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八年级上册期末物理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八年级上册期末物理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9-12-27 16:48: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教科版 八年级上册期末物理试题
物 理
A卷(共 100 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 30 分)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小题2分,共30分)
1.以下数据最符合实际的是(  )
A.成年人步行速度大约是1m/s B.一位正常中学生的体重为12kg
C.人的正常体温是27℃ D.眼睛迅速眨一下的时间5s
2.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铅笔的长度,测量方法正确的是(  )
A. B. C. D.
3.下图中与光的反射有关的是(  )

甲 乙 丙 丁
A.如图甲所示,透过树丛的光束
B.如图乙所示,筷子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
C.如图丙所示,雨过天晴,挂在天空的彩虹
D.如图丁所示,把平面镜按一定规律排列,汇聚太阳光的塔式太阳能电站
4.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道路两旁设置隔音墙,是为了防止道路上的汽车发出噪声
B.拉小提琴时,手在不同位置按弦,是为了改变响度
C.发声的音叉靠近乒乓球,球多次被弹开,说明发声体在振动
D.“闻其声,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调区分的
5.2017年4月22日,“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首次完成自动交会对接。如图所示,“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对接完成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天舟一号”相对“天宫二号”是运动的
B.“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相对地球是运动的
C.“天舟一号”相对地球是静止的,“天宫二号”相对地球是运动的
D.“天舟一号”相对地球是运动的,“天宫二号”相对地球是静止的


6.中华诗词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以下诗词中有关物态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
A.“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
B.“斜月沉沉藏海雾”,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放热
C.“霜叶红于二月花”,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
D.“已是悬崖百丈冰”,冰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
7.托盘天平是科学实验中常用的仪器,下列有关使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
B.称量前,在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右调
C.称量时,向右移动游码,相当于右盘中增加了一个更小的砝码
D.观察到指针在正中刻度线或在做左右幅度相等的摆动,可认为天平横梁已平衡
8.如图所示,甲、乙两同学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他们通过的路程与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某同学根据图像计算、推断出四个结论:

①在0~10s内,乙同学比甲同学运动得快; ②两同学在距离出发点100m处相遇;
③在0~20s内,乙同学的平均速度大; ④在0~10s内,乙同学的速度是10m/s
你认为正确的是(  )
A.①④ B.②③ C.① ③ D.③④
9.如图甲所示为水的密度在0~10℃范围内随温度变化的图像,图乙为北方冬天湖水温度分布示意图,根据图像及水的其他性质下列分析判断错误的是(  )

A.温度等于4℃时,水的密度最大
B.在0~4℃范围内,水具有热缩冷胀的性质
C.示意图中从上至下A、B、C、D、E处的温度分别为4℃、3℃、2℃、1℃、0℃
D.如果没有水的反常膨胀,湖底和表面的水可能同时结冰,水中生物很难越冬
10.小明在岸上看见鱼在水族馆游玩,看到的“鱼”是(  )
A.光的反射形成的实像 B.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C.光的折射形成的实像 D.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11.下列是观察对岸的树木在水中倒影的光路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12.香水的主要成分是易燃酒精,如图所示为四瓶香水,透明玻璃瓶盖形状各异,最容易在阳光下引发火灾的是(  )
A. B. C. D.
13.如图所示,用酒精灯加热-40℃的冰直至沸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C段表示当前物体的状态仍是固态
B.冰的熔化过程温度不变,说明熔化不需要吸热
C.水的沸腾过程温度不变,说明液体沸腾时不需要吸热
D.从图可知,冰的凝固点是0℃
14.下列关于凸透镜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要使投影仪成像变大,应使投影仪远离屏幕,同时使镜头靠近投片
B.用手机扫描二维码时,应使二维码位于手机镜头一倍焦距之内
C.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D.近视眼需要佩戴凸透镜来矫正
15.为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了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m及液体的体积V,得到了几组数据并绘出了m-V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液体密度为2g/cm3 B.该液体密度为1.25g/cm3
C.量杯质量为20g D.40cm3的该液体质量为60g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 70 分)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6分)
16.冰的密度是0.9×103kg/m3,合   g/cm3,质量为900g的一块冰熔化成水后质量为   kg,体积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7.如图所示,是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其中声音音调相同的是是 两图,响度相同的是 两图,表示噪声的是 图.

18.常用的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测温液体 的性质制成的,气象人员按气象要求测得某昼夜四个不同时刻的气温数值如图,由图可知当日的最大温差是 .

19.如图所示为一束光线从空气射入玻璃发生的反射和折射现象,已知∠1=110°,∠3=∠5=45°,则图中的反射角大小是 ,折射光线是 .

第19题图 第22题图 第23题图
20.用油罐车运输煤油,每节油罐车的容积是50m3,运输1000t煤油,需要 节油罐车.(ρ煤油=0.8×103kg/m3)
21.2月,首批“长鼻子”校车在城市投入使用,校车行驶过程中,以司机为参照物,路边的树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小明早晨7点乘校车去上学,7点24分到达学校,设校车行驶的平均速度为30km/h,则小明乘车地点到学校的路程是 .
22.如图是投影仪成像示意图,其中凸透镜的作用是成 (填“等大”、“缩小”或“放大”)、 (填“正立”、“倒立”)的实像,如图图中h=40cm,则凸透镜焦距不可能小于 cm.
23.向一个空烧杯中慢慢注入一种液体,注入液体的体积与烧杯总质量的关系如图,通过计算可知,烧杯的质量为 g,这种液体的密度为 kg/m3.

三、作图与计算题(共16分)计算题在解答时应写出公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24.按照要求作图。
(1)如图所示,S是点光源,作出入射光线SO的反射光线和大致的折射光线。
(2)将光路图补充完整。

25.某列高铁的时刻表如表所示。
车站 到达时间 发车时间 里程
上海 —— 09:00 0
南京 10:00 10:15 295
济南 12:15 12:30 912
北京 13:30 —— 1350
求:(1)从南京到济南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
(2)全程平均速度是多少km/h?


26.一个空瓶质量为200g,装满水后总质量为700g,将瓶内的水倒出,在空瓶内装一些金属颗粒,瓶和金属颗粒的总质量是1kg,再向瓶内倒水,瓶、水和金属颗粒总质量为1.4kg。求:
(1)玻璃瓶的容积.
(2)金属颗粒的密度.

四、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18分)
27.(6分)如图甲是“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装置.

(1)图甲实验装置的组装顺序应为 (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
(2)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水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由图可知本实验中水的沸点为 ℃.
(3)实验中发现温度计上部出现许多小水珠,这些小水珠是 形成的.(写物态变化名称)
28.(6分)在利用光具座进行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探究中:
(1)如图甲所示,一束平行光沿凸透镜主光轴射向凸透镜,折射后光路如图.

甲 乙
(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依次摆放,点燃蜡烛后,无论怎样在光具座上移动光屏总找不到像,其原因可能
是 (写出一种即可).
(3)经过调整,如图乙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倒立 (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远离凸透镜,要获得清晰的实像,光屏应 (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
29.(6分)“测量橙汁的密度”实验.
(1)为了测量结果更准确,下列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是 (用字母表示).
A.计算橙汁的密度
B.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
C.烧杯中盛适量的橙汁,用天平测出橙汁和烧杯的总质量
D.调节天平平衡
E.将烧杯中的橙汁全部倒入量筒中,读出橙汁的体积
(2)测量橙汁和烧杯总质量时,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则总质量为 g.

(3)不用量筒,只需添加一个完全相同的烧杯和适量的水,也可以完成该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a.用已调好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记为m0;
b.向一个烧杯倒入适量橙汁,用天平测出橙汁和烧杯的总质量,记为m1;
c.向另一个烧杯中倒入与橙汁等深度的水(如图),用天平测出水和烧杯的总质量,记为m2;
d.橙汁的密度ρ橙汁= (水的密度用ρ水表示).
B 卷(共20 分)
一、不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小题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2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或者不答的得0分)
1.下列事件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
A.小李说,汽车司机用钢管敲打汽车轮胎主要是利用音调来判断轮胎内加气是否充足
B.小陈说,在相同温度和介质的情况下,超声波的传播速度要快于次声波的传播速度
C.小明说,可以用超声波和声波测量地球和月亮的距离
D.小红说,声纳是利用次声波测量海面到海底的距离
2.在下图的图像中,纵坐标的单位不小心遗漏了,小明和小聪讨论后认为,只要补上正确的单位,则有(  )

A.若补上“温度(℃)”,则5到10秒之间,该物质一定在放热,且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B.若补上“速度(米/秒)”,则表明在0到10秒之间,汽车的平均速度为5.5米/秒
C.若补上“速度(米/秒)”,则表明在5到10之间,该物体是静止的
D.若补上“路程(米)”,则表明该物体在任意时间段内都在做变速运动
3.用水彩笔在磨砂电灯泡的侧面画一个图案,然后把电灯泡接到电路中让其发光,拿一个凸透镜在灯泡图案与其正对的白墙之间(图案与白墙之间距离较大)移动,则所画图案在墙上成清晰像的情况是(  )
A.不能成像
B.能成一次像,是放大、正立的虚像
C.能成两次像,一次是放大、倒立的实像,一次是缩小、倒立的实像
D.能成三次像,一次是缩小、倒立的实像,一次是等大、倒立的实像,一次是放大、倒立的实像
4.为了比较两种新型保温材料甲和乙的保温效果,将这两种保温材料分别做成形状、结构、厚度完全相同的保温筒,两保温筒内同时分别放置完全相同、温度均为80℃的恒温源,其截面图如图所示,将两保温筒放在室温为20℃的房间内,每隔10min测量一次两保温筒外表面A点和B点处的温度,根据记录的实验数据绘制的图像如图所示,图中图像Ⅰ表示保温材料甲做成的保温筒外表面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图像Ⅱ表示保温材料乙做成的保温筒外表面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根据实验过程及图像,下列四个选项中,判断正确的是(  )

A.可用单位时间内保温筒外表面的温度变化表示保温效果
B.甲材料的保温效果比乙材料的保温效果好
C.乙材料的保温效果比甲材料的保温效果好
D.如果把两保温筒内80℃的恒温源换成-18℃的恒温源,其它条件不变,则无法比较甲、乙两种保温材料的保温效果


5.小明把一不锈钢水杯装水后放在冰箱冷冻室,过了一段时间拿出来发现结满了冰,且冰面正好与杯口相平,测得杯与冰的总质量为33g,再过一段时间后,冰全部融化,小明向杯中加入3ml水,水面正好与杯口相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ρ冰=0.9g/cm3、钢杯容积随温度变化忽略不计):(  )
A.冰的质量27g B.冰的质量30g C.杯的容积33cm3 D.杯的容积30cm3
二、综合题(共10分)
6.(4分)探究小球在斜面上的运动规律如图甲所示,小球以初速度2.0m/s从A点沿着足够长的光滑斜面滑下,它在斜面上的速度v随时间t均匀变化。实验数据如下表:
t/s 0 0.1 0.2 0.3 0.4 0.5 0.6
v(m·s-1) 3.0 3.5 4.0 4.5 5.0 5.5 6.0
(1)根据表中数据,在图乙中描点并画出小球的v-t图像。

(2)小球的运动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式为v= ;
(3)如图丙所示,以速度v1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时间t内通过的路程是S1=v1t1,它可以用图线与时间轴所围矩形(阴影部分)的 表示.同样,图乙中图线与时间轴所围图形的面积,也能表示这个小球在相应时间t内通过的路程S,上述小球从A点沿光滑斜面滑下,在时间t内通过的路程的表达式为S= .

7.(6分)为了保护环境,治理水土流失。学校的环保小组测定了山洪冲刷地面时洪水含沙量(即1m3洪水中所含泥沙的质量),治理环境前,他们共采集了20dm3的水样,总质量为20.3kg。已知干燥的同类泥沙的密度为ρ沙=2.5×103kg/m3,求:
(1)20dm3纯水的质量为多少g?
(2)洪水中的含沙量为多少?(含沙量以kg/m3作为单位)
(3)20dm3水样中泥沙的质量为多少g?












八年级上册期末物理试题
参考答案
A卷(共 100 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A C D C B A B B C D D B D A C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6分)
16.0.9;0.9;变小 17.甲乙;乙丙;丁 18.热胀冷缩;14℃ 19.45°;OB
20.25 21.运动;12km 22.放大;倒立;20 23.30;1×103kg/m3
三、作图与计算题(共16分,计算题在解答时应写出公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不能得分)
24.(1)作图略 (2)作图略
25.解:(1)308.5km/h; (2)300km/h
26.解:(1)500cm3; (2)8g/cm3
四、实验与探究题(每空1分,共18分)
27.(1)自下而上;(2)98;(3)液化
28.(2)蜡烛在凸透镜一倍焦距以内;(3)缩小;靠近
29.(1)DBCEA;(2)27;(3)

B卷(共20分)
一、不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下列各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2分,选对未选全得1分,
凡有错选或不选均不得分)
1.A 2.B 3.C 4.AC 5.AD
二、综合题(共10分)
6.(1)画图略 (2)3+5t (3)面积;2.5t2+3t
7.(1)20kg;(2)25kg/m3;(3)500g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