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姓名
年
级
初一
学
科
科学
课
题
科学入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知道科学的研究对象;
2.
了解实验室常用仪器,并掌握基本的实验器材的操作方法;
3.
学习科学的方法
能力目标:
使用辨证的观点认识科学技术;
2.形成科学探究的意识
情感目标:
1.
激发学习科学的兴趣,形成辨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2.
了解人的感官对认识事物的局限性
3.通过生活实例和实际测量体会长度和体积对生活的重要意义,形成严禁、细致的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科学并不神秘
(一)科学在我们身边
1.
大自然中有许多奇妙的科学现象,科学并不神秘。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观察各种各样变化着的自然现象(通过课本出现的自然现象进行生动的讲述:火山爆发,地震
、不明飞行物、含羞草、雨后彩虹、弯曲的铅笔、人造彩虹等)。
科学就是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它们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的一门学科。
科学研究是从疑问开始的,并通过观察和实验等方法寻求问题的答案。
科学技术改变了世界
科学的发展是无穷尽的,人们会不断地发现和提出新的问题。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对环境的认识,使人类利用和保护环境的能力逐渐提高,科学技术使人们的生活越来越方便和舒适。介绍先进的科技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变化:①交通工具的变化
②通讯方式、工具的变化
③家用电器给生活带来的便捷
④登月,探索海底、地球内部
5.
科学技术促进了人类文明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负面影响,需要和谐发展科学技术。
(二)走进实验室
小练习:
取少量液体的器皿:
化学实验室
加热的仪器:
化学实验室
测量的仪器:
物理实验室
观察的仪器:
生物实验室
重点掌握:
仪器主要用途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①盛放少量固体或液体;
②用作少量物质的反应容器。
1.试管可以直接加热,加热时外壁不能有水。
2.装液体时不超过试管容量的1/2,加热时不超过试管容量的1/3。
3.加热时先使试管均匀受热,然后在试管有药品的部位集中加热。
4.加热液体时试管应与水平面成45°,管口不要对着人。
5.加热固体时,管口应向下倾斜。
6.加热后的试管不能骤冷,防止炸裂。
①用于搅拌;
②过滤时引流;
③蘸取少量固体或液体。
1.实验中使用的玻璃棒必须洁净,用过的玻璃棒必须用水洗涤后才能与另一种物质接触,以免污染试剂。
2.使用玻璃棒搅拌液体时,应右手持棒,转动手腕,使玻璃棒在容器内绕圈转动,速度不可太快,且不要使玻璃棒和容器撞击,以防将容器打破或损坏玻璃棒。
3.若用玻璃棒帮助转移液体时,应将盛放液体的容器口贴紧玻璃棒,棒的下端靠在接收容器的内壁上,使液体沿玻璃棒缓缓流下。
酒精灯是化学实验加热时常用的热源。1.使用前应检查灯芯,灯芯顶端要平齐,其下端一定要浸润在酒精中。
2检查灯壶中酒精的量是否合适,酒精量应在灯壶容积的1/4到2/3之间。
3.向灯壶内添加酒精时要使用漏斗,绝不能向燃着的灯内添加酒精。
4.点燃酒精灯要用火柴或木条点燃,不准用燃着的另一个酒精灯去点火,以防使酒精洒出而失火。
5.加热时应用酒精灯的外焰。
6.熄灭酒精灯时应用灯帽盖灭,决不能用嘴吹灭酒精灯。
7.实验时酒精灯应放稳,不要碰翻。万一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应立即用湿抹布盖住或撒砂土扑灭。
8酒精灯不用时应及时熄灭,盖好灯帽,以免酒精挥发。
胶头滴管用于吸取或滴加少量液体,滴瓶用于盛放液体药品。1.胶头滴管握持方法是用中指和无名指夹住玻璃管部分以保持稳定,用拇指和食指挤压胶头以控制试剂的吸入或滴加量。
2.胶头滴管加液时,不能伸入容器,更不能接触容器。
3.不能倒置,也不能平放于桌面上。应插入干净的瓶中或试管内。
4.用完之后,立即用水洗净。严禁未清洗就吸取另一试剂。
5.胶帽与玻璃滴管要结合紧密不漏气,若胶帽老化,要及时更换。
①固定和支持各种仪器;
②铁架台上铁圈放置漏斗进行过滤。
1.旋动螺丝时不可用力过猛,以防夹破仪器
2.铁夹固定外径较小的容器时,可在铁夹两边套上胶管或缠上布条,以缩小铁夹的口径。
3.在铁架台上固定仪器时,必须使零件跟铁架台的底座在同一侧,以免整个装置的重心超出底座而使铁架台翻倒。
量筒是用于度量液体体积。1.使用量筒量液时,应把量筒放平,读数时视线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不可用手举起量筒看刻度。
2.量取指定体积的液体时,应先倒入接近所需体积的液体,然后改用胶头滴管滴加。
3.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是一种粗略的计量法,在使用中必须选用合适的规格,否则会引起较大的误差。
4.量筒是厚壁容器,绝不能用来加热或量取热的液体,也不能在其中溶解物质.稀释和混合液体,更不能用做反应容器。
①收集或贮存少量气体;
②进行有关气体的化学反应;
③也做洗气瓶。1.不能加热。
2.物质在集气瓶中燃烧时要在瓶底铺细沙或水,以防炸裂。
3.实验产生有害气体时,应在里面留水吸收。
①配制溶液;
②可用作较大量试剂的反应容器。
1.给烧杯加热时要垫上石棉网。防止受热不均而引起炸裂。
2.用烧杯加热液体时,液体的量以不超过容积的1/3为宜,以防沸腾时液体外溢。
3.加热时,烧杯外壁须擦干。
4.加热腐蚀性药品时,可将一表面皿盖在烧杯口上,以免液体溅出。
5.不可用烧杯长期盛放化学药品,以免落入尘土和使溶液中的水分蒸发。
学习科学的方法:观察和实验——观察分为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
1.直接观察就是用感觉器官进行观察,直接观察并不可靠,有一定的局限性。
2.间接观察就是用仪器和工具进行观察,可以扩大观察范围。
1.在用酒精灯加热时,不能将玻璃仪器与灯芯接触,其原因是(
)
A.灯芯温度太高会使玻璃熔化破裂 B.灯芯温度低,会使玻璃受热不均而破裂 C.酒精灯会熄灭 D.造成酒精大量挥发浪费
2.
实验室里,盛放配制好的食盐水的仪器是(
)
A.烧杯
B.广口瓶
C.试管
D.细口瓶
3.要把试剂瓶里的食盐放进试管,正确的方法是(
)
A.
用镊子夹取送入试管
B.
直接向试管中倾倒
C.
先倒在手上,然后再塞进试管
D.
用药匙或纸槽将食盐放进试管
4.
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
洗涤玻璃仪器一定要连洗几次,直到干净
B.
加热试管中的冷水,可以不预热直接对准试管底部加热
C.
滴瓶上的滴管是不能用来吸取其他试剂的
D.
熄灭酒精灯,只能用灯帽盖灭
5.
用剩的药品应(
)
A.
放回原瓶
B.
带出实验室
C.
放到指定容器内
D.
抛弃
6.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可以用手拿药品
B.
固体氢氧化钠放在纸上,在天平上称量
C.
取完药品后,应盖好试剂瓶塞,标签向外放回原处
D.
给试管中液体加热,试管中液体一般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2
7.
下列使用酒精灯的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使用酒精灯前,应先把酒精添满
B.
点燃酒精灯时用火柴点燃
C.
用酒精灯内焰加热
D.
熄灭酒精灯时,用嘴吹灭
8.
做完实验后,对于用过的废酸,你认为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
A.
拿出实验室
B.
留在实验台上,准备下次实验用
C.
倒入废液缸中
D.
放回原试剂瓶
9.
下列化学实验的操作不正确的是(
)
A.
给烧杯加热时,要垫上石棉网
B.
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
C.
用托盘天平称量易潮解的药品时,药品应该放在玻璃器皿里称量
D.
实验中剩余的药品都要放回原试剂瓶
10.
下列化学仪器,相信你已多次使用过,请按下列要求把仪器填在横线上:a.量筒,b.玻璃棒,c.药匙,d.托盘天平,e.胶头滴管,f.试管(填序号)
(1)称量固体药品的是_______________;
(2)取用固体药品的是_______________;
(3)量取液体体积的是_______________;
(4)可用于搅拌液体的是_______________;
(5)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是_______________;
(6)少量溶液相互反应时,需要用_____________。
1.
许多科学发现和重大发明都是从实验室得来的,由此说明实验室的作用是(
)
A.
科学探究的基础
B.
重大发明的基地
C.
科学发现的起源地
D.
提供观察物理现象的基地
2.
在实验室中,小明要测量一水杯的体积和质量,他要用到的测量仪器为(
)
A.
刻度尺、秒表
B.
千分尺、天平
C.
量筒、天平
D.
量筒、弹簧测力计
3.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4.
有一本杂志名叫《科学世界》,推荐同学们在课余阅读。张辉同学就很喜欢《科学》课程,要进入科学的世界,请告诉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从探究身边的问题着手
B.
留心观察,认真思考
C.
书本上的知识肯定是对的
D.
运用以前积累的科学知识解决问题
非选择题
1.
学校实验室的仪器中,用来加热的是
,取用少量固体药品的是
,滴加少量液体的是
,用作少量物体反应的容器的是
,常用来搅拌的是
。
2.
实验室里常用的加热仪器有
、
、
等。
3.
滴管使用后,不经清洗不能用于吸取其他液体,其原因是
4.
当手上沾了实验试剂时,应该
5.
科学是研究各种
,并寻找它们
的学问。每个小小的疑问,都可能引发科学发现。牛顿好奇于苹果落地而发现了
;
好奇于水的沸腾发明了
。
6.
经过长期科学探索,人们对自然界许多问题已经找到了答案,对许多大自然奥秘有了合理的解释。但科学的发展是
的,人们会不断
和
如非典的出现、如何预防等,都需要人们去
、去
,推动科学不断的发展。
7.
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环节。单凭人的感觉器官对事物的观察有一定的
因此我们经常要借助于
来帮助我们做出准确判断。人们直接运用感觉器官的观察叫
,借助仪器工具的观察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