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美版八上美 5学画中国画(一)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冀美版八上美 5学画中国画(一)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19-12-27 21:23: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学画中国画(一)
---画树
教学目的:
1了解中国画的形式,分类,技巧
2通过对以树为主体的优秀国画作品的欣赏,启发学生认识和初步了解中国山水画, 以及树的表现在中国山水中地位和作用。
3促进学生观察分析树的特点的能力。
4学习中国画中树的基本画法
教学重点:
通过对优秀作品的欣赏,了解以造化为师的道理和基础,并激发学生尝试用水墨表现自己喜欢的树的兴趣。
教学难点:
学习初步的画法以及学生如何艺术化的表现现实生活中的树。
教学过程:
一.导课:
·简介中国画我们这一古老的绘画形式
·国画的工具
·国画的载体
·中国画的分类 工笔 写意
中国传统山水画中的树 “山借水而依”
总结:山水中有了树木就有了阴明晴雨,也有了春夏秋冬,有了气氛,有了表情,有了生命,所以说山水画要表现出鲜活的生气来,在很大程度上凭借的是树木的表现。

二.授新课
我们再来欣赏一些传统山水画中树的局部
《报喜图》 《林溪幽赏图》
因为中国的材料是选用毛笔,墨以及宣纸这些中国特有的书画工具所以中国画的学习中我们也有区别于像素描、油画等一些西方绘画的要求。
中国画讲究的是笔墨,笔就是笔画、运笔方法,墨就是墨色、墨的颜色。
运笔的方法最基本的有两种:中锋和侧峰
中锋:就是使笔直立,锋在正中,左右不偏,叫“中锋”。(演示:这是根毛笔,把他分为三部分笔锋 笔肚、笔杆)
侧峰:笔锋在书的一边,而笔身在书的另一边行走,产生的效果是一边光滑另一边如锯齿,墨不入纸,线条扁平而浮露于纸上。(演示)
知道了运笔的两中方法后我们来了解一下墨色。
有同学肯定会觉得奇怪,墨的颜色当然是黑色嘛怎么难道还有其他颜色?
其实我在国画中墨经常和水一起使用,水的比例的多少产生就产生了不同的墨色效果我们把他归纳为五种。早在唐代是有个叫张彦远在他的《历代名画记》就说过:“运墨而五色具。”从此有了墨分五色的说法了。这五色就是:焦、湿、浓、淡、干这个要我们不断的熟练后自己掌握了水和墨的调和后自己领悟,今天我们就不多讲了。
我们还是来学习画树的步骤吧:
一般我们先重主干画起,确立了主干我们就确定了树的大致形态。
然后画树枝,中国画中讲究“树分四枝”就是要画是生长在前后左右不同形态的树枝使树有了立体感。而且要刚有柔 ,新枝要画的柔和,老枝要画的刚强点。
画完树枝,我们开始画树叶。
树叶的画法有两种
A点叶法就是用中锋直点或者侧峰横点出树叶
B夹叶法是要根据树叶的的形状来定,用双钩的方法勾勒出来。
在夏天的时候我们如果在树下乘凉时会发现树叶并不是完全能够遮挡住阳光,有时候阳光也会通过树叶之间的空隙照射在地面。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树叶有密有疏。再画树叶的时候我们也要注意,树叶生长的疏密关系。
学习了树的树的画法我们来说一下这节课的作业要求:
用宣纸毛笔作画,可以临摹也可以写生或者凭借自己的记忆和观察画一棵或者一组树。
现在我们来打开课本看看课本里范画。
我们国画中常说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意思就是我们要不断的学习前人留下的好的作品、和在大自然中不断的仔细观察思考。然后经过我们的自己的理解,灵活的运用到自己的学习和创作中。像课本里这些作者一样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作品来。这句话不但适合于学习中国话也适合于我们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
下面大家开始练习,可以临摹书中的作品也可以自己创作。作业呢我希望大家能画出自己喜欢的或者见到的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