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少丢弃及重新使用》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环境和我们》单元的第三课,是学生调查研究《一天的垃圾》和了解《垃圾的处理》利弊的基础上对垃圾的进一步研究。人类每天产生的垃圾量很大,垃圾可以处理,但处理困难且不管哪种处理方法都还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解决垃圾问题最好的方法就是从源头上减少垃圾。减少丢弃及重新使用是小学生可以实践的,本课就是从这两方面展开教学。本课共两个活动:减少丢弃的探讨和认识生活物品的重新使用。通过分析过度包装行为,认识到很多垃圾是可以减少的,同样通过对一根绳子的重新使用方法等讨论使学生认识到许多所谓的垃圾是还有其他利用价值的,这样也就不成为垃圾了。
二、教学背景: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人在生存活动中不断与环境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流,但在交流过程中,人类不断产生的垃圾严重影响、破坏了环境,目前严重破坏的环境已经直接影响到人类的健康和安全,引起全人类的关注和重视。国际上也发起了动员全民参与的“三R”运动——减少浪费(Reduce)、物尽其用(Reuse)和回收利用(Recycle)。对我们的学生来说,完全可以参与这个活动,并且还可以带动全家进行。
三、教学目标:
(一)科学概念:
减少垃圾很重要,它是从源头上解决垃圾问题的办法。
减少垃圾的常用方法有减少丢弃和重新使用。
过度包装会造成资源浪费且产生大量垃圾。
(二)过程与方法:
研究包装盒是否过度包装。
探索减少丢弃和物品重新使用的一些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用实际行动减少垃圾,做力所能及的保护环境的事,养成节约和废旧物品重新利用的好习惯。
重点:认识和拒绝过度包装。
难点:学会使用思维导图分析问题。
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导入
本单元我们统计过家里一天的生活垃圾,发现生活垃圾有以下这些:剩饭剩菜、包装袋、包装盒等。
(出示圆圈图)
处理这些垃圾,一般的办法有哪些?
这两种处理办法能完全解决垃圾问题吗?
小结:要完全解决垃圾最好的办法就是不制造垃圾,但没有垃圾是不可能的,但我们可以想办法减少垃圾,从源头上解决垃圾问题。
出示课题:减少丢弃
学生复习
学生答:填埋与焚烧。
学生交流意见。
导出解决垃圾问题的好办法——减少丢弃。
减少丢弃的探讨
提问:减少垃圾的数量是从源头上解决垃圾问题的好办法,那么在我们平时的日常生活中哪些垃圾是可以减少的?怎样减少呢?
小结学生的讨论结果。
有资料表明,包装盒、包装袋占垃圾的比例最大。如果这部分垃圾能减少,那么垃圾的数量肯定可以减少。教师出示一个简易商品包装盒。在探讨商品包装能否减少前,我们先思考商品包装的作用有哪些?
教师再出示一个过度包装的礼品商品包装盒。提问:这个商品的包装也是必要的吗?对这样的商品包装盒你有什么想法吗?
比较简易包装盒与过度包装礼品盒,引出过度包装的概念。
分组讨论:过度包装的包装盒大多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我们是如何处理包装材料?我们怎样看待厂家过度包装的行为呢?我们在购物时应该选择怎样包装的商品?
老师小结:过度包装危害性。
对于商品的生产厂家,你对减少包装浪费的建议。
学生小组讨论,并完善黑板上的思维导图。
学生学习使用思维导图。
学生归纳商品包装的作用:便于保存、运输、计量、标识、卫生、美观等。
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师生共同测量,收集数据进行分析。
学生分组观察讨论,完成记录表。
学生汇报
学生填写书本上的建议。
从生活垃圾中发现商品包装盒在垃圾中占比很大,引出观察商品包装盒,发现过度包装的商品包装浪费大量的资源,还增加垃圾量等问题。引导学生使用正确的消费观念,购买环保包装的商品。
废弃物品重新使用的研究
减少垃圾是解决垃圾的好办法,但有许多垃圾我们是没有办法减少的,对它们我们有办法解决吗?有些物品已经用过,好像可以丢弃,仔细想想,会不会还有其它的用处呢?
出示课题:重新使用。
出示一根包装绳,使用圆圈图举出10种重新使用的方法。
引导学生交流生活中的一些物品重新使用的方法。
我们日常生活中要丢弃的物品中,哪些可以重新使用?怎样使用?重新使用后有哪些好处?
教师小结:如果我们收集一些废弃物品进行创意制作,不但省钱,还节约资源,减少垃圾,更具特色,作为礼物还能表达自己的诚意。
估计一下,可以减少丢弃和重新使用的物品大约能占全部生活垃圾的多大比例?
学生思考回答。
学生学习使用圆圈图。
学生使用圆圈图,发挥想象写出玻璃瓶与旧报纸的新用法。
学生思考交流、回答。
学生观看一些环保作品。
学生思考回答。
好像可以丢弃的物品,其实可以重新使用。引导学生发现“废物”的利用价值,认识到随手丢弃看似无用的东西是不妥的。
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对解决垃圾问题有什么看法?
老师小结并介绍国际环保理念,提倡“三R”运动 :减少浪费(Reduce)、物尽其用(Reuse)、回收利用(Recycle)。
学生谈收获和感想。
学生进一步感受减少丢弃和重新使用的意义。
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垃圾问题的看法,认识到垃圾问题需要多方面解决。学生了解国际环保理念。
板书设计:
减少丢弃及重新使用