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精神的三间小屋》教案+课件:1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9课《 精神的三间小屋》教案+课件:1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12-29 19:52:25

文档简介

《精神的三间小屋》教学方案
教材分析
本文是以说理为主的散文,从独特的视角提出了人类精神大厦的建设问题,在教学中宜引导学生自读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文章内容并想想该如何构建自己的精神世界。这课重点训练学生认知“引入话题——论述观点——总结深化观点”的议论性散文写作结构。
教学目标
1.把握议论性文章的观点、材料及论证思路的能力。
2.能够品味文章独具特色的语言,通过阅读批注、关键词赏析、朗读感悟等方法,体会论证方法的作用。
3.能够关注自身心灵的成长,提升精神境界,能够运用恰当的语言、方法将自己对生活的思考、感悟表达出来。
教学重难点
1.理解本文修建“精神的三间小屋”的深刻内涵,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及思路。
2.通过阅读批注、关键词赏析、朗读感悟等方法体会本文比喻说理的作用及效果,品析鉴赏本文的语言及写法。体会文章运用比喻论证所要论说的观点,能够在议论时,恰当地运用比喻的方法来说理。
课前准备
一、阅读课文7-18段,完成下面的表格。
(请你给每间小屋取一个名字,并且从文中找出语句来分别描述这三间小屋。)
小屋
给小屋取名
描述这间小屋
第一间
第二间
第三间
二、阅读《风不能把阳光打败》《我很重要》《保持惊奇》《常读常新的人鱼公主》这几篇文章,写下你的阅读感受。
教学过程
一、交流感受,导入新课
分享学生阅读毕淑敏散文的感受,引出对本课语言特点和说理方法的赏读与讨论。
【设计意图】引出课题,激发学习兴趣。
二、分层概括,把握思路
梳理文章的层次思路,并概括每一部分的内容大意。
开篇,作者先引用名言和进行类比,引起话题。
第一间,盛着我们的爱和恨。
第二间,盛放我们的事业。
第三间,安放我们自身。
三间小屋象征着个人精神的栖息地,每个人都应努力、真诚地修筑好自己精神的空间。
最后,作者由建筑精神小屋,拓展到“矗立我们的精神大厦,开拓我们的精神旷野”扩大了文章的格局。
三、文本细读,理解内涵
再读课文7-18段,描述作者理想中三间小屋的样子,明确作者的观点。
分析:第一间,盛着我们的爱和恨。人的一生经历悲欢离合,情感自然丰富复杂,喜怒哀乐亦是人之常情,所以如何处理爱和恨的对立、交织需要智慧。作者认为,爱比恨多,小屋就光明温暖,人的福气就大;恨比爱多,小屋就凄风苦雨,人的精神就悲戚压抑。所以要洒扫庭院,清扫负面的精神垃圾,给爱留下足够的空间。
第二间,盛放我们的事业。人的一生有很长的时间在工作,一个人从25岁开始做工,直到60岁退休,要在工作岗位上度过整整35年的时光。所以工作的幸福度,关系到精神的品质,而一下子就能找寻到理想行业的人并不多,很多时候,人们费时弥久,才能剥除事业外壳上金钱、地位等赘生物,寻找到所热爱的事业。所以规划自己的事业生涯,是这间小屋“坚固优雅的要诀”。
第三间,安放我们自身。在作者看来,没有独立思想、人云亦云是人们常犯的错误,这间小屋要安放我们自己的见解、思想,即鼓励人们形成独立自主的思想、精神。
作者通过对三间小屋的论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三间小屋象征着个人精神的栖息地,每个人都应努力、真诚地修筑好自己精神的空间。
【设计意图】明确文章所探讨的话题与作者的观点,理解修建精神小屋的内涵。
四、赏读分析,探究作用
以第一间小屋中的典型比喻语句为例,通过朗读、寻找喻体、体会其中深刻含义及比较阅读等方法,深入体会比喻说理的作用及效果。
解说:这篇文章重在说理,却善于用文学性的笔法进行描绘、阐述,体现了作家的感性和文章的抒情性。
如作者想要阐述关于个人精神文明建设的观点,她不借用常规意义上的学术概念或术语,而是通过比喻的方式,说“为自己的精神修建三间小屋”,用一种文学的、感性的形式呈现自己的论题。
在阐述三间小屋的内涵时,不是单纯地讲道理,而是进行形象化的描绘。比如通过写第一间小屋,作者要讲的是人的喜怒哀乐之情,她说这里“盛着我们的爱和恨”,“如果想重温祥和,就得净手焚香,洒扫庭院。销毁你的精神垃圾,重塑你的精神天花板,让一束圣洁的阳光,从天窗洒入”。这样的笔法,比一般的说道理更感性,也更有文采。
作者运用了大量比喻,再如第一间小屋中,“你的一生,经历过的所有悲欢离合、喜怒哀乐,仿佛以木石制作的古老乐器,铺陈在精神小屋的几案上,一任岁月飘逝,在一个金戈铁马之夜,它们会无师自通,与天地呼应,铮铮作响。”
这比喻大大增强了材料的形象性,使要阐述的道理可见可感。
五、分组探讨,深入体会
由学生在另外两间小屋的文段中,寻找以小屋来进行比喻说理的语句,朗读体会其内涵,赏析这种说理方法的好处。
【设计意图】利用课堂研讨,自主品读、赏析文章比喻说理的语句,巩固提高这方面的能力。
六、作业
仿照课文比喻说理的方法,写一段文字,阐明自己想论说的道理。(共15张PPT)
第二单元
·
第9课
精神的三间小屋
作者介绍
毕淑敏,1952年10月出生于新疆伊宁,中共党员,国家一级作家、内科主治医师、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师范大学文学硕士,注册心理咨询师。中国作协第九届全委会委员。
1969年入伍,在喜马拉雅山、冈底斯山、喀喇昆仑山交汇的西藏阿里高原部队当兵11年。历任卫生员、助理军医、军医等。从事医学工作20年后,开始专业写作,198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毕淑敏文集》十二卷,长篇小说《红处方》《血玲珑》等畅销书。
给课文划分层次,并概括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
1-6
作者先引用名言和进行类比,引起话题。
7-18
精神的三间小屋。
19、20
由建筑精神小屋,拓展到“矗立我们的精神大厦,开拓我们的精神旷野”。
整体感知
给小屋取名
“情感小屋”
“事业小屋”
“自身小屋”
整体感知
阅读课文7-18段,思考:
作者希望为自己的精神修建三间怎样的小屋?
深入探究
思考:
精神的三间小屋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作者为何这样安排写作的顺序?
深入探究
以第一间小屋为例:请你找出下面这段话中所有的喻体,并说说你的理解。
探究写法:
深入探究
你的一生,经历过的所有悲欢离合、喜怒哀乐,仿佛以木石制作的古老乐器,铺陈在精神小屋的几案上,一任岁月飘逝,在某一个金戈铁马之夜,它们会无师自通,与天地呼应,铮铮作响。
深入探究
假若爱比恨多,小屋就光明温暖,像一座金色池塘,有红色的鲤鱼游弋,那是你的大福气。
深入探究
如果想重温祥和,就得净手焚香,洒扫庭院。销毁你的精神垃圾,重塑你的精神天花板,让一束圣洁的阳光,从天窗洒入。
深入探究
如果想要重获良好的精神状态,就得转变态度,及时清理负面情绪,要给爱的情感留下空间。你要重新明确自己的目标,为更高远的追求付出努力,这样才能打开心扉,看到新的希望。
使用比喻的说理方式有怎样的效果?
深入探究
课文精要
引出话题
总结升华
分析话题
——如何布置我们的心灵空间
关注自我
心灵
爱和恨——打扫——健康的小屋
精神小屋——精神大厦
事业——自我寻找
——努力向上的小屋
自身——思考——庄严真诚的小屋
精神的三间小屋
提升精神境界
请你在另外两间小屋中再找出一处比喻的语句,读一读,谈谈你的理解,并体会这样说理的好处。
合作、探究写法:
拓展延伸
1.仿照课文比喻说理的方法,写一段文字,阐明自己想论说的道理。
布置作业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