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声音的创造与表现 宋词(西江月)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4声音的创造与表现 宋词(西江月)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花城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9-12-27 20:53: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声音的表现与创造》教学案例设计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 中学
2.教材版本:广东教育出版社、花城出版社
3.学科:音乐
4.课时:1课时
5.学生课前准备:观察生活中声音的来源与效果
二、教学课题
初中音乐《声音的表现与创造》
【教学理念】:
1、音乐是一种情感的艺术,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美是一种“心灵体操”----它使我们精神正直,良心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音乐教育正是通过发现生活中的美,体现德育与美育的功能。我在《声音的表现与创造》教学中,充分调动了学生一切能调动的感官(包括耳朵、眼睛等)来感受声音,体会声音与音乐的关系,让学生在感知音响效果、旋律、节奏的特点时,能通过声音的情绪把握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使学生的情感世界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生活,善于发现身边的美好声音。
2、提倡高效课堂,学科综合性。结合本课的教学,尝试音乐与语文综合起来,通过朗读作品《西江月》,分析作品,更好地理解声音的来源和效果。
3、在本节课的声音来源的创造的过程中,深化情感表达。在音乐课中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生活中的美好情感,并能用音乐形式表达这样的情感。通过对声音的认识发现,并且尝试运用乐器进行电影的配乐。音乐家舒曼说:要及早注意各种乐器的声音和性质,把他们的独特音色深沉地铭刻在听觉的记忆力。让学生树立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和希望。
【教学目标】:
1、通过培养让学生在聆听、感受、表现生活中的各种声音的音响效果中,养成观察身边事物,养成倾听的习惯。
2、通过对宋词《西江月》的吟诵,理解作品中的声音来源,感受宋词所表现的音韵、节奏、意境。
3、通过学生DIY自主探索、寻找合适的音源表现电影片段的意境,并对音源有一个新的认识,真正体会到音乐来源与生活,在不知不觉潜移默化中 ,培养学生对生活对自然的热爱。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求异思维、创新思维及自我创新的能力。
4、通过分工合作,小组参与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自信心,体会成功的喜悦。
5.创设良好的音乐课堂氛围,引导学生在身心愉悦中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提高对音乐的表现和创造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体验生活中的各种音源
【教学难点】运用发现的音源音响,设计、创造音乐效果运用于作品中。
【教材分析】
本课的教学内容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感知和分辨生活中的声音,体会在生活中各种声音的不同,懂得音乐中的音源素材。通过听辨、分析,逐步地提高学生感知和认识各种声音音源的能力。
【设计意图】
本课正是从“音源”出发,为了体现“在丰富的生活实践中进行体验学习,发现创造”这一特点而设计的。
随着现代教学的要求,提倡高效课堂,以学生为本,以审美为核心的教育理念,根据自己对音乐知识结构的了解,并让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力强的身心特点,紧紧围绕教学大纲,从小处着眼,抓住“表现和创造”这个重要知识点深入挖掘,对相关教材内容做了大胆而富有个性的处理。
【教学过程】
教 学 步 骤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1听音乐
进教室
播放背景音乐《欢沁》
(放映课件第1张幻灯片)
学生有表情地走进教室
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
2.师生问好
师生用有节奏的拍子互相问候 2/4
用柔和明亮的声音互相问好
新课导入
1.创设情境
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把自己置身于一片森林中
闭目聆听音乐
让学生在安静的心态下聆听音乐
2.播放作品
播放音乐《蜂飞蝶舞》
(放映课件第2张幻灯片)

请学生回答听到音乐中的声音
训练学生的听辨能力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声响
师:其实,我们在生活中能听到很多很多的声音,我们的周围是一个多姿多彩的声音世界。那什么是你最熟悉的声音呢?你能把它们分辨出来吗?
创情设景是导入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引导学生自主参与教学的重要手段。
新课推进

揭示课题
师:1.给学生播放几个不同的自然音源片段(蛙声、雨声、夏蝉、公鸡)
2. 展示刚才播放的音源的相对应的图画片段(青蛙、雨滴、蝉、公鸡图片)
学生通过听辨声音来判断相对应的图片
培养学生把声音和形象结合,提高他们对声音的兴趣
师:播放经典作品《森林狂想曲》片段
让学生听优秀的音乐旋律
培养学生从简单的声音音响到音乐旋律的转换
活动设计小结:平时生活中,学生可以听到各种声响,这种是无意识的听,往往是“听而不闻”,这在客观上造成不良的听觉习惯。所以本人从一开始就从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生活体验出发,培养学生“听”的艺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音乐学习体验,从而关注生活中声音,同时促进学生主动构建与本音乐课有关的知识。同时,让学生对自己刚才的参与活动给予自主式的评价和交流。同时,教师也对学生给予一定的肯定。








拓展作品《西江月》
师:诗歌是最古老、最早的艺术形式之一,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宋词《西江月》。

播放朗读《西江月》视频片段
其他学生要完成对作品中的关于声音的词句、音源的提炼。
通过让学生对诗词的理解和吟诵,使学生的思维能与作者的想法有共鸣,达到对知识的纵向和横向的联系,并拓宽对相关知识的学习,这样,通过音乐与语文、历史等自然学科整合起来,赋予了音乐课新的内涵,让感到新鲜和乐趣,学习的兴趣更浓。
知识拓展:为古诗寻找另一种表现形式——配乐朗诵
播放背景音乐《平湖秋月》,请班里的语文课代表进行朗诵,同时,学生用自己的声音与寻找到得音响材料补充作品中提到的音源如(蛙声、雨声、溪水声等)学生再次感受不同的效果。同时学生进行自主评价。
提供素材,让学生做选择,并表达自己的见解(分四小组,小组推荐,派代表进行阐述)完成寻找合适作品中的音响材料。
再次配乐朗诵,是对学生的肯定和鼓励,提高他们的兴趣
探究与积极的互相合----电影配乐
师:下面,我们分组讨论创作声源,各组同学可以出来探索一下老师提供的这些物品发出的声音的特点,看一下它可以用来模仿电影里的那种声音呢?
展示所提供的工具(鼓、锣、钹、三角铁、碰铃、木鱼、手铃等)
2.播放经过处理的电影片段--《狄仁杰帝都龙王》的精彩追打的片段(此时的精彩画面是无声的)
3.播放电影制作团队著名拟音师解密电影配音特效
4. 师:1展示三段不同地区的民族音乐片段
2教师出示不同的三幅地方图画(中国功夫、孔雀、江南水乡)
学生的生活体验不是我们教师所想象的,在制造声响的过程中,他们的制作五花八门,学生有自己的生活体验。因此,我让学生在探究中通过互相合作来完成小组的任务,通过给学生制定共同的目标,体现团结合。
课 堂
小 结
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认识、体验声音的来源,并且一起创造运用了这些音源的音响,老师发现同学们有团队的协作合作精神,玩得很高兴,学得也很认真,同学一系列的活动发现、总结、创造了简短的音乐声响片段。老师感觉到效果不错,当然时间有限,还有很多问题,老师和大家可以在以后的学习中共同探讨、交流。
总结提升本课主要知识点,使音乐知识更有系统性地在课堂上呈现。


1.师生再见
再次播放音乐《虫儿飞》让学生在音乐作曲家的优秀作品中离开教室。
让学生把这种感觉继续延伸到生活中去。
2.听音乐
出教室
【教学反思】:
1、在本节课的教学环节中,本人结合现在提倡的高效智慧课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放手让学生去寻找身边的声音。为学生提供创设学习的情景,激发学生自主动手的能力。引导他们在交往互动中得到锻炼,注重整体的同时也会兼顾个体的差异,在教学活动中,学生之间是相互信任、平等相互合作与互动的,本人也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与学生共同完成学习。
2、本节课的一大特点就是可以利用身边的各种音响效果,这种资源往往更真实、更丰富、更具情景性,如,有学生认为在表现《西江月》的意境中可加进更多的声音,比如一些野兽的声音,因为学生认为这样才是真实的。
3、本节课本人注重采用英特尔教学理念,将学生自评、互评和师评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本人的评价主要是采用描述性和鼓励性评价为主,运用鼓励性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激起学生创作的欲望。这样,师与生、生与生的信息处于积极主动动态交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