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美版八上美 12音画交融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冀美版八上美 12音画交融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19-12-27 21:25: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
基本信息
名称
音画交融
执教者
课时
1
所属教材目录
冀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2课
教材分析
《音画交融》是冀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2课内容,一个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主题,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不同的艺术形式是相通的,音乐和美术分别从人的听觉和视觉上,使人产生审美感受,引发无限的艺术联想,它们都能直接传达和表现艺术家的感情起伏、思绪变化,都具有较强的情感表现力。新课标明确提倡学科的综合,这一课在这一方面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学情分析
步入初二年级的学生,他们有着神奇的想法、张扬的个性,喜欢民主和平等,具备了一定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具备由感知印象转化为表现情感的实践能力,针对学生的特点,我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创设了一种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自由放松的情况下,形成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产生自觉参与的愿望。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体验和感受绘画和音乐相似的艺术美感,提高艺术感悟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尝试用抽象绘画的造型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提高绘画表现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探知欲,激发学生对艺术的热爱及以审美之心来感受生活
教学重难点
重点
通过以上分析,根据教材内容和学情分析,我确定本课教学重点为引导学生发现艺术具有“相通性”这一规律。
难点
用抽象绘画造型语言表现音乐艺术的审美感。
教学策略与 设计说明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创设情景,引导为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整节课营造出一种既有合作又(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学习习惯。
有竞争的氛围,让学生在这种氛围中,相互协作,提高集体意识,弱化教师讲解,逐步养成自主学习和自主发展的学习习惯。
(二)开放课堂,给学生一个展现自我的舞台。
学生是课堂上真正的主人。在教学中,教师应尽量避免主观判断,为学生提供一个自由、开放的空间。在学生欣赏完作品后,自由评价,让学生体验欣赏作品和被人欣赏的喜悦。
(三)进行层层递进的任务驱动,使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艺术家创作意图的本质由浅入深地掌握知识,消除畏难情绪,让学生始终处于“探究”状态,激活学生思维和情感,从而有效提升了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 新课导入
以一个小故事的形式导入
学生一边听故事一边思考
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师:听完故事发现什么问题
总结出色彩会影响心里
一 新课导入
播放一首欢快的曲子
学生一边听音乐一边思考,音乐带来的感受。学生总结出欢快的音乐让人的心里很愉悦
让学生体会音乐对心理的影响
提问,音乐和绘画有什么联系。对我们产生什么影响。

共同总结出音乐和绘画都直击人的内心,具有相通性。
通过实例的展示以及师生共同分析,使学生对音乐和绘画艺术欣赏产生浓厚兴趣,进一步加深理解
二讲授新课
欣赏沙画作品(梁祝)1提问有什么样的画面。2音乐的节奏韵律和画面的关系。大家直观的感受,画面与旋律的严密契合,节奏与光影的奇妙互动,给人强烈的震撼力。将音乐与画面结合起来,使学生头脑中抽象的感觉具体化,让学生自己感悟其内在联系。
分组讨论,学生总结出音乐的节奏旋律和画面的点,线,面有相通性。
让学生主体性、主动性充分发挥。
欣赏康定斯基的画,提问有什么感受,画面有什么组成。
放一首交响乐,让大家感受画面和音乐的联系
学生总结出音乐与画面贴和紧密
接着播放20世纪30年代爵士乐,从而引出蒙德里安的绘画作品《百老汇的爵士音乐》,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析和理解音乐与绘画交融的规律。利用欣赏课件展开互动联想,引领学生多角度感受音乐的和声色彩、绘画节奏。
,提问与上幅画的区别,画面的语言有什么特点。讲述蒙德里安的人物简介,让同学们感受他的画作特点以及与音乐的相通性,由此引出概念,艺术的通感。
引用康定斯基关于用线的理论作为提示,之后展示其油画作品《第七乐章》,让学生再次欣赏听觉和视觉的统一,音乐和绘画的融合,感受音乐与绘画所表达的情感共鸣。这时学生已经由最初的感性认识发展到理性理解,这时再次比较康定斯基和蒙德里安作品风格的不同,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加深印象,引发学生对音乐联想的灵感。
再欣赏,莫奈,梵高的画,分析美术作品当中的音乐表现形式。
播放两段舒缓、奔放的音乐,节奏和旋律的不同,有助于学生自觉发现其中的规律并表现出来;结合这些问题设计,采用分组竞赛的方式进行,每组出一人在黑板上画出,在分析的过程中,要启发学生用点、线、面、色彩这些绘画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引导学生发现艺术相通的规律,并初步形成对抽象绘画的认识。
学生阐述出与上幅画的差别,及爵士乐与画的联系。
学生们通过欣赏画作,阐述自己的感受,更加明确了美术与音乐相通的表现形式。
通过点评学生作品来及时反馈课堂效果,发现学生问题并及时解决。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与协作精神。
三课堂小结
2分钟
学生谈收获,教师总结。有人说“音乐是有声的绘画,绘画是无声的音乐”。美术中会出现“节奏和韵律”,音乐中也会出现“和声色彩、绘画节奏、旋律线条”等等。
四课堂延伸
绘画艺术和音乐艺术有相通性,文学艺术,影视艺术,等等都具有相通性。
五板书设计
音画交融
一艺术的通感
二 绘画在音乐作品中的表现形式
三 音乐在绘画作品中的表现形式
六教学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分析绘画作品的知识与能力上有了一定的进步, 学生通过学习欣赏艺术作品在学习的的过程与方法上有了新的认识,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体现上有了显著的提高。
本节课程的学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即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采取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方法:先由欣赏作品入手→接着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进行讨论分析→彼此相互补充得出观点→教师最后总结归纳得出结论→布置探究作业→巩固所学知识。学生主动性被调动起来后,课堂气氛会很活跃,可以使他们在快乐氛围中既欣赏到了优秀作品,又学到了知识,还有助于情感的升华,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时间把握和课堂驾驭方面:课时比较紧张,留给学生讨论的时间教师要严格控制,对回答偏离知识点内容的观点教师要适时引导,否则易放难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