度民族意识的觉醒。是19世纪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俄国的改革
一、彼得一世改革
1、俄国统一:15世纪晚期,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称“沙皇”。
2、彼得一世改革(1)目的:向西方学习,实现富国强兵
(2)内容①政治:加强中央集权,设参政院。
②经济:兴办手工工场,重商主义,允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③军事:义务兵役制,建立新式常备军。贵族必须到军队或行政机构任职,按功劳提拔。
④文化:派留学生,开办学校、创办科学院,办报纸,改革习俗(提倡西方礼节和生活方式)。
(3)作用:积极: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増强,成为欧洲军事强国,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局限:农奴制进一步加强,成为日后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
二、农奴制改革(亚历山大二世)
1、背景:a俄国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经济的发展(根本原因)b克里米亚战争惨败,激化社会矛盾 (直接原因)
2、目的:巩固统治、缓和阶级矛盾、避免革命
3、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
4、内容:(1)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2)农奴获得“解放”时,可通过赎买方式获得一块份地
5、意义:(1)进步性:是俄国近代历史的转折点,废除了农奴制,促进社会各个方面出现了新的气象,推动了俄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2)局限性:但农奴制的参与仍然存在,影响俄国的发展。农民为获得人身自由和土地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美国内战---南北战争(1861-1865)
一、南北矛盾的加剧
1、经济概况:北方(资本主义经济) 南方(棉花种植园经济)
2、双方矛盾:关税(北方希望提高);新增土地的制度(北方自由州,南方蓄奴州);奴隶制(南方保留)
二、内战爆发
1、原因
(1)根本原因:南方种植园经济严重阻碍了北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南北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焦点是奴隶制度的废存问题)
(2)直接原因(导火线):林肯当选总统。
2、开始:1861年2月成立“南部同盟”,1861年4月南方挑起内战
三、北方的胜利转折
1、扭转战局:(1)1862年《宅地法》,鼓励农民到西部耕种。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从1863年元旦起,南方叛乱地区的奴隶永远获得自由
(2)作用:调动农民、黑人积极性,踊跃参军,扭转北方不利局面
2、胜利:1865年南北战争以北方胜利而告终。林肯遇刺。
3、影响: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度;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日本明治维新(1868年)
一、德川幕府的统治
1、原因:(1)根本原因:幕府的封建专制统治(闭关锁国)阻碍日本资本主义发展。
(2)直接原因(外因):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入侵(黑船事件),加深了日本的民族危机,激化了国内矛盾。
2、倒幕运动---王政复古政变。主力:中下级武士发起了倒幕运动。
二、明治维新
1、内容:(1)政治上: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取消武士特权。(2)经济上:推行地税改革,“殖产兴业”,大力发展近代经济。(3)军事上: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提倡“武士道”精神。(4)社会生活: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
2、影响
(1)积极性: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
(2)局限性:保留大量封建残余,军国主义色彩浓厚,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巩固练习
选择题
1、 综观世界近代历史,凡走上本主发展道路的国家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革命,二是改革。而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历史事件是( )
A. 独立战争 B. 明治维新 C. 废除农奴制改革 D. 孝文帝改革
2.某校学生在进行中考历史复习时,记录下的关键词有“1868年”“文明开化”、“重大转折点”等。据此判断,他们复习的内容是( )
A.日本明治维新 B.俄国农奴制改革 C.美国南北战争 D.法国大革命
3、下列关于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相同之处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改革前都面临着沦为殖民地的危机 B. 都是自上而下的改革
C. 都对土地制度进行了改革 D. 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4、林肯总统说:“我们不是敌人,我们是朋友,我们友情的纽带,也许会因情激动绷紧,但绝不可能割断,”美国人“友情的纽带”被割断最终引发了( )
A.美国独立战争 B.美国南北战争 C.克里米亚战争 D.朝鲜战争
5、19世纪中后期,俄、日、中三国都进行了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产生的共同影响是( )
A. 使本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B. 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C. 使本国摆脱了沦为殖民地的危机 D. 成为本国近代史上的重大转折
6、从对世界历史的影响来看,开辟新航路、殖民扩张、工业革命、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共同作用是()
A.开辟了殖民道路B.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展 C.密切了世界各地联系 D.引起了世界工人运动
7、“把教育放在最优先的地位,仿效西方建立了小学、中学和大学,形成了完整的近代学校体制。”近代日本出现的这种理象,与明治维新采取的哪一措施有关( )
A.消除封建割据,加强中央集权 B.创办近代企业,引进西方技术
C.允许土地买卖,承认土地私有 D.提倡文明开化,大力发展教育
8、下面关于启蒙运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启蒙运动是近代欧洲大陆第一次影响深远的思想解放运动
B.法国是启蒙运动的中心
C.伏尔泰被誉为启蒙运动的领袖和开拓者
D.启蒙运动为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做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
9、启蒙思想家卢梭说,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权力的表现和远用必须体现人民的意志。当人民的权力被政府篡夺并被用于压迫和奴役人民时,人民就有权通过暴力手段推翻它。这主要表明,卢梭主张( )
A. 主权在民 B. 白由平等 C. 财产私有 D. 权力制衡
10、归纳和概括是学习历史的重要能力之一。美国通过独立战争,羸得了国家的独立;通过南北战争,维护了国家的统一。这两次战争的相同作用是( )
A.都是资产阶级革命 B.都推翻了英国殖民统治 C.都废除了黑人奴隶制 D.都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日本从19世纪中期的落后封建小国发展成为今天的资本主义强国,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经验。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同答问题。
材料一 1868年是日本历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一年。从此,日本进行了急速的资本主义
改革,大力学习西方,毫不犹豫地采用当时来说堪称最新的方法,即利用铁路和轮船为中心的产业革命的成果,聘请外国专家;实行强制性义务教育。用了短短几十年它走完了西方资不主义国家差不多用了200年左右时间才完成的近代化进程。
——摘编自《大国崛起》
材料二 二战后,1955年至1960年日本经济年平均增长率为8.5%,1960年至1965年为9.8%,1965年至1970年为11.8%,日本经济发展速度超过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战后,日本紧紧抓住科技革命的有利时机,大量引进技术……教育经费在政府的预算中所占比重已超过20%,名列资本主义世界各国之首。美国又从“特需”订货等方面给予经济扶植。
——摘编自《世界通史》
请回答:
(1)1868年日本开始了什么改革?据材料一指出日本近代化进程呈现什么特点?
改革:明治维新;特点:时间短(速度快);原因:采用西方最新技术,重视教育。
(2)据材料二指出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初日本经济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特点:持续、高速增长;原因:抓住科技革命的机遇,引进技术,重视教育,美国扶植。
(3)综合上述材料,日本经济的发展有哪些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经验:重视科技教育、引进先进技术(善于学习)、善于抓住机遇。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